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最近应邀参加河北省农资公司改制十周年纪念活动。所见所闻,感触颇多。我对河北农资的采访、了解贯穿了这十年,用“发展稳健、管理科学、体制现代、文化先进”总结它十年的发展和成果,实在是恰如其分。今天我们只说说河北农资的文化理念——把公司发展、建设成员工的家园。它是企业发展的文化结果和精神积淀,也是一种发展之初的顶层设计。
用河北农资公司董事长陈立军的话说,他们在确定企业宗旨时就把让员工满意放在让客户满意、让社会满意之前的第一位。他说通过实践我们看到,员工是企业发展之本,没有他们的满意,后面的让客户满意、让社会满意,要么比较虚假,要么很难持久。从员工满意开始,河北农资找到了一条真正实现客户、社会满意的有效路径,这比什么都来得实在。
如何让员工满意呢?他们没有采取领导给员工洗脚那样“感人”的方式,而是把公司当成大家庭、员工当成家庭成员,用最朴素和最平常的关心、支持给每一个人工作的动力、发展的空间、成就的平台。比如员工家里的红白喜事,公司领导必到;比如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比如在改制十年纪念活动上唯一表彰的一组是 “改制十年十大杰出贡献人物”,而且绝大部分都来自基层……
如果仅止步于此,那也体现不出改制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河北农资公司在激励机制上做得很彻底,很好体现了以人(一个个具体的员工)为本,共享发展成果的精神。在改制后的十年中,随着公司的业务拓展、发展壮大,员工队伍也不断壮大。为此,河北农资先后三次比较大地调整股份结构,向员工倾斜,向一线贴近。目前的股权结构既避免 “股份制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又避免了将员工摒弃在股权外的落后做法。
正是这样的追求和实践,造就了目前河北农资事业发展、人心凝聚、共同奋斗、共同分享的“家园文化”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就如人的气质,不能攀比,也不好移植。能适应公司需要、推动公司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企业前进的脉络。从这一点上讲,河北农资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模式、文化定位,作为短短十年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仅有此就可喜可贺,何况他们在适度多元发展上也是屡有斩获。
在河北农资的纪念活动上,我的一位老领导的发言也深深触动我心。他说我实在不认同媒体上常常出现的跨越式发展这个说法。它于社会来讲意味着大跃进,于企业而言差不多是拔苗助长,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理解他还有夸奖河北农资企业成熟、不急躁冒进的深层含义。我在想,河北农资这种“家园文化”或许就是确保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定力。追溯河北农资企业文化这个魂魄的发育成长历程,人们还会看到,它是由现代体制作骨架支撑的;有这样的体魄,它一定是进退有度、管理科学的;有这样的“人格”,它一定与“马无夜草不肥”的妄念无缘,也一定不用给员工“打鸡血”、“洗脑子”,所谓稳健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进而提出打造 “百年企业”的梦想,也是一种企业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