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与实践

2013-08-15 00:44黑龙江刘洋
职业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过程

黑龙江 刘洋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论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探究情境就尤为重要了。

创设问题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具体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改变以往的“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的引入方式,而直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导入。因为有些“复习铺垫”的封闭性不利于学生思维通道的打开;有些“复习铺垫”存在暗示性不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探究,它们往往成为师生有效互动的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

二、重视体验,实践探究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加强学生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陷。学习者用自己心灵去触摸周围这个世界,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的创造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猜测、推理、验证,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去创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自主探究、验证猜想。数学猜测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数学发现都是经过合理的猜想这一手段得到的。牛顿曾说:“没有大脑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通过操作猜测等方式,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这是对猜想的正确性与否进行事实举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对一般情况进行研究,但要注意打开学生的研究思路,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还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来进行探究。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人人参与、主动发展,我要求学生合作交流必需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在此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再创造的过程,特别是一些规律、定律、公式、概念等,不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及数学化的过程,建立模型。

三、发现过程,深入探究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渐渐地其自主性、创造力被扼杀地荡然无存。许多教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也找到了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并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的教师让虽然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但他们往往不关注学生研究意识的养成,这样就使得探究性学习变成了一个表面性、口头性的教学模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在教学中我更加关注学生直接经验的体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谈出感受、谈出方法、谈出数学思想,进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发现的过程,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使学生形成研究的态度,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拓展探究,培养能力

探究式教学虽然从时间上要比老师讲花费得多些,但实践证明,学生真正弄懂了,学透了,这种“费时”、“费力”是有价值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会了运用探索的方法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性、主动性,突出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发展了学生思维

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发现、掌握、运用方法及规律,养成了主动探索的品质和坚毅的性格,探究的意识逐渐增强了。

2.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探索活动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的互动,使智慧的火花不断,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大胆猜想、大胆尝试,使一次次的“再创造”得到展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应用“探究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把更多的学习空间、学习权利、学习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了学生,使得教学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