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忠 林明华
随着中央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未来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的战略目标出台,我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日益高涨。但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产业发展脱离了本地实际情况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离开了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和其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源头的产业,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因此,离开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其可持续性难以维系。
现有关于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其研究路径一般是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而我们的研究发现,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网络特征,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研究可以建构在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基于此,本文拟从社会网络角度,对成都市三国蜀汉文化产业这一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探索,从理论上拓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研究,在实践上为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社会网络思想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Simmel提出的,英国人类学家Brown在1940年首次对社会网络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在经济领域,社会网络是根据其他个体的行动做出决策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消费者构成的群体,社会网络具有市场调节的功能。Potts(2011)首次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根据社会网络成员间的关系,可以把社会网络系统分为供需型社会网络、竞争型社会网络和互补型社会网络。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内各企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与产业外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成员之间构成了由供需型社会网络、竞争型社会网络和互补型社会网络有机结合的复杂的社会网络,这一复杂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巩固将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特色文化产业的供需型社会网络是指特色文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之间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特色文化产业链由特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特色文化产品制造企业、特色文化产品销售企业和消费者构成。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此各类特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开发企业构成了供需型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开发企业所研制的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果要与拥有现代生产工艺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委托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特色文化产品,那么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也将形成供需型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开发企业有时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将文化产品分销给消费者,但由于大多数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为了扩大产品销售,更多地可以通过中间商分销给消费者。这样,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与中间商、上下游中间商之间、中间商和消费者之间就形成了供需型社会网络。供需型社会网络的存在有助于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专业化,文化产品生产规模化和多样化、文化产品销售渠道扩大化,并最终使得文化资源的价值最终得以实现。
特色文化产业的竞争型社会网络是指文化产业链同一环节各企业之间由于相互竞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网络。和自然资源相比,文化资源也存在产权归属,但与自然资源有显著区别的是,文化资源虽然有产权归属,但产权拥有者并不一定对这一资源完全独占,即文化资源具有共享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任何企业都可以开发同一种文化资源。这样,对于以同一特色文化资源为素材的文化产品开发企业来说,如果它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求,产品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那么,这些企业就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它们之间所形成的网络是竞争型社会网络。同样,对于文化产品生产制造企业而言,如果市场上存在不止一家这样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之间也将形成竞争型社会网络。对于经营相同产品或替代品的中间商而言,它们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型社会网络市场。如果文化产品通过两种或以上分销渠道销售文化产品,那么不同渠道的中间商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型社会网络。例如,某企业的文化产品有“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和“零售商—消费者”两种分销渠道,那么前一渠道的代理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与后一渠道的零售商之间也形成了竞争型社会网络。竞争型社会网络的存在将使得文化资源获得充分而全面的挖掘,推动文化产品的多样化的实现,促进文化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提高文化企业的生产效率,并提升消费者社会福利。
特色文化产品的互补型社会网络是指特色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机构或个人之间具有的互补关系而形成的网络或者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的特色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互补型社会网络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产业协会、民间组织等服务机构形成的互补型社会网络。比如,文化企业与投资商的互为信任的良性关系有利于文化企业筹集资金,扩大文化企业规模。这类互补型社会网络的存在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一类是文化产品开发企业之间形成的互补型社会网络,这些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以不同的文化资源为素材,由于消费者的文化偏好使得这些文化产品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或较弱的替代关系。例如,以三国文化为素材的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企业与以古蜀文化为素材的旅游纪念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这类互补型社会网络的存在促进了文化产品的多样性,活跃了文化产品市场,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成都三国蜀汉文化产业是以三国蜀汉文化资源为源泉的文化产业。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简要梳理成都三国蜀汉文化资源,之后针对不同类型三国蜀汉文化资源为源泉的文化产业社会网络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有着丰富的三国蜀汉遗迹和历史文化典故,积淀了丰厚的三国蜀汉文化,长期以来三国蜀汉文化已经浸润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而随着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以及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等三国体裁文化产品的传播,成都三国蜀汉文化更是家喻户晓。
根据文化存在的形式,成都三国蜀汉文化资源可区分为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和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是指与三国蜀汉时期相关的遗址、遗迹、故居、祠、庙、墓、文物等组成的文化资源。在这些有形文化资源中,以武侯祠最具代表性,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与刘备及其后代有关的遗迹包括先主寺、黄龙溪、五块石、洗面桥、洛带八角井、娘娘庙(刘谌妻墓)等;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包括诸葛井、新都八阵图、丞相府、观星台、点将台、九里堤、都江堰、万里桥、少城武侯祠、葛陌(旧居)、孔明造兵器旧址、读书台、邛崃火井、临邛望军顶、簸箕街丞相祠等;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其他蜀将有关遗迹包括玉泉街关帝庙、小关庙街、关羽衣冠墓、城厢镇武庙、张飞衣冠墓、龙泉张飞营、张飞桥、金华街、大邑子龙庙、赵云墓、赵云洗马池、新都马超墓、黄忠墓等。但由于各种原因,上述有的古迹或年久失修或已毁。无形三国蜀汉文化资源是与三国蜀汉时期人物相关的故事、事迹和传说以及这些人物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世哲学等。由于成都是三国蜀汉政治集团的都城,是三国蜀汉集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谈到三国蜀汉文化自然会联系到成都。因此,成都无疑是这些无形文化资源的受益地。
成都三国蜀汉文化产业主要形成了以武侯祠为源泉、以武侯祠博物馆为轴心的供需型社会网络和互补型社会网络,以及以三国蜀汉人物故事为源泉、以川剧表演单位为轴心的供需型社会网络。
具体而言,在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方面,其社会网络以武侯祠博物馆为轴心。在武侯祠原址上建成的武侯祠博物馆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形成了供需型社会网络;武侯祠博物馆与旅游运输企业、酒店/旅馆、旅行社、餐饮企业、锦里古街之间等则形成了互补型社会网络。特别是利用武侯祠博物馆的品牌效应,在紧临博物馆的东区开发出的融三国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仿古步行街—锦里,更是强化和稳固了供需型社会网络和互补型社会网络的特征。锦里的互补型社会网络由众多不同类型的商业企业构成,这类社会网络的形成丰富了锦里的商业业态,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此外,由于锦里管理方没有收取门票,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在锦里街区举行各种活动,吸引着游客和当地居民,也进一步促进了供需型社会网络发展。虽然锦里也存在着竞争型社会网络,但笔者调查发现,锦里内经营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而且,由于经营的产品都是明码标价且要接受锦里管理方的监督,从而较大程度避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在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方面,成都主要形成了以川剧表演单位为轴心的供需型社会网络。在川剧剧目中,以三国蜀汉人物故事为素材的川剧有“华容道”、“打黄盖”、“空城计”、“临江宴”、“夕照祁山”等。这些剧目是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等川剧表演机构经常演出的剧目,观众不只局限于普通的市民、来成都的国内游客,还包括国外观众,这些表演机构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供需型社会网络。此外,成都川剧机构演出不局限于剧院,一些茶馆、餐馆等饮食场所也会演出川剧。这样,川剧表演机构与饮食企业之间又形成了互补型社会网络,这类社会网络一方面增加饮食企业服务的文化内涵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了饮食企业和演出机构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播川剧文化,扩大了三国文化影响力,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1.以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文化产业社会网络结构比较单一,并且这一社会网络与其他社会网络的关联性并不强。首先,成都虽然拥有众多的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但除了武侯祠外,其他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的知名度相对较低,有些文化资源至今仍旧没有进行开发,仍停留在保护状态,有的有形文化资源甚至破败不堪,致使以这些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市场难以形成,从而使得武侯祠博物馆社会网络失去进一步发展互补型社会网络的机会。其次,武侯祠博物馆社会网络与成都市内以其他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还没有形成较为紧密的互补型社会网络关系,这样,武侯祠博物馆的知名度还不能充分惠及其他社会网络,同样也难以充分获得其他社会网络知名度所产生的正外部效应。
2.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的本地开发程度不高,以这类无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本地社会网络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成都天然具有利用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的优势,进而形成以这些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但目前为止,成都市绝大多数本地企业仍然忽略了这一文化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以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有待进一步发展。以游戏产品为例,笔者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以三国人物故事为素材的游戏产品达十多类,如三国志、三国演义等策略类游戏;三国志英杰传、三国志孔明传等战棋类游戏;嘻笑春秋、暗棋三国志等棋牌类游戏;富甲天下等经营类游戏;三国赵云传、吞食天下等角色类游戏;三国策等网络类游戏;三国无双等格斗类游戏,真三国无双等动作-ACT类游戏,等等,但这些产品并非成都本地游戏企业开发的,尽管成都在高新区聚集了一定数量的动漫游戏企业,并且有些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雄厚的实力。
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市场完善与发展应首先注重现有的网络优势。由于现有的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主要是以有形文化资源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因此,可以考虑在优先开发有形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引导企业以三国有形文化资源为素材开发产品,进一步开发无形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以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开发相互交织的社会网络。
就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而言,应结合现有社会网络的发展情况,重点完善武侯祠博物馆社会网络,巩固供需型和互补型社会网络;同时,进一步发展以其他三国蜀汉有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促进竞争型社会网络发展,激发网络成员的活力。如打造三国蜀汉文化系列主题公园,各主题公园、武侯祠博物馆之间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又具有竞争型,从而不断提高各景点的服务质量,促进各个景点的发展。
就三国蜀汉无形文化资源为源泉的社会网络而言,应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重点完善和发展以餐饮业、茶业、川剧表演业、动漫游戏产业为互补特征的社会网络,并推动其他文化产业的社会网络发展。如引导餐饮企业开发以三国蜀汉文化为主题的餐馆;鼓励餐饮企业与四川省川剧院、歌舞剧院等表演单位展开合作,使餐饮企业和表演单位之间形成稳固的互补型社会网络。通过餐饮业与表演产业互相融合,让消费者既能品尝到充满三国文化的美食又能享受到三国文化的戏剧歌舞,从而推动餐饮业和表演产业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完善和发展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层面制定相应的策略,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就政府层面而言,首先,成都市政府应尽快制定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社会网络总体规划。在现有三国蜀汉文化产业网络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开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项目,推动精品工程实施。其次,制定三国蜀汉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一方面,开辟三国蜀汉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引进优秀人才“直通车”服务,对创作精英实行“无障碍”引进;另一方面,设立三国蜀汉文化产业奖励基金,三国蜀汉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基金,加大优秀人才奖励力度,推动优秀人才的成长。再次,积极开展三国蜀汉文化产业展示活动。通过市场运作手法,为成都市三国蜀汉文化产品搭建展示舞台,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各类特色文化产品交流、展览等,扩大文化企业的视野,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最后,通过制定品牌培育政策,重点扶持在国内外、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三国蜀汉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促进特色文化产品牌的形成。
就企业层面而言,首先,文化企业应更新观念,走开发三国蜀汉文化资源之路。文化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员工挖掘三国蜀汉文化资源,把握时代脉络,创造既有三国蜀汉文化内涵又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创意。其次,制定三国蜀汉文化资源开发总体计划,寻求政府必要的支持。企业应明确三国蜀汉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路径选择,以便有效地配置有限的企业资源;同时,借助政府对三国蜀汉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尽可能地利用这些政策为企业服务。再次,转变人才管理模式,为三国蜀汉文化资源开发的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管理方式上,人事部门要从过去着重抓直接管理、事务管理的传统人事行政管理方式逐步转变为抓间接管理和协调服务的现代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方式;在人才使用上,破除“论资排辈”的惯例,大胆使用优秀年轻人才,唯才是举。最后,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特色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丰富企业的产品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王亚南,郑海,施惟达.立足市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丽江启示[J].今日民族,2004,(6).
[2]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3]丛瑞雪,许兰菊.德州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刊,2011,(6).
[4]Earl,P.E.,Potts,J..The Market for Preference[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28):619-633.
[5]Potts,J..Creative Industries and Economics Evolution[M].Edward Elgar,Cheltenham,2011,(77).
[6]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7]贺游.成都三国文化遗迹寻踪[J].四川文物,2004,(5).
[8]杨永忠,黄舒怡,林明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路径与演化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