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卢 艳
1、题材单一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具有同情弱者的心理,众多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正是抓住观众的这一心理,在选取纪录片题材时比较倾向于社会弱势群体,目的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较多的受众。例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农民工题材、城管和小贩相互冲突题材、女性题材等。以社会弱势群体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在过去几年里非常受群众的欢迎,但是题材长期不变就失去了新鲜感,导致观众一看到类似题材的纪录片就跳了过去,因为看到题目就知道大致内容了。由此可见,题材单一不变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了电视纪录片观看群体越来越小。
2、越来越追求故事化和娱乐化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电视纪录片都是以事实为指导,让观众感到非常的严肃、严谨、权威。但是,随着电视纪录片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很多电视纪录片开始追求故事化和娱乐化,适当的添加故事和娱乐色彩,可以使人们放松心情,但是过度的追求故事化和娱乐化,可能会导致电视纪录片变成综艺节目一样肤浅,甚至偏离原来“记录事实”的宗旨。
3、制作质量不高、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创作人才
目前,我国电视纪录片大多是定期播放,通常是一周播放一次(两次)或者两周播放一次,播放周期过短使得策划人没有足够的时间选取新颖的题材和精心设计纪录片内容,长期下去就会影响纪录片制作的质量,让观众感到“一期不如一期”。另外,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创作人是电视纪录片质量不高的又一原因。
4、媒体“制播体制”存在很大缺陷
媒体“制播体制”是指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都由同一个媒体完成,制作和播放不分离。这种体制有优势,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阻碍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制播一体”忽视了市场需求,过分重视纪录片的定期制作和播放,没有对观众需求进行调查。其次,栏目化播出导致纪录片制作质量较低。目前,我国电视纪录片实行栏目化播出,导致纪录片制作时间较短、内容不够丰富等。
5、商业运作体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易机制不健全,没有实现商业化运作。目前,我国纪录片的制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投资创作的宣传新政策、新项目的电视纪录片,完全没有考虑大众的需求。另一类是媒体机构投资创作的关于弱势群体的电视纪录片,对于大众是否对此类纪录片有需求缺乏调查。二是播出渠道比较单一。纪录片创作完成之后,通常只在少数电视台或媒体上播放,自然观众数量比较少。
1、始终坚持“制作精品纪录片”的理念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视纪录片制作水平还比较低下,随着电视纪录片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制作单位涌入我国,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就必须打造自身品牌,始终坚持“制作精品纪录片”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第一,纪录片创作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放低标准。不同的群体需求不同,对纪录片的质量要求也不同,不能因为这样,在制作关于底层人们生活的纪录片时就放低标准,创作者应始终坚持精品理念。第二,要给创作者足够的时间。电视纪录片创作除了记录事实,还应该追求艺术化,这样才能使观众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要想创造一部精品纪录片,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构思、策划。
2、注重文化品位以提升纪录片价值
要想提升电视纪录片的价值,就必须不断挖掘题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走审美化发展道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下班之后就希望观看一场在视觉上充满美感,在精神上感到愉悦的纪录片,以缓和工作、生活的压力。色彩单调、内容不够丰富的电视纪录片显然不符合时代需求。二是避免随波逐流,不断提升文化价值。当前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很多节目都走娱乐化道路,怎么能让观众开心就怎么来,内容比较肤浅和低俗。在这种大环境下,电视纪录片不能迷失自我,在追求娱乐的同时更应该不断提升文化内涵。
3、立足本土并走向世界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电视纪录片创作也应该尝试着走出去,但是走出去的前提是立足本土化,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纪录片。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部电视纪录片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对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广袤的地域风情等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次,用多种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当今,各国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都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也走向了世界,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笔者认为就应该用多种语言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