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新探

2013-08-15 00:44
中州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利益文化

黄 丹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民族、政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正经受着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和新媒体技术的“洗礼”,新的时代境遇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意识形态的内容如何不断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意识形态的传播如何更有效并深入人心,意识形态最终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同等等,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时代课题。

一、意识形态建构:优化理论内容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吸引力与凝聚力,意识形态所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理念等能否被民众所接受,首先要看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要根据时代、社会、生活和民众的变化而不断优化理论内容,使其更具说服力。

1.坚持科学性,与时俱进

意识形态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够反映现实。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要满足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需要。一切意识形态的内容,都是从相应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引申出来,经济基础的任何新变化,都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内容给予支持。意识形态并不是自说自话的孤立系统,而是与社会需要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对社会存在高度概括和高度抽象的一种思想、观念体系。因此,意识形态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存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也必须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要求相适应。只有准确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才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真正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它反映现实的程度,对现实的解释力度。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现实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要求,适时拓展、丰富和更新意识形态的内容,对意识形态进行与时俱进的架构。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有着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死记硬背的教条、公式,而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理论内容和理论形式,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因此,社会在不断发展,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必然要不断进行更新,要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我们党成立以来,正是通过不断提出新的概念、理念和理论,如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来不断创新、充实意识形态的内容,来提高其反映现实实践的敏感度,从而增强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感和感召力。

2.具有普遍性,契合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得以发挥是通过建构一种“普遍性”观念而获得的。只有建构一种“普遍性”观念,才能拓展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吸引力,不是来自高深莫测的理论,也不是依靠美丽奢华的词藻,而是源自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反映的准确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利益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不过是利益的理论表达形式,是观念化了的理论形态的利益。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利益关系之中,现实的个人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既创造了人们所需要的利益,也产生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任何理论、思想观念都不能脱离人的现实利益而存在,其形成、发展与改变的背后都有利益的动因。利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是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当利益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必然要求意识形态关注的重点和内容也随之改变。

在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推进了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与社会主体利益的分化。人们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复杂多样,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等相互交织,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这些都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建构要能够有效整合不同的具体利益要求,时刻关注并主动回应人民现实利益的变化状况,从根本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如对人民群众呼声极高的、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公平、正义、权利等等问题,在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中一定要有所反映,并作出有力度的理论解读和阐释。

3.体现开放性,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任何意识形态、思想体系都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思想认识之上,通过吸收、继承、借鉴已有的各种思想观念、理论成果后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保持适度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能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从新的视角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潮流,意识形态建设要从过去封闭、对抗的环境中走出来,跳出非此即彼的传统思维模式,适应发展着的实践,适应世界的发展变化。中国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建构,要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张力中展开,构建适合时代特色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力求使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更具有全面性、完整性、协调性和先进性。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建构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客观现实。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使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既有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掘提升,既有对革命传统的发扬,也有对西方文明的借鉴。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意识形态之间相通、相容的一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同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碰撞、交流,正是这种碰撞交流推动着意识形态的发展。对于西方一些好的经验和合理的科学的做法,我们虽不能照搬照抄,但可以学习借鉴。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也要本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我们应该看到,非主流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也有合理的元素存在。要把那些代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与表达,经过筛选、加工、提炼,整合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代表性、群众影响力和政治亲和力。对于传统的意识形态,我们要剔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过时的东西。要通过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批判吸收、学习借鉴,不断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获得更广泛的认同。

二、意识形态传播:连接现实生活世界

人是社会的人,时时刻刻处于现实生活之中,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地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意图作用于人的思想的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自然不能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必须根植于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所内含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在供民众“观看”时,要让民众能够看得懂、喜欢看、愿意看。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表达、传播与灌输都不能与人的现实生活脱节,如果缺乏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连接与转换,其作用与价值将无法得到更好实现。

1.通俗易懂

虽然意识形态最终能否被认同取决于其科学性,取决于对人民利益的正确表达与真正实现,但是言语表述方式同样十分重要,即使是真理,倘若被拙劣的表达包裹,也会失去应有的光芒。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媒体网络化对意识形态的冲击,意识形态的传播话语体系必须进行转换。当意识形态以概念判断、逻辑推论或理论体系表现自身时,其传播速度、辐射广度、吸引强度、影响力度都会受到局限,因此,意识形态的传播话语要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官方的语言民间化,这样才能深入人心。

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提炼成为朴实的道理,融入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和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通过艺术性的加工,用贴近生活的内容、平易近人的态度、生动诙谐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民的心理动机、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针对目前许多新闻宣传听起来费力、记起来困难的现状,要改变那些程式化、形式化的表述,拉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对一些沿用多年的、习以为常的宣传范畴和语言应该重新加以解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及时反映时代变化;对那些空洞无物的教条语言和固定模式的宣传话语要坚决摒弃。同时,我们可以借鉴网络话语创造性、多样性、生活化的特点,少用深奥难懂的宣传话语,多用紧贴百姓生活实际的表述,使老百姓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实际上,毛泽东、邓小平都很善于用生动朴实的民间语言去通俗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如“实事求是”、“三大法宝”、“发展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等等,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与传播。再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普通民众来说,这一话语就比较贴近生活从而让人心生向往。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为人们所熟悉,很容易被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

2.以文化人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必须凭借一定的载体。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载体”的角色,它承载着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对人的思想、行为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与意识形态具有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的源泉和基础,文化的遗传和继承影响着人们的意识、价值观念和心理结构,并以传统、风俗等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历史特质,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在支撑。由于文化与人的日常生活、情感生活、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因素都具有内在关联,常常具有凝聚人心、弘扬道德、传承传统、激励人心的巨大力量,可以为意识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和情感召唤。因此,要不断发掘意识形态的文化表达,拓展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路径,推动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

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以文化作为其现实运作的重要载体,能够以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多元的模式丰富和发展意识形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优化意识形态传播的运作机制。文化通常以“中性”和“普遍性”的姿态出现,能够使意识形态的内容更加生活化,由凸显政治性向普适性和兼容性转化,意识形态的形式也更具隐蔽性,从而比单纯的学理性的、面孔严肃的政治说教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将意识形态所内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的精神力量传送给社会成员,能够使意识形态以更灵活、更长远的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和既定利益关系,能够以更强大持久的动力实现对社会的教化和整合。文化所具有的内在亲和力和渗透力,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从而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取向的凝聚和整合。此外,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冲突与融合本身都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播是人的天性,亦是文化的本性。”①文化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能够打破因时间、空间而造成的传播障碍,扩大意识形态传播的手段、阵地和渠道,使思想、观念等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的范围内获得最广泛的传播。拓展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路径,可以使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具广泛性。

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代中国,面对强势来袭的西方文化、异军突起的大众文化、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纠缠不休的封建文化等等多样的文化形态,更需要对意识形态进行文化的包装,使其不断内化文化的风格、文化的魅力和文化的品质。要将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价值观念、信仰体系等核心元素转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素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并自然地融入民风民俗、现代时尚里,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扎根于大众生活沃土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以艺术性的形式进行价值感染,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价值渗透,以身边人、身边事形成价值辐射,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3.平等对话

平等的对话、自由的发言是民主社会人们基本的交往方式。个人与个人之间需要交流,个人与集体需要沟通,集体与集体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也离不开对话。对话可以交流思想,拉近距离,增进理解,获得认同。

多元文化的竞争、多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和网络化媒体的影响,使得互联、互动、共享、共存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多元的文化、交互的网络促进了不同意见的交流和争鸣,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迅速便捷,说教式的单向灌输越来越没有市场。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者要改变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和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增强与大众对话交流的能力,不仅要自己说话,还有真诚地听别人说话,在交流讨论中求得共识。对于意识形态教育者来说,互动是为了包容、引导和提升。是居高临下地将价值理念传递给普通大众,还是谦逊地聆听来自普通大众的真实声音?这两者之间不同的吸引力不言自明。意识形态的宣传者眼睛要向下看,要学习吸收那些刚健、清新、质朴有力、天然去雕饰的民众文化表达方式,切实改进文风,获得鲜活的表达样式。

三、意识形态认同:“人”的凸显

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对意识形态所包含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可、赞同、拥护和支持,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使其成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讲,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可,即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个体的角度看,意识形态认同的过程是个体对政治理念、价值观念认知、认可、接受、内化和实践的过程,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国家意识形态只有首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它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效用,才能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意识形态认同是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是保持政治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的精神支撑和保证。然而,信仰不能灌进去,态度不能粘上去,意识形态要获得人们的认同,就必须时刻凸显“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意识形态的建构、传播都要以“人”为中心展开,关注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要,表达人的利益,引导人的实践。

1.努力彰显“人”的地位

从整体上看,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功能的发挥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无论是政治体系对政治思想、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的传播与灌输,还是社会成员个体对政治知识、政治信息的学习与把握,都离不开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过去忽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强制灌输的教化机制,把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与目标。在马克思的理论当中,人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寻求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理论的最终归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贯彻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理应处处体现这一根本原则。

新的时代,民众发表意见的空间、传递信息的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和表达利益的形式都发生了多样的变化,民众的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民主化程度、政治生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远非过去所能比拟。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提高、意识形态认同的取得都需要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生命价值,尊重普通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彰显“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片面地强调高层次,而要立足于世俗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对接,关注大众的社会心理,摸准大众思想的实际,了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点、变化趋势。要转变思维方式,把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放在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发展上面,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尊重人的世俗和感性的需求,尊重人的内在发展和要求。通过人性关怀、文化关怀与情感渗透,为社会生活提供一种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

2.积极引导“人”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是实践观。马克思历来重视实践对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的重要作用,曾强调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在思想、观念、认识形成的过程中,人并不是静止、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会有选择性地过滤、筛选、加工信息。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论,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因此,意识形态最终被群众接受、认同,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开展生动、广泛、系统的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并对实践活动进行引导,通过理论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人达到“知”和“行”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使得公平竞争、依法治国、平等公正、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政治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自主精神越来越强。必须顺应人们的这种需要和诉求,积极引导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实践的范围,让人们在实践中感受、接受与认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的实践活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完善的根本途径。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若最终被人们所接受、内化,必须要通过实践的途径,积极引导人们进行相关的活动,参与相应的政治生活。如果人们对于政治活动不能参与其中,只是作为一名旁观者,那么无论各种思想、理论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他都不会去关心,更谈不上接受、认同。由于社会政治生活直接与意识形态相关联,在政治生活中,人们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获取的价值理念得到情感共鸣,从而增加对政治体系的感情;在实践活动中,人们能够对社会制度和执政党有全面、准确的理解与把握,从而确认自己对政治价值观念的评价,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进一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3.切实保障“人”的权益

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的认同诚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但其基本点总是与人的需要、利益相联系的,人们总是比较容易接受、认可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一致或相近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本身是利益的理论表达,那么,利益也理应成为意识形态认同的现实基础。可以说,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取得人民支持与认同最根本的手段。如果与人民的生活直接相关的各项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和落实,那么,不管理论体系多么完整、严密,话语表达多么生动、诱人,人民都不会接受、认可其所传递的价值和理念。

制度是社会发展由理想到现实的中介。在社会发展中,任何重要的理想与理念,只有在制度上得到体现,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路径。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既是造就社会成员、规范个体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个体权益的有力保障。有生命力的理论和价值观必须依附于现实的器物上,如果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念只体现在书面上和文字中,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很可能成为一纸空谈。因此,意识形态中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化为制度。制度的建设是意识形态传播、认同的依托,有了制度,人们的各项权益才有了保障,也才能落到实处,有了制度保障的意识形态也才有了被群众普遍认可的基础。意识形态的思想理念、核心价值在现实中的存在状态取决于国家制度、政策的完善状态,其利益均衡和权利保障机制功能的发挥程度影响着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也就是说,思想必须制度化、物质化,才能被真正地得到传播与内化。

注释

①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前言。

猜你喜欢
利益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利益与西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