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潘峰
商务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更加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已就包括商务诚信在内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的角度考虑,商务诚信建设的推动开展,有利于地方政府规范经济发展,增强市场经营者和公众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市场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意识,改善交易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创造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诚信,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商务,广义指一切与买卖商品、服务相关的商业事务,狭义指商业或贸易。商务活动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从事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活动的总称。诚实信用原则,原意是指社会民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或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从善意出发,正当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杜绝欺诈、说谎、弄虚作假等,以维持当事人之间以及与国家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原则。
通过对上述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总结,本文对商务诚信归纳理解为:企业在为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从事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活动时,应当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从善意出发,正当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杜绝欺诈、说谎、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和企图,以维持当事人之间以及与国家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1)市场经济中商务诚信缺失。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商务诚信缺失现象也日益凸显,如商业欺诈、假证、假币、假票、假账、假广告、假验资等行为时有发生,商务诚信危机在社会渐呈蔓延趋势。这些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商务诚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对地方经济的良好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和制约,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若地方非诚信行为蔚然成风,势必导致企业在从事商贸活动时产生防范心理,增加企业商贸活动的成本,减少企业商贸业务交易机会,降低地方商贸业务活力,长此以往,必将对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商务诚信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诚信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信用环境不健全或是恶化,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单纯的“打”和“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加强地方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与管理工作,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弘扬“诚信兴商”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营造良好的商务投资氛围和消费服务环境,促进地方产业与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商务诚信建设刻不容缓,这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
由地方城区商务局牵头成立商务诚信研究课题组,对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辖区内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农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等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访谈和分析研讨工作,了解城区商务诚信的现状。主要体现为:其一,多数企业和市场管理方对商务诚信的认识存在于意识层面,亟待加强对企业、个人诚信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其二,缺乏商务诚信管理体系和管控措施,申诉、制裁渠道单一,一旦发生失信行为,只有通过法律诉讼途径;其三,各农贸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中的个体经营行为,较多依赖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管理方的监管,尚未形成自发自律的诚信经营氛围。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企业、商会等各方人士对城区政府开展商务诚信创建工作,均表示出极大热情和关注。结合城区商务诚信现状,将“商务诚信”创建工作目标设定为:通过商务诚信创建工作的推动开展,建立地方企业商务诚信评价体系并形成诚信经营的有效评价机制,培育、树立一批消费者满意、工商关系和谐,严格守法、诚实守信、管理科学、服务周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开拓创新的诚信企业和诚信市场,使之成为同行业或同领域诚信经营的排头兵,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地方城区良好的诚信商务氛围和投资环境。
根据调研结果的分析,制定地方城区开展商务诚信建设的总体思路为:政府牵头成立相关部门和机构,推动商务诚信建设工作,加强商务诚信监管与服务,建设商务诚信体系,将地方企业纳入商务诚信监管范围,通过持续的诚信企业、诚信市场建设评比活动,来引导并建设商务诚信文化。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商务诚信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商务诚信监管和服务体系。其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诚信监督与管理机构,商务、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商务诚信建设的主要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规划商务诚信服务行业的建立和发展;其二,在已成立的各类行业协会的基础上,牵头促进成立地方企业商务诚信管理协会;其三,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企业诚信查询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商务活动提供企业诚信查询与认证服务。
商务信用制度建设是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商务诚信信用制度。加大商务诚信体系相关制度的建立,围绕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共享,明确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规范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运行规则,以及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和监管,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收益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地方政策法规,为商务诚信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创造良好环境。
在传统信用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开展诚信文化的宣传与建设,引导企业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形成“诚信经营、诚信兴商”的商务诚信文化,大力普及信用知识,积极开展社会商务诚信的创建与宣传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诚信和谐的良好投资氛围和社会环境。
地方政府牵头成立包括工商管理、税务、公安、银行等部门协同的地方企业商务诚信评价与监管机构,负责信息提供、市场准入、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等职责,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诚信信息互联互通,保障企业诚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为地方企业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由政府促进成立地方商务诚信工商企业联合会组织,按组织章程和要求对入会企业进行审核并实施年度考评,从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对符合要求的会员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为地方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实现多方共赢。
扶持第三方企业诚信查询中介机构,在不侵犯企业隐私权和商业秘密前提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查询平台,完善商务信用信息传递机制,依法实行企业信用信息的传递和披露,向社会提供企业信用查询服务,为中小企业商务活动提供企业诚信查询与认证服务。
商务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特点来建立切实可行的商务信用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建立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包括企业诚信信息的采集、评估、公开和查询制度,以及企业诚信档案、信用担保、信用服务监管、信用权保护制度等。
分阶段、分步骤研究确定地方企业诚信商务监管评价系统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框架结构,搭建企业诚信商务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对企业诚信商务信息数据的采集工作,完成地方企业诚信信息的归集整合,建立企业商务诚信档案数据库。
(1)建立企业法人代表的诚信档案数据库。将担任该企业负责人时的企业信用基本情况,记录到企业负责人个人名下,企业信用有明确的责任人,客观上有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企业家制度。(2)建立从事企业诚信信息服务人员数据库。政府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加强监管,建立从事企业信息服务人员数据库,一旦发现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出具虚假信息,即宣布对其不信任,对其以后出具的报告不予认可,从而形成有力约束。(3)建立被惩罚企业申诉机制。企业诚信管理系统中的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在记录企业不良行为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记录企业,其所有不良信息记录应完全对被记录企业开放,允许其查询、申诉,以便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差错。(4)建立企业商务诚信教育机制。加强对地方企业正面宣传教育和培训,强化企业的诚信观念和信用意识;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的企业诚信信息的联通和应用。
在传统诚信经营的基础上建设地方商务诚信文化,通过持续的诚信企业、诚信市场建设评比,以及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引导建设商务诚信文化。(1)开展诚信企业评选。结合地方城区实际情况与特点,合理设置评比指标,评选出诚信经营的企业对其进行表彰和宣传,以起到诚信经营的“示范”作用。(2)开展诚信市场建设与评选。开展诚信专业市场建设与评选,探索专业市场建立诚信经营的管理制度、开发市场客户评价及营造市场诚信经营氛围的有效方式。(3)举行诚信经营农贸市场评比。确定符合地方城区农贸市场特点与要求的诚信经营评价指标与评价办法,通过对农贸市场的诚信经营综合评比,引导各农贸市场诚信经营、健康发展。(4)通过媒体广泛报道诚实守信的典型,加强舆论引导。及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商务诚信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评价指标、示范经验等信息,加强舆论引导,扩大在商贸流通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中的影响力。广泛报道诚实守信的优秀企业和个人典型,提高企业、个人诚信意识,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商务诚信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营造商务诚信建设的浓厚氛围。
[1] 王村理.商务诚信是社会诚信之基[N].光明日报,2012-10-13.
[2] 王富玉.诚信引来金凤凰——贵州省开展诚信农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求是,2012(4).
[3] 景凤启.以诚信文化自觉助推诚信社会建设[J].学习与研究,2012(11).
[4] 游炎灿.福建省社会诚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2012(11).
[5] 王伟国.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的探索与构想[J].中国法学,2012(5).
[6] 杨少英.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品牌理论月刊,2011(12).
[7] 吴晓健.市场经济下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3).
[8] 王战平.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移动商务诚信体系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0(8).
[9] 李哲.论企业诚信服务的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10] 赵大利.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J].物流科技,2006(12).
[11] 孙晓琳.企业诚信缺失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