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与价值重构

2013-08-15 00:49:53阳家鹏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价值

徐 旭,阳家鹏

( 铜仁学院 体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一、前言

现今,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早在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到16世纪初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就开辟了东西半球一体化的新纪元,揭开了人类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其基本特征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交换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全球化进程中,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犹如一个“庞大的循环系统”,但这是一个不公正的系统,它给非西方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却为西方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扩张机会,这个系统就像拆除机的大重锤,从一个国家挥舞到另一个国家,将经济落后国家的文化打翻在地。在此背景下,西方体育波涛汹涌地扑面而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节节败退,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内容逐渐陌生、疏远,对其功能和价值开始怀疑甚至否定,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如此境遇,民族传统体育应做出怎样的价值选择,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及由此导致的价值危机,提出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价值重建,旨在为重构民族传统体育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价值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二、全球化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与消解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立在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农业社会之中的。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比,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和进步性,它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起来。与此同时,工业文明也以不可阻挡之势解构着农业文明的文化价值,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基础逐渐倾塌。

(一)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体系逐渐瓦解,失去了认同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又创造着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文化和文明借助其强有力的经济、政治和科技优势向非西方国家进行扩张,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这一较量中,中国传统文化节节败退,在许多领域让位于西方文化和文明,中国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之变化。当追求财富成为人们压倒一切的生活目标,经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强势话语,农业社会由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工业文明面前失去了往日的意义,国人对文化的认同和信赖也被丢弃了。更为关键的是伴随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价值,成为现今社会的最高主宰。尽管“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得很早,颇具远见,但对于贫困太久的中国来说,物质性的财富既是迫不及待的需求,又是挡不住的诱惑,故而长期以来“两个文明”一直是“一手硬一手软”。于是,物质殷富与精神匮乏搭伴带来的种种问题日渐彰显。这不仅极大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导致传统文化失去了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使其越来越失去自身的意义而走向消亡。民族传统体育由于失去了原来赖以存续的社会基础,又一时未能在新的社会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加之强势的西方文化对异文化的不屑与轻视,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生存危机。

(二)西方体育的强势推进使民族传统体育边缘化

近代以来的全球化一开始就是西方资本向海外的扩张,资本和商品及附着在资本和商品之上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由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扩散。只不过到了现今,西方资本主义不再以极端野蛮的“态势”出现,而是披上了温情的面纱。风靡全球的华尔兹、摇滚乐,让人大饱眼福的“大片”,让全世界的小朋友如痴如醉的可口可乐、麦当劳,哪一样不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观念全球化的使者?无独有偶,西方体育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挟裹下“舶来”,并逐渐在中国体育中取得了主导地位。放眼竞争激烈的运动场,我们惊愕地发现运动场正在逐渐沦为西方体育的“殖民地”,民族传统体育的身影何在?

为适应体育全球化的到来,政府采取了“举国体制”这一举措,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体育事业推行“举国体制”隐含着摆脱落后的急切愿望,是特殊历史阶段的需要。这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辉煌成就,也使我国在参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对国家形象提升的意义极其重大。但是,我们仅仅从器物层面接受了西方体育,对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却没有接受,我们将体育简化为竞技,竞技简化为金牌。

(三)科学化、市场化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丧失,其独特价值无从显现

全球化的压路机正在轰轰地驶向世界各地,所到之处无不体现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科学化和市场化。科学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丢失,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指出的:“在19世纪以前,人的危险是被奴役,而在20世纪,人的危险是变成无思想的机器人”,从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的“上帝死了”,到斯宾格勒(Spengler)的“西方文化的没落”,再到胡塞尔(E.Edmund Husserl)的“欧洲人性的危机”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的遗忘”,无不说明了科学化带来的人文精神的危机。如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杰出代表,由于过去我们试图从西方体育中撷取现成的模式来改造武术,使武术失去了其本身的特质和固有的形式,丢失了很多宝贵的传统,其文化内涵丧失殆尽,被人们戏称为“四不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化,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和政治效益,忽略民族传统体育本身的发展需求,使其失去独立性,其独特价值也就无从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带来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在旅游业的开发中确实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对吸引游客,增添欢乐气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宣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世界传统武术节对郑州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亮点,其他项目也借鉴此种模式,但有部分地区往往拆台之后,只见经济数字的上升,却不见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化成为一种谋求经济利益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市场化带来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高度竞技化,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可能会有适得其反之效。

三、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危机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民族只有积极、主动地去应对,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加入了全球化进程。应该说,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全球化也给我国的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与冲击。总之,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体现在:一是经济快速增长是其他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二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们向城市暂时的和永久性的流动都日益频繁和普遍;三是旧的文化逐步解体、新的文化尚未建立。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的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或与宗教结伴,或出于人们的嬉戏娱乐,或源于战争,它是各民族联系情感的桥梁,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使人们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它被各族人民年复一年地实践着,各族人民是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的主体。从价值理论来看民族传统体育(客体)与人们(主体)的关系,一般认为价值是客体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需要所构成的一种效应关系。价值体现在客体对主体的有用上,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基本方面。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属性和功能与人们的需求高度契合,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使人们的关系更加融洽,每个人都能在特定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使自己的身份得到认同,强健并愉悦了人们的身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在特定的场景中起到道德教育和技术传承的作用。全球化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延续千年的主客体关系,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新的价值诉求。

(一)“内在尺度”的把握:对民族传统体育需求的松弛

如前所述,人的需求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重要方面,诚如康德((Immanuel Kant)所言“人为自然界立法”,人的需求是价值存在的“内在尺度”。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而言,它是人们进行交往、身份认同、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传统经济条件下,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世代耕作,人们交往的圈子有限,为了生存,人们需要互助合作,大到耕牛、小到桌椅板凳、铁锹锄头、锅碗瓢盆等都需要借用,生活的各个方面高度地彼此依赖。因此,人们需要定期举行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来加强联系,增进感情。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各种生存机会越来越多,不再束缚于土地。经济能力的增强使人们有能力独立起来,这种互助合作体系开始逐渐解体,人与人的关系开始渐渐疏远,人对人的期待变低了,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人与人的交往变得理性化,相互依赖变得不重要。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失去了往日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它与现今流行的西方体育有着极大差异,具有古朴、自然、轻松、和谐及生活气息浓厚、娱乐色彩浓郁等特点。它似乎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跟不上时尚,显得老土。由于注重道德伦理的特征,其竞技价值被弱化,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竞争观念不符。由于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和部分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娱乐及竞技的个体价值不能凸显。

(二)客观尺度的把握: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属性认识不足

与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需要相对应,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属性和功能的意识,是构成民族传统体育价值观念的另一重要方面。他是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客观尺度的把握,涉及民族传统体育是什么、有什么用等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国在封建时期虽然经历了各种朝代的更替,只不过是“风水轮流转、皇帝轮流做”,其封建制度的根基没有变化。此时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为维护封建制度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维护社会政治和伦理秩序的一种工具。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濒临灭亡的边缘,救国图存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题,民族传统体育在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救国救种,因此出现了“国术救国”、“国术体育”等观点。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实行以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复兴,民族传统体育在新的世纪呼唤价值的重新挖掘。

在自然经济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休闲娱乐的鲜明特征,但在功利的工业时代失去了生存空间。大量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为不合时代潮流、不规范,被一些人作为“糟粕”扬弃。其根源在于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价值认识不清,对休闲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是否能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认识不清,不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对表现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认识和阐述民族传统体育的属性和功能,赋予民族传统体育全新的价值。首先我们应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在如今文化争夺和文化市场抢占激烈的年代,我们如果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加以整理、保护和传承的话,很多优秀的文化将消失和被其他国家抢占。如韩国将端午节注册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有日本人曾说二十年后太极拳的中心将从中国移到日本,可见其文化争夺的野心。反观西方体育,由于我国竞技内容的全盘西化,精英竞技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这种成就变成了传播西方精神的一种廉价载体。其次,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在健身、娱乐方面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有其独特的健身价值,特别是其低能耗、环保、自然、质朴等特征与西方体育的高消耗形成鲜明的对比。21世纪,世界范围内休闲时代即将来临,人们不再满足吃穿住行的基本生存状态,开始重视生活质量。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悠闲游憩精神将在休闲时代焕发青春。第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全球化不是西化,而应是人类多种文化的共存,虽然目前西方的强势文化暂时领先,但全球化的最终结果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正如生物界的多样性一样,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是无法生存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今西方体育已经暴露出其不足,如过分的商业化、暴力、赌博、滥用兴奋剂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民族传统体育。第四,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身份认同和构筑民族精神家园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武术已成为中国人的身份象征,就连国外小朋友在给温家宝总理写的信中都问到“温总理,您练武术吗?”

四、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建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建,是寻求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功能与满足人的需求最佳状态的过程,而不是建立一个完备的、封闭的、固定的“完满”模式。后工业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将处在一个全新的、宽松的发展时空中,我们能否走出千年形成、百年延续的循环圆圈和对立封闭的价值模式,立足自己,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重新整合各种体育价值理论资源,在吸收古今中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以人为价值主体,建构和谐、开放而不再是西方与东方二元对立的价值系统,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价值重建问题。

(一)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重建应与人类普世价值相一致的理念

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民族性,在价值重建的过程中不能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应站在整个人类需求的高度来思考,既要树立“类意识”。民族传统体育价值重建只有提升到“类意识”上才能确立民族传统体育的普世价值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由于开始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了世界性的……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为公共财产。”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体育的最杰出代表,现在已经成为人类所拥有的公共财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东方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也应该为全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互哺”机制,确保二者的良性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各自有着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西方体育中蕴含的竞争与协同、规则与公平具有广泛认同的普世价值,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包含的“天人合一”和“伦理约束”等观念,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宝贵历史财富。

现今,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西方体育的杰出代表逐渐沦为经济工具,在利益的驱动下背离了它原本的宗旨,逐渐暴露出众多弊病——过度商业化、奥运会超大规模、球场暴力、行贿受贿、黑哨、兴奋剂等等问题。奥林匹克运动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它需要借鉴东方文化的智慧和各种资源来化解危机,寻求发展之道。梁漱溟先生说人生实有三大问题:人对物的问题;人对人的问题;人对自身的问题。西方文化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东方文化主要解决后两个问题。当西方文明使人类科技高度发达,人类物质极度丰富,但不能解决人类种族困惑和危机的时候,当西方体育因为被利益驱动而严重异化的时候,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导向和资源。

(三)凸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观

注重休闲娱乐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人类全面进入休闲时代,人们不再满足吃饱穿暖时,娱乐活动会逐渐增多,健康的娱乐活动将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休闲娱乐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是人类对自己前途命运的一种关注,是关心人如何“成为人”,成为快乐、自由、富有创造力和具有追求真、善、美能力的人,关注休闲娱乐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民族传统体育由武术、养身导引气功、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主体构成。不论是“忙时耕田,闲时练拳”、“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武术,还是 “心斋”、“坐忘”用以调心的养身导引;不论是充满游憩精神的民族民间体育,还是那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地方色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无不体现了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的关注,这与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Josef Pieper)所言的休闲是一种精神状态不谋而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千姿百态、文化内涵深邃,它将在后工业时代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宝贵的资源,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它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观”将为全人类所珍视。

[1]汪信砚.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关于如何走出当代全球化困境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2010,47(4):27-35.

[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程金城.中国 20世纪文学价值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6]胡小明,石龙.体育价值论[M].成都:四川科学科技出版社,2008.

[7]蔡利民.从全球文化融合看中华文化的主体自觉[J].求是学刊,2009,36(3):13-18.

[8]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9]胡小明.新世纪—中国体育的理论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4-7.

[10]于光远,马惠娣.休闲 游戏 麻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8.

[1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4,(11):55-58.

[12]王玉国,黄晨曦.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初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21(1):90-92.

猜你喜欢
全球化民族价值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一粒米的价值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给”的价值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