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 魏天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随后欧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于低迷的市场经济无疑更是雪上加霜。面对经济萧条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也放缓了经济发展的脚步。企业经营受环境影响颇大,在如此恶劣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企业唯有从自身做起,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才能渡过困难期。企业经营困难的导火索往往来自资金管理不善,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的企业破产问题屡见不鲜。资金管理不善会使得企业在筹资和投资过程中捉襟见肘,引起财务上的混乱。因此,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应加强对资金风险的防范,找出企业资金风险点,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应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制度上和意识上的管控,切实落实好企业的资金管理,促进企业在困难时期稳步健康发展。
企业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风险频发,轻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节奏,重者可能导致企业发生破产等危险。资金管理涉及面广,与企业很多活动相关联,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较为多样,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筹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筹资难等问题,筹资途径较为狭窄,审核程序繁杂。企业较为常见的筹资方式是银行借款,通过负债的方式解决对资金的需求。债务筹资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但是也为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了风险。首先,债务筹资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因此管理层决策时为了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往往会盲目的进行债务筹资,使得资本成本大幅下降。企业在享受低资本成本的同时却不得不面临着高额的利息偿还。企业必须在经营时预留足额的现金流对到期的利息进行支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经营业绩不好,经营收益低于利息总额,便会出现到期债务不能按时偿还问题,影响企业的信誉。第二,企业在资金盲目筹集后,没有好的项目进行投放,闲置了这部分资金的使用价值,然而对应的利息却必须足额偿付,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了财务风险。
资金的占用形式有很多,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比如资金投放于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资金价值。企业销售过程中经常出于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允许对方在规定期限内付款并且提供一定的折扣优惠,这时企业的资金以应收账款的形式被占用。应收账款占用企业的资金,并不能为企业带来资金价值,反而会产生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资金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以应收账款形式存在的资金有风险大,回收难的特点,过大规模的应收账款会使得企业资金流转发生问题,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预防企业资金风险的发生,离不开资金预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事前控制,通过对全年资金使用计划的约束,使得资金具体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超支、滥用的现象。然而企业由于制定资金预算需要耗费人力和财力,企业出于方便,省去了预算管理制定这一关键环节。没有对资金使用的约束,企业在使用资金时经常盲目的进行设备采购,过量购置原材料,导致资金的浪费。预算管理缺失还会导致企业资金规划产生问题,比如企业无法根据债务情况准备好合适的现金流偿还固定利息,置放过多导致浪费,置放过少引起财务危机。
资金信息通过会计和信息系统共同反映。资金管理不善将导致资金信息失真,影响企业决策者的决策。企业资金管理上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财务部的资金信息不透明,提供的资金信息和收集到的信息不对称。除此之外,会计系统的故障也会导致资金信息发生偏差。决策者根据企业失真的资金信息无法准确掌握企业资金的情况,极易错误估计,致使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企业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引起风险。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资金管理的薄弱点制定相应的制度规章,并加强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
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应确立企业的最优资本成本,避免盲目筹资现象的发生。合理的资本成本结构从两方面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第一,企业根据合理的目标资本成本进行筹资,能有效防止企业盲目举债的现象。负债筹资的确能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是随着负债规模的增加,企业每年负担的固定利息规模也在增加,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确定资本成本合理的范围。如果资本成本降低是以企业财务风险加大为代价,那么从整体上看,企业信誉缺失和资本结构不合理会抵消较低资本成本的正面效应。第二,企业筹资规模的不合理也会导致资金风险的发生。企业筹资必须有目的性,不能只求筹资数额,而忽视筹集资金使用的目的。资金筹集的目的在于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和进行必要的项目投资以扩充企业的产能,如果筹资规模过大,使得大量的闲置资金没有发挥价值,那么会导致企业效率低下。
应收账款一旦收回,便会形成企业的资金。企业对资金的管理离不开对应收账款的管控。企业为了确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收回,首先在销售时应做好对方企业信用评价,制定合适的信用销售政策,并且加强在应收账款期间内对债务方的财务状况的了解,适时催收,确保资金回笼的及时性。资金管理离不开资金时间价值的运用,早收晚付成为较为普遍的原则。企业应充分利用早收晚付,尽量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减少资金机会成本。
企业加强资金管理,应从制定预算开始。资金预算管理控制企业资金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第一,企业要根据融资需要做好融资活动资金管理预算。面对不同筹资渠道时,应充分考虑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还款期限和资金使用对象,根据资金使用的期限长短,有针对性的配置同期限的资金,确保资金不闲置。第二,做好投资活动下的资金预算管理。企业应根据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回收期等因素,结合项目可行性投放资金。资金投放必须以获得收益为前提。第三,企业在经营活动时,应根据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合理规划资金投放与使用,确保企业基础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配置齐全,能够持续、连贯生产。
企业对现金的存放和使用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对于银行存款,企业应定期做好对账工作,严格按照不相容职位分离原则的要求保证资金日常管理正常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完善资金使用授权和审批等程序,弥补存在的缺陷,防范因制度漏洞导致的资金挪用和滥用现象的发生。企业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制度在具体活动中得到了落实,防止资金内部控制成为一纸空文,导致风险的发生。除此之外,企业对信息系统的管控也必不可少,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是提高企业资金信息准确性的保障。企业只有在提供信息时确保资金会计信息准确可靠,并且加强对会计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检查,才能使得管理层获得的资金信息无偏,保障相关资金决策高效、正确。
资金作为企业的纽带,良好的管理犹如给企业注入了润滑剂,使得企业经营发展健康快速。企业应当加强对资金管理风险的认定和监管,从确立合理资本结构、落实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1] 陈永新.浅谈企业资金风险控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
[2] 袁苑.谈谈如何规避和化解资金风险[J].新会计,2009(10).
[3] 林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J].商业经济,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