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兰英 栗彦芳
(河南中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郑州450008)
略论结合中医全科医学特点的预防医学教学
裴兰英 栗彦芳
(河南中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郑州450008)
预防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教学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新型临床医学专科[1]。全科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服务理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式的综合性卫生服务[2]。全科医生不仅能治疗病人,还能关怀、照料病人,全面关注人的健康;不仅能为社区居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能提供集疾病预防、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层次。因此全科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要紧密围绕全科医学专业要求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以下三个原则贯穿其中。
全科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家庭和社区,而不仅仅是单个人。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树立群体的概念。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学习预防医学对于学生树立群体的概念有重要帮助作用。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比如在讲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时,通过“冰山现象”让学生理解,我们看到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只是看得到的健康效应,还有很多人发生的是潜在的影响,以此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整个人群健康的影响。又如在慢性病的控制时,吸烟、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是慢性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以个体为对象进行预防,效果不好,在讲解中结合目前的政策如《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要求烟盒上要醒目标注吸烟对健康带来的有害作用:肺癌、坏疽、脑出血、病人抢救的画面等;即将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食品标签上必需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帮助人们合理选择食物;以及学生看得见的健身器材、运动场所的建设等,把人群作为一个整体从改变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疾病的预防。帮助学生理解慢性病的预防以全人群为对象,以社区为基础干预共同的危险因素,由此让学生树立群体的概念。
全科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因此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把全科医学整体健康观的基本原则渗透到预防医学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健康观念,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的健康观是“生物、心理、社会适应的一种完好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时,不只是讲好生物因素,还要讲好社会和心理因素,并要结合实际讲应用。在讲解社会心理行为与健康章节时,举这样的一个例子:一名患者一直怀疑自己得了胃癌,从此茶饭不思,遍访名医,而医生都是这样告诉他的“你不是胃癌”病人还是怀疑。让学生思考这个人是否健康,怎么解决类似的病人。在学生了解了整体健康的意义后,更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这部分理论内容后,让学生思考“既然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那么反过来在疾病治疗中能不能利用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治疗呢?”在学生思考后给学生呈现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例子,基本情况介绍: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1989诞生,俱乐部为由癌症患者组成的非政府自救互助组织,俱乐部拥有“群体抗癌与超越生命”的坚定目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患者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心,传播新的治疗理念和健康概念,如“集体心理治疗”“创造新生活”“气功疗法”“五全理念”等。俱乐部号召会员:“不要问什么社会能给予我们什么,而要说我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等。这样学生就会了解整体健康的概念,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及社会心理因素在社区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以预防为导向也是全科医学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医师如何做预防[3]。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预防的意义和实施方式。预防医学教学中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因此教师要把与之相关的内容讲解清楚。比如,绪论中的三级预防,让学生在学习开始有了预防的基本概念,在疾病发生之前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是一级预防,在疾病发生临床前期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二级预防,在疾病临床期进行三级预防。然后结合慢性病的防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级预防的实施。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级预防是针对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坚持运动、维持理想体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二级预防:定期体检做到早期发现;三级预防严格遵守医嘱,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这样的一个观点:预防不只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而在临床前期和临床期实施预防同样重要,从而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因此在社区中不管是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人群和临床期的病人都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在工作中实现治疗和预防的统一。
要把全科医学基本原融入预防医学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师必须了解预防医学内容,准确把握其内涵;②要把理论性概念具体化,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③和学生未来的工作结合起来,既和实践结合又提高学习兴趣。
[1]胡传来.紧抓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推动全科医学人才战略[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221-222.
[2]史亚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5-6.
[3]梁万年.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4,11(7):769-771.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64
1672-2779(2013)-05-0096-02
韩世辉
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