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思考

2013-08-15 00:43:31周从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一事公益事业筹资

周从英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一项财政支农制度创新,其和农村税费改革进行配套实施,它指的是为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对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为主的,没有财政支农资金覆盖的村内小水渠、小型提灌站、堰塘、机电井、桥涵、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在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筹资筹劳限额标准内,由各级政府按照实际筹资筹劳额50%的比例奖补。政府奖补资金实行分级负担,其中省级财政负担50%、市20%、县30%。泸县自2010年开始组织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试点以来,本着“民主决策、群众自愿、量力而行、注重实效、规范管理、阳光操作”的原则,使全县村级公益事业的有效建设得到一定发展,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等条件都得到一定改善。

一、基本成效

(一)使农村中的基础设施得到一定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条例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多年来想建而无力建设的工程得以有效建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通过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的形式,把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权交还给农民群众,使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得以实现,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的主动性。

(三)使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实现多元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条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搭建了新的平台,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四)创新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体制。政府与相关部门则是项目建设的引导者,而群众则是项目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形成了“群众干、政府帮”的良性工作格局,既融洽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形象,又找到了一条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五)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的建设由农民群众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决策与管理,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出资投劳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为干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构建了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对相关政策缺乏全面的理解与把握。某些群众和村干部对“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的掌握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度资金进行筹集、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出现偏差。村民缺乏大局意识和参与意识。虽然国家拿出了大量的钱为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益事业,但是村民对国家投资还需要群众出钱的政策不理解,认为国家已经给钱了,如果要出劳力,就要付工钱,要按照市场价出工。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偏低。近三年来,反映最多的矛盾是无法在小村中建设大项目,对于较大的项目,因资金不足而只能改为小项目。财政奖补虽已按一定比例对村民进行奖补,但是资金仍有缺口,无法对某些在资金方面有较大需求的公益项目进行建设。

(三)议事程序缺乏民主性,且程序不够规范。某些村干部嫌麻烦、图省事,为了求效率、赶时间、减少议事中的某些环节,没有遵循工作程序进行操作;部分村议事过程中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往往是村干部说了算,所议之事不能广泛征求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没有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告,使民主决策流于形式。

(四)存在“人难集、事难议、议难决”现象。一是开会难。留守的多数都是妇女、儿童、老人,难以把人员进行有效集中。二是筹资难。对于某些公益事业,在会议中的支持率虽然很高,但是在集资的过程中,受到某些持反对意见的群众的影响,以使资金的筹资无法全额到位。三是筹劳难。农村中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因缺乏劳动力而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效果。

(五)项目工程质量与资金管理有待完善。由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是民议、民办、民管工程,大都是由村民代表组织群众自主施工,受施工技术、专业施工机械等因素影响,难免造成部分完工项目质量标准不高,项目投入寿命不长。

(六)一事一议档案资料不规范。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一事一议”会议记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项目报告、项目奖补申请、公示结果、审计报告等原始材料进行归档,且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不注意收集施工资料,给后期申报财政奖补资金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措施与建议

(一)对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和村干部都能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精神、实质等有较全面的掌握,从而使村民树立一定的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

(二)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并使“一事一议”的程序具备一定的规范性。村干部应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握村民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公开议事内容,征询村民意见。再次,确定议事项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以村民急需为原则,确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将工程预算、筹资筹劳数额等予以公示。

(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对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与监督。和村民自治的相关制度进行结合,以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实施进行有效落实,对公益项目建设中的村民筹资、乡镇投入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施工期限、财政奖补等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相关实施与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体系,实现村务公开,让村民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

(四)严格遵循相关的工作纪律,落实资金问效制与责任制。把预防和查处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结合,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开展“一事一议”工作,以使村级公益事业的财政奖补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在“一事一议”项目投入中的比例,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以使财政资金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鼓励民间力量对农村中公益事业的建设进行投资,并使群众的筹资和筹劳额度得到一定降低,以使群众的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六)建立一事一议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考评、监管机制,以“一事一议”的方式为农村公益事业进行筹资筹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村民自治,议事决议主要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组成,因此,每个村民都应服从。对于某些该缴款而拒缴的村民,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在这些村民中开展思想工作,并制定相关的约束机制对他们进行约束,以使他们认识到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的重要性,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并通过以奖代补、政府补助等方式对农村公益项目的建设进行有效引导与支持。

[1]张颖.举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可行性分析与构建[J].《江西农业学报》,2010,(4):123-124.

[2]杜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执行偏差与矫正[J].《贵州社会科学》,2012,(3):101-102.

猜你喜欢
一事公益事业筹资
何锟宇:择一事 终一生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2:03:14
公益事业与趣味活动并举,小黄狗以公益驱动环保
中华环境(2021年8期)2021-10-13 07:28:48
浅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
执一事,尽己生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爱让我们在一起——献给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
学生天地(2017年33期)2018-01-31 01:18:33
公益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8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41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中国火炬(2012年5期)2012-07-25 1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