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敏 王朋娇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通过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理念、思考模式,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开放,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1999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提出了“开放式课程网页”(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概念,向全世界的学习者无偿提供世界级的优秀课程资源。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启动 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105号),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展示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普及与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那么,如何更好地推动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实现多元化发展新模式,本文将进行详尽探讨。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主体是学习者,而客体是由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构建的智能空间,主体与客体的交互过程就是学习过程。为了有效地支持学习,需要构建一个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技术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技术手段。
同时,也要加强开放课程摄录编的技术支持,以视频为例,摄像师的拍摄角度、构图、色度的使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视频最终所要表达的效果,因此,在视频公开课的拍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很多学校花了大量经费制作视频公开课,在剪辑后观看会发现教师的课讲得很好,但是视频拍摄的效果不佳总是影响观看效果。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学校建立一支专门负责视频公开课拍摄的团队,并定期组织对国内外其它高校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分析,保证视频公开课的拍摄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这门课程上线后的教学效果。
创新是开放课程项目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围绕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消除资源获取的多种障碍、促进资源应用创新三个方面,采取多种创新措施:确保项目的核心特色、促进教师积极开放课程、丰富共享渠道(互联网、手持设备、镜像网站、课程包下载等)、消除语言障碍(义工和字幕组翻译等)和使用障碍(版权管理、开放媒体格式、提高资源完整性等)、增加授课视频内容。罗杰斯的创新推广理论中的采纳速度理论认为,在创新推广的早期,采纳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当采纳者人数扩大到总人数的10%~25%时,进展突然加快;在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整个过程呈现为一条“S曲线”。作为教育实践的一种创新,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经历了“创新、推广、采纳”三个发展阶段,符合创新事物社会传播的“S曲线”。当有大量用户出现的时候,也是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社会化到来的阶段。目前,包括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规模的精品课程建设在内,全球开放教育资源领域已有近千所高校共享了3.5万余门课程资源,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实施或酝酿开放教育资源项目,这也是对开放教育资源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印证。
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开放教育资源开发实践的中心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形成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一方面,项目要与发起机构的发展有机结合并有利于提升机构的发展竞争力,同时要通过提升共享资源的质量、促进资源和需求结合、促进资源应用模式创新、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降低项目的运行成本等举措,建立良好的运维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如政策、资金、管理、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
首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学生作业的要求和考核的方法这些方面考虑,探讨影响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
1.开放课程要有独到的教学过程设计
(1)研究型的教学模式。
(2)辅导跟踪型教学模式。
(3)讨论质疑型教学模式。
2.要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注重师生互动的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通过设计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质疑型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多样性启发的作业及严格的课程考核
(1)课程作业要紧扣培养目标,呈现多样化的统一。开放课程的作业要表现出多元化,但又要目标统一。
(2)课程考核要具有分散性和多样性特点,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课程考核的内容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开放课程的考试内容上,教师的出题思路应是促进学生思考、质疑与创造,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快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网络视频公开课建设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多种形式与内容的课程。有人觉得教育便只是教育,若沾上了商业气息便会变味失去本质,所以,我国的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在避免同商业产生交集,以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他懂市场,同时,在某些时候教育也可以视为一种商业活动,学习者期望在这个活动中找到自己需要且想要的东西。商业性公司事实上已经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实践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MIT OCW资源和亚马逊图书网站销售系统的对接,微软公司的内容管理系统在OCW流程化管理中的应用,微软、IBM等IT公司与中国教育部合作支持建设计算机领域的专项精品课程,一些商业性公司如Novell也推出OCW项目。我国网易公司推出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在保持频道的公益性的同时,也有通过品质建树口碑、利用口碑集揽人气、希望在网站视频竞争中走差异化路线的考虑,并于2011年1月18日正式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以解决公开课的版权争端。这表明,商业化力量的参与也是推动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重要推力。
在教育部将视频公开课纳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之一时,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如网易、新浪、凤凰、腾讯等也争相开设视频公开课单元,利用网络传媒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公开课的推广建设中。公共媒体中的公开课视频资源主要是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由乐于分享知识的个体和组织自愿加入公开课传播计划,以公众投票形式决定课程的优先进度,同时,与其他网络平台或媒体工具形成信息联动,同步传播课程最新信息以扩大其影响力。此外,除了聚合改造现有的课程外,部分传媒也加入课程的创建,将自建视频课程也纳入了视频公开课的范围之内,例如: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网易的“网易大讲堂”等,进一步扩大了视频公开课的领域。媒体的大力介入更推动了开放课程的飞速发展,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及时地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换句话说,从新闻传媒的角度来分析,开放课程目前也具备新闻媒体关注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国外名校、资源共享、免费获取、知识公益、制作精良、全球传播、规模较大、“逃课族”出现、社会关注,等等,而且国内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精品课程建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实施,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启动,我国高等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节点,开放课程的理念和实践无疑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总的来说,新闻媒体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公众媒体作为资源的主动创建者,是实践层面社会价值的体现。其二,公众媒体作为资源的传播者,是媒体基本功能的实现。其三,公众媒体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将人们的理念沉淀到社会文化中。媒体所主导的舆论方向能以建设性意见来推进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延伸思考,使相应的社会舆论具有更大的价值潜力,这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历史责任。
1.从上至下端正认识,更新观念
“上”是指学校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下”是指每位一线教师。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人才培养中知识的传授、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增强都离不开课堂教学,只有优质的课程资源才能为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学会技术本领、提升身心素质提供保障。因此,高等院校的头等大事是教学,教学是中心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教学工作展开。网络公开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高校提供的课程资源绝大部分都能达到高质量标准的要求,大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汲取大量的营养是他们成才的根本保障。
2.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参与开放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广大教师是进行开放课程建设的主体,他们多年从事教学工作,了解学科发展和理论演进的来龙去脉,懂得如何传授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因此,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访学,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这样就会对教师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教师在科研和教学的天平上,向教学倾斜,激励更多的教师不断地为开放课程建设贡献力量。
2011年4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启动 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105号),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展示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普及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由此可见,网络公开课在国内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起到了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在政府机制推动的作用下,目前如火如荼的中国大学公开课建设是该项计划的延续与深化,国家引导的机制以自顶向下的发展模式带动各界积极性,是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共建的主力军。以政府为主体,以政策驱动为动力,是保障我国教育体系资源建设的基础。这种模式具有全局性和长久性,有力促进了开放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
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力为培优助学机构和职业培训企业开拓了庞大的市场空间,利益刺激下的企业资源建设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此类培优助学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是面授、在线同步授课、课件自学等,学生支付一定的费用来购买资源与服务。如果利用学校的优秀师资力量,以面授+在线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远程课堂直播系统,同时辅之以开放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可选择性的教学服务。同企业结合,开发一些实践类课程,帮助学生分析社会市场,同时与企业合作也利有于开放课程的推广,增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及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课程建设如同学校建设一样,并不是说规模与程度越大越好,课程建设是一个学校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宏观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开发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从微观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视频公开课,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各高校应该借国家加强课程建设的东风,从学校整体课程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社会生活发展、学校自身定位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低标准。
同时,更要努力开发和建设适应本地、本校特点与需要的课程,只有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本地化改造,才能将课程的“潜在”作用真正转变为“实在”的作用。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这既是“开放课程”建设理念提出的真谛所在,更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1]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结构、再到情景认知[J].中国电化教育,2007,(6):10.
[2]赵海兰.支持泛在学习(u-Learning)环境的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3):30-36.
[3]赵健.走向学习、认知与技术研究的深度融合[J].远程教育杂志,2010,(3):30-36.
[4]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铮.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6):12-24.
[5]张静然.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3):30-36.
[6]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5-9.
[7]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107-112.
[8]杜占元副部长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1-3.
[9]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3):48-53.
[10]陈莹.新技术手段给力学习方式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谈“电子书包”[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2):9-11.
[11]刘美凤.开放行动共同行动克服障碍全球受益——2006 CORE开放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6,(10).
[12]http://www.core.org.cn/cn/index.htm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网站.
[13]汪晓东,张立春.开放课程资源与社交学习的整合——Openstudy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7):5-14.
[1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2003-4-8.
[15]马洪亮.引入国外开放课程构建网络学习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
[16]刘坚.社会舆论的价值生成与大众媒介的功能评价[J].价值工程,2000,(2):21-23.
[17]Arendt,A.M.& Shelton,B.E.Incentives and Disincentives for the Use of Open Course War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25.
[18]Ma,Hongliang,Yuan,L.& Powell,S..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for Open Learning[R].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2011(OER11),Manchester Conference Centre,11 -13 May 2011(Oral Presentation).
[19]Morgan,T.& Carey,S.From Open Content to Open Course Models:Increasing Access and Enabling Global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9,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