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福星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军体教研室)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报告则再次予以强调,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为自身的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战略空间,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具备强大的国防实力。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国防武装力量等物质因素(硬实力),也取决于国防思想、国防文化,同时还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因素(软实力)。《尉缭子》曰:“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者,硬实力也;“文”者,软实力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国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战略支撑。作为国防软实力的核心、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文化软实力,与国防硬实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硬实力体现的是国家“武”的一面,在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在抵御制裁、反制威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的是国家“硬”的性格;而国防文化软实力则体现的是国家“文”的一面,它在消除疑虑和误判、赢得理解与信任,在争取合作与支持、提高国际威望、创造有利的发展和安全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国防文化软实力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防经济大辞典》对“国防文化”作了如下定义,国防文化——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止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施以影响的文化活动。
笔者认为,国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国防思想、观念及其物化成的环境、器物、制度和行为的总称。它具有鲜明的历史性、阶级性与民族性。华夏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孕育了极为丰富的国防文化,其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尚武精神以及和谐思想等内容。
国防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防文化及其软性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国防软实力的核心。
所谓的软性是指非强制性,它通过接触沟通、合作交流、劝导吸引等方式发挥作用,让别人做自己希望对方去做的事情,以间接的方式来实现预期的目标。国防文化软实力形成于国家对国防文化的软性运用过程之中,通过“接触沟通、好感吸引、模仿同化、认同支持”四个阶段发挥作用。
国防文化软实力具有对外和对内两种功能,它具有双向性。一个国家的国防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其在国际上吸引别国、争取别国支持与合作的能力。其主要是指向外部,是影响和吸引其他国家的。实际上,国防文化软实力来源于国内,其在国家内部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和稳定力,是为国家的政治、社会稳定以及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的发展服务的,是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国防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防文化信息的说服力,当在他国眼里我们的国防政策合法、正当时,它就获得了提升。因而,国防文化的传播是关键,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国防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国防文化产品输出、国防教育等。其中,前两者主要是对外的,后者主要是对内的,前两者的实现离不开后者的支撑,国防文化的传播归根结底需要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普遍开展了国防教育。国防文化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直接具体承担着国防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创新的任务,它在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辞海对“先导”的解释有以下三种:(1)开道;引路;开道引路者;(2)诱导,引导;(3)指前导。
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先导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先行性。国防文化的传播需要大量的对外宣传与交流、从事国防文化产业等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国防教育。在当今社会信息化背景下,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就能广为流传,国防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国防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争夺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和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是国防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传播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国防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国防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强弱是国防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国防文化产业越发达就越有利于国防文化思想的传播和渗透,越有利于我国国防文化认同度的提升,从而增强国防文化软实力。
因此,高校国防教育适度超前发展能为国防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导向性。一方面,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国防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接受了高校国防教育、接受了国防文化熏陶的大学生,对于国防文化的认识和传播,是社会一般成员难以比拟和企及的。他们在国防文化对外宣传与交流、发展国防文化产业等方面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作用,对国防文化的传播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国防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离不开国防文化人才的培养。要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文化;没有文化人才,就没有文化竞争力,没有国防文化人才,也就谈不上国防文化软实力。国防文化需要靠人和其它载体来传承,人是国防文化“走出去”的主体。国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通过国防教育来实现,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加强国防教育,使全民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国防实力,它可以转化为保卫和平遏制战争的巨大力量。
古今中外,民族发展史深刻揭示了一条规律,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人民的祸福安危,始终与国防文化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防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通过国防文化的辐射、教育、熏陶、感染、激励等功能,可以使国民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和复兴意识,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全体国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中也包含着优秀国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高校国防教育,传承、创新和引领了国防文化,培养了数以千万计具有国防观念和国防精神的人才,它在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国防教育作为一项国防事业,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有重要作用……发展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就是增强国防实力”。
大学生是全社会里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国防文化素质也是国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40%,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国防教育基础中的基础,抓好了高校国防教育,无疑也提升了国防文化软实力。国防文化的内核是观念文化,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是文化中最稳定、最难以改变的部分。而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与国防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作用是一致的。
高校国防教育有许多优势和成熟条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了军事课程。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高校国防教育也为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国防硬实力与国防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最成功的战略是软硬结合的“巧实力”战略。国防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提升,也可以成为激发全民族国防文化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增强我国国防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要不断提升国防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国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不断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国国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积极化解与霸权国家、主要强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消除误解和疑虑,有效化解“中国威胁论”等,降低竞争中的摩擦和冲突,构建更多的共同利益和战略认知,以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安全环境等。高校国防教育在提高国防文化软实力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11.
[4]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六·讲课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吴温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6]郑宏.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构建[J].集美大学学报,2011,(2).
[7]赖福星.国防文化软实力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