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策——以遵义地区为例

2013-08-15 00:4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资源

罗 进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随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课改教学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对促进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就使得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遵义作为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行政区域,其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遗址、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都是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极其珍贵的人文宝库。如果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能对学生学习历史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鉴于此,笔者不揣谫陋,以实现历史课程改革目标为己任,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对史料的爬梳钩沉,淡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策,期冀能对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有所裨益。

何谓历史课程资源,《新课标》概括性地指出:凡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皆可称之为历史课程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这一定义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历史课程资源既丰富又多彩,在现实生活中俯首即拾,真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开发和利用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开发和利用历史课堂各种教学资源

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教材、历史教师和学生三种,既有物质资源也有人力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阵地。

1.学会超越历史教材

历史新课改虽说大力倡导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教材可以闲置不用了;相反,历史教材仍然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实施历史教学的基础。不过,教师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好历史教材,从而彰显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唯其如此,方可突显其核心课程资源无与伦比的价值。为此,在认识上,教师要摒弃历史教材是唯一历史课程资源的神话,在历史教学中,“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确立”的知识,都可作为学生学习之用,即是说,历史教材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比如,在讲述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可以结合遵义地区的实际,补充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距今20万年前遵义已知的最早远古先民――桐梓人,从而使学生既为祖国悠久历史而深感惊叹,又为家乡悠久历史而深感自豪。在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对教材提出质疑、产生感悟,让其真正把握教材的精髓,并能就教材的某些内容进行拓展、重构,使教材成为学生充分发展的广袤沃土。比如,汉武帝在开发西南夷时,为了寻找打通印度之路,曾派使者千里迢迢前往。后来,汉使返长安时路经夜郎之地,夜郎国君问汉使道:“汉孰与我大?”[1]这一故事后来演变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夜郎自大”。关于夜郎国的首邑所在地的问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三种说法:一是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说;二是湖南省沅陵县说;三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说。教师在讲述汉武帝经营西南夷时,可将这一颇存争异的历史问题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堂外继续查找史料进行求证,从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释疑求真的精神。这就是真正超越历史教材,实现教材潜力的迸发。

2.挖掘教师资源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许多历史教师不自觉地充当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项规章制度的忠实履行者和各式各样历史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抄照搬者。然而,长期历史课改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不仅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利用者,更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了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课程资源主要的载体,而且它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资源。”[2]P179的确,历史教师是一个无法穷尽的鲜活的资源宝库。在很大程度上,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往往受制于历史教师的素质状况,因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少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能够匠心独运,“化腐朽为神奇”,使历史课程资源所蕴含的价值获得淋漓尽致地发挥。比如,以历史课程内容审视,高素质的历史教师一般不会囿于既定的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计划,而完全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化选择来拓展历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且在拓展历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时,不以历史知识为本位,而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依归,做到随机应变,机动灵活。以历史课程开放性考量,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总是竭力冲破历史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关注相应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主动构建以历史教材为载体,以微观教室为教学小环境与以宏观世界为教学大环境之间的普遍联系,从而使文字之书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同化为生机勃勃的教学共同体,即充分引进自然、人文和社会诸种课程资源。以历史教学流程来看,高素质的历史教师会大力张扬新的历史课程价值理念,从激发学生超越于历史知识之上的智慧、情感和创造性这个宗旨出发,完善和优化整个历史教学流程,使每个历史教学环节都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历史知识体系的束缚而彰显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3.重视学生资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仅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终受益者,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指通过挖掘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借助历史知识的迁移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新旧历史知识的融合,使历史教学过程日趋完美。由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在以前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认为学生只是历史课程的接受者,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所处的年龄阶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即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严重脱离了实际,缺乏针对性。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历史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当中开始改变过去历史课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历史课程的重点、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历史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为中心的模式。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实现新旧历史知识的顺利迁移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往往与成人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在接触历史教材时,通常会用学生所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感悟历史,并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会给历史课程的实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从此意义上来看,学生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学生对具体历史问题所特有的理解和感悟,使之成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和历史课程实施的主角,不应把教材看作是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接受的对象。

二、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课堂已远非唯一的学习之途,“课堂小天地”已变为“天地大课堂”。历史学科因其独特性质更不例外,它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里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滋养。

1.校内外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因其学科的独特性,其综合性特别强,涉及的知识面极为广博,因此之故,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普遍联系,并且借助每个学习主题所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社会公共文献资料的恰当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己查找资料建构新的知识。这样可使学生在获得大量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图书馆、纪念馆和博物馆等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是历史教学不可多得的辅助性资源。比如,针对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这一课,教师可向学生简单介绍遵义古代历史上不甘落后、远涉中原求学的尹珍的事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上图书馆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历史小论文。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培养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深化了对家乡名人尹珍的认识,尹珍的优秀品质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讲遵义会议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借助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加之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就可以丰富其对遵义会议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游玩中去领略曾使中国革命发生重大历史性转折的那场盛会,这就会使学生对遵义会议留下比教师单凭抽象的文字描述要深刻得多的印象。在讲述古代的石器、青铜器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去参观遵义市博物馆,在解说员如数家珍的讲述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饱览几千年,甚至数万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从而感悟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就这样,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学会与历史对话,在参观古迹文物中学会与高尚交流,通过这些融合在大脑中的智慧、操守、人生态度等,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厚重的人文素养。

2.当地乡土资源

古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一方文化。”的确,不同的山水和地貌往往孕育出不同民族社区的文化,这就是地域文化,也是学生最为亲近、最为熟悉的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校日渐走出封闭性的“象牙塔”,开始与社会发生着日益广泛的各种内在联系。在此情况下,学生生活中最为亲近、最为熟悉的乡土资源就成为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所重点关注的对象。详言之,这些资源有:一是当地人力资源,如历史学家、高寿的长者等,这些人能够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比如,在讲红军四渡赤水时,教师可以请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罗永赋同志,为学生讲述毛泽东指挥红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从而取得四渡赤水战役辉煌胜利的故事,其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述一定会让学生在愉乐中享受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在讲红军长征经过遵义时,教师可以请遵义老红军王道金同志为学生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遵义时所发生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效果一定会比教师按教材内容抽象讲解更能吸引学生。二是家庭历史资源,如族谱、家谱、照片、长辈的回忆等,这些原始资源或真人真事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比如,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要求学生询问家中的爷爷、奶奶,搜集家乡这个时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从而使农业生产遭受极大破坏以及经济异常困难的史实,经过学生整理后让其在小组上交流发言。三是社区资料室以及少年宫中有关历史方面的活动。比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古代赤水河流域的情况,让学生深入当地社区资料室查找有关川盐入黔、茅台酒酿制方面的情况,探讨赤水河流域对古代黔北经济发展的影响。就这样以亲近、熟悉的乡土资源充实历史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史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生活世界

历史课程的发展表明:生活世界是历史课程基本内容之源。“生活世界”既包括“生活环境”、“社会世界”和“自然世界”,也包括对人生蕴含着意义且人生活在里面的世界。关注生活世界已成为当今时代许多国家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些国家在撰写历史教科书时,往往将生活世界作为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此方面,我国也不例外,在历史新课改中,其课程标准对于生活世界的内容其比重有了大幅度地增加,有关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等变迁问题都有非常具体的记载,即历史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唯其如此,在历史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才能培养他们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能力。“生活世界”对于历史课程建设来说意义确实重大,因为它强调人生活的动态过程,关注生命意识和人本意识。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机械地将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其教学内容只是单一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书本知识,这就使得历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生活意义,很难承担起培养学生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过硬实践能力的宏伟重任。与传统历史教学完全不同,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人类社会群体活生生的经验,且将它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精心构建,从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历史课程,在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构筑了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比如,在“生活世界”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是学生比较熟知的,也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中国古代史模块教学中,对于“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对于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就熟悉且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古今之间存在的异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样,将历史内容与现实家庭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认识,探寻我们今天的家庭生活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厚重渊源,并从中找出其中的继承和发展,这就拉近了历史知识与家庭生活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痴迷于历史中去,体会厚重的历史经验,形成浓厚的历史意识。

三、开发和利用互联网资源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开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快捷的历史课程资源。这本“超文本天书”是信息时代历史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它通过网络,将最大限度地拓展历史学习的内容,突破教材的局限,弥补教材的缺陷,使教材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1.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立足于师生共建,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原则,以一切为了历史教师,一切服务于历史教学为宗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免费历史教学资源门户网站。其历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有历史视频1000多部,历史课件5000多件,新课标资源10000多份,此外,还有大量的试题、教案等。不仅如此,其原创作品和教学精品也双多,该网站拥有一支精干的管理和编辑队伍,编辑和新课程研究人员达80余人,其中50多人为全国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教研著作出版者多人,全国论文、课件大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多人,这些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网站资源的原创性和高质量,因此,原创作品多、教学精品多就成为该网站引人注目的一大特色。另外,该网站还具有极高的知名度。2004年,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成为百度网站中历史网站所收录的唯一的一家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专业网站,尔后,又被全国100多家网站收录推荐,数十家国家级省市级教育网站收录推荐。从而成为全国知名度颇高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站。该网站也是当今最实用、最方便的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库,为中学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快捷的历史课程资源。在遵义地区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这一丰富的资源宝库,也可以借鉴其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经验,依据遵义地区的特点,创建一些能体现遵义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资源网站,如以海龙屯和杨粲墓为代表的土司文化、以国酒茅台和董酒为代表的白酒文化、以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为代表的长征文化、以川盐入黔代表的赤水河流域文化,以仡佬族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等,这些特色文化网站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又为学生所了解和熟悉,因此,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学史的兴趣。

2.历史BBS交流网站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写,电子公告板系统之意。它是 Internet上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具有信息交互性和服务广泛性特点,它使人们不再像电视观众、报纸杂志读者一样只是被动地观看和阅读,而是积极而及时地参与讨论。因为该系统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在此电子白板上,公众可以电子信息的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立场。旨在使师生双方有一个共创和共享历史课程资源的平台,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历史BBS交流网站,以此作为教师、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公共平台,有了这样的平台,就可以互通历史文献、历史知识的有无,还可以就同一历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个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对隋炀帝的评价问题、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问题、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评价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古代史中比较重要的,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以这些问题作为讨论的对象,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和观点都是教师和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晶,是历史教学中可资利用的鲜活课程资源。另外,还可以就师生双方比较熟悉的问题,共同商议确定几个专题。比如,在遵义会议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创建遵义会议专题网,并确定网上所要讨论的专题,如遵义会议为什么不谈政治问题?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为什么不当总书记?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为什么能够成功召开等一系列专题。对于这些专题,由教师提供专题的背景资料,然后师生互访,通过讨论,甚至网上辩论,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3.电教多媒体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实现教学方式的根体转变,即以电教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S].2001.教师采用集声音、图像、视频为一体的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就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一块黑板、一本教课书、一支粉笔的单一授课模式,从而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比如,利用影视真实近似地创设情景,既可以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又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教师讲述四渡赤水一课时,为了彰显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可播放电视剧《四渡赤水》中的精彩片段,借助形、声、色、光、图、像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创造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历史真实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毛泽东战略战术的探究热情。在讲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为了表现长征精神,教师可以选取电视剧《长征》中的某些精彩片断进行播放,就会将学生带回到过去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深切感悟,就会很容易领悟长征的精神,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括全文,历史课程资源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必须打破历史教材是唯一历史课程资源的神话,必须树立历史课程资源俯首即拾的全新理念,凡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都可作为历史教学之用,同时,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彰显出地方特色。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资源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