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郑州450003)
浅谈中医妇科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韩永梅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郑州450003)
本文探讨如何提高中医妇科学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大临床教学师资力量培养力度,注重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探索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法。通过不断摸索,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提升学科的整体教学水平及综合实力。
实习生;中医妇科学;临床技能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院校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在中医本科及专科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在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基本理论并通过期末考核后,学生对中医妇科学有了初步认识。但如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结合起来,让学生对中医妇科学这门课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是我们从事妇科学教学专职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提升。本人从事中医妇科学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临床及教学工作十余年,对本科及专科妇科临床教学及临床带教总结了一定经验,现汇报如下。
在中医妇科学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解剖学等基础学课程为支撑,保持中医妇科学的完整性及特色,使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不同版本教材,针对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教学大纲为主导,在学生对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等内容基本掌握后,重点对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等各类妇科疾病进行介绍,以临床常见疾病,如月经病中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闭经、崩漏、经断前后诸证等疾病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其余月经病如经行乳房胀痛、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吐衄等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疾病简单介绍。对妇科疾病的讲授避免照本宣科,围绕临床典型病例,避免枯燥乏味,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并加大PBL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对教材附论中的内容,涉及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多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形象化教学为主,如图片、投影、幻灯、教学影片及临床见习。例如对妇科检查这部分内容,首先授课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大量图片,如正常的妇科检查步骤,各种外阴、宫颈疾病的图片,使学生对妇科检查这一临床操作基本技能有直观印象;然后观看教学录像,使同学们对妇科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及常见生殖器官的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内在动力主动学习,积极查找相关资料,从根本上了提高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我们学院及临床带教医院的实际情况,专业教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临床带教及临床工作,大多具有扎实的教学理论、灵活的教学方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很好的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临床带教效果。但专业教师人员有限,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全部承担临床带教任务,需要临床医师参与到临床带教工作中来,并承担主要临床教学任务。
以我们妇科学科为例,专业教师占临床医师的比例约1/6,人员较少。临床医师大多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具有端正的专业思想及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未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有必要对参与教学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达到临床带教教师的基本要求,进而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学科带头人应带头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定期组织参加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学习班。组织高年资及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临床带教医师进行教学理论的培训,并将所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带教实践。通过这样的理论培训,很多老师反应在带教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带教效果明显提高。学生也感觉到临床实习不再枯燥乏味,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通过临床带教教师不断提高临床水平及教学理论水平,构建了良好的临床教学平台,为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学生完成课堂教学及考核后,对基本理论有了初步掌握,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接触各种常见疾病,才能对书本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掌握。同时妇科是一个手术操作较多的科室,学生在理论水平提升的同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也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医疗大环境及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下,患者有自主权、隐私权,有权拒绝实习生询问病史、临床示教、观摩及操作,使学生的实践机会逐渐减少,这是我们临床带教中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往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在学生入科之初,多与病人沟通,主要完成一些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观摩手术等学习任务,在多次接触患者后,增加彼此的熟悉程度,使患者逐渐接受这些临床上的新手。第二阶段逐步提高动手能力,从最简单的操作开始,如完成妇科检查、阴道灌洗上药、子宫输卵管通液等。第三阶段则可以让学生上台参与一些手术,完成一些小的手术步骤,如术前洗手、术中缝合、打结、切皮等。通过加强医患沟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既没有增加医患纠纷,又达到了学生实习的目的,受到学生的好评。
为了提高学生对临床常见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临床带教过程中加强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首先学生一定要坚持跟随老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针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案及疗效,老师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来,以此逐渐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每周定期组织疑难病案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加以引导,得出正确结论。让学生不仅明白“做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临床工作中去,改变学生只当“观察员”、“记录员”的被动局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临床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每一个操作都要有目的、有理论依据、有规范,获取准确的临床资料,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良好工作作风的途径之一。
新时期的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中,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为指导,以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为依托,不断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完成由一个医学生向一个合格的医生的转变。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60
1672-2779(2013)-05-0091-02
王志华
20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