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雅琳
(湖北省腾升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430070,武汉)
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后,湖北省水利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和印发了 《湖北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湖北省水利工程评标专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法规体系基本形成。2000年以来,全省达到招标规模和条件的水利工程项目全部实行了招标投标制,招标率达到100%。项目累计招标总金额约89.4亿元。
实行招标投标制度以后,全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明显提高。整治除险后的长江堤防经受了多次汛期高洪水位的检验,全线无一重大险情。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已验收的单位工程质量全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招标投标环节上缺乏一定的严密性和强制性规定,程序设计过于粗疏或存在漏洞,存在一些可以人为调控的空间。
有的招标单位在不具备招标基本条件,如建设资金没有落实、施工现场拆迁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等情况下就办理招标投标手续;有的招标单位与招标代理公司串通一气,通过对项目总投资进行分解代理选择招标代理公司,通过代理运作内定中标人;有的招标人派出专家干扰评标过程,以打分或倾向性言论影响项目评审结果;还有的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通,牟取工程介绍费,或者对整个招标投标活动进行全盘操纵,使招标工作流于形式。另外还存在着招标范围不明确、合同签订不规范、施工合同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少数代理机构在申报资质时弄虚作假,承揽业务后靠临时班子干活,代理业务质量和后续服务无保障;另有一些代理单位到处设立分支机构,缺乏应有的管理;甚至还有少部分代理机构有多项资质,但不以此为业,出借资质证书或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代理业务。
部分招标代理人员不懂水利专业知识,甚至连招标程序都不熟悉,编制招标文件盲目套用范本、专业内容研究不透、文字使用不当,出现倾向性排他性条款、技术经济条款不清晰、评定标办法不合理、工程量清单缺漏项、造价取费不合理等现象。
同一工程不同的专家可能会评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专家之间分歧很大。还有部分评委法律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违规评标。
一些部门滥用职权,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使招标投标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招标投标活动常常出现多部门、多行业监督,监督内容局限于程序监督、无实体监督,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的现状。
要完善健全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真正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从隐蔽走向公开,从无序进入有序,从无形变为有形。
对参与招标投标工作的各方人员加强法制教育、培训,让他们熟悉水利工程法规的具体要求,同时也熟悉对其他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要积极实行代理机构招标质量考核制度,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实行招标代理机构责任追究制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给予处罚,实行招标代理业务竞争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承接业务相挂钩。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水利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上岗和继续教育机制,重点培训法律法规,推进水利业务学习和探讨。
①把好市场准入关。水利工程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都必须按照招标投标法实行公开招标。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颁布资质等级标准等手段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
②把好招标公告发布关。重点审查招标公告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公告发布媒介的范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确实达到让更多施工企业参与竞争的目的。
③严把招标文件关。重点审查招标文件编制是否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范本执行,废标条件、评标办法等是否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评标办法是否科学、合理等。加强招标文件中对评标办法标准制定的指导,力求使其制定有目的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评标办法要尽量细化、量化,使评标更具客观性、公正性。
④把好评标报告关。招标单位在评标结束后要形成评标报告报招标管理机构备案,经备案后,将拟中标单位在网上公示无异议方可向中标单位发中标通知书。
①扩大有效竞争,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规范提出投标人等级要求,严查设置不合理限制性条款的行为,从严控制邀请招标,扩大招标信息发布面,让更多的潜在投标人参与竞争。
②加大工程限价力度,为节省政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压缩串标围标的空间,设定招标最高限价时,对不同工程类别下浮不同比例。
③加大标前预算和工程量清单审核力度,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经审计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招标。
④严格投标人资格审查,对投标人相关资格认定资料逐一进行审查,仔细确认有关人员身份,积极推行中标公示期招标人对中标候选人实地考察制度。
⑤积极实行资格后审制,逐步取消投标报名环节。
①创新监管手段,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固化招标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对开评标情况实时刻录光盘,关键环节留痕,实现后续监管动态化、全程化,可查证。
②强化程序监督,对招标公告公布、专家抽取、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等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在程序上不出问题。
③建立多元化监督机制,纪检监察组织要主动跟进,注重实体监督,强化行政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项目稽查。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监督网络。
建立全行业信用治理制度,提高政府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结果、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等相关信息,建立信用档案,通过设立投诉举报制度等方式达到监管目的。
尽快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综合评标专家库体系,有利于打破行业地区分割,促进专家资源共享,也有利于规范评标专家行为,提高评标活动的公正性。同时要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培训、考核、评价和档案管理。
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增加必要的经费,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要真正落到实处。
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快推行电子招标投标,所有符合资质要求的投标人都可以通过网上获取招标文件。这样可以在建立健全信用惩戒机制、防止暗箱操作、有效查处违法行为等方面做到切实规范投标行为。
[1]孙持平.加强招标投标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开展[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9).
[2]叶智毅.建设工程招标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招标投标,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