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分析

2013-08-15 00:47申宪夫
中国棉花加工 2013年5期
关键词:皮棉棉花加工

■申宪夫

〔山东省东营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山东东营 257000〕

一、2012棉花年度新体制棉花企业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连续两年实行收储政策,将棉花经营的主体锁定在新体制企业。但2012棉花年度新体制企业倍受煎熬,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考验。

1.籽、皮棉价格一直处于倒挂状态。

一是加工厂数量多,而且普遍通过设备改造提高了加工能力;二是棉花减产,棉农惜售,棉企只能压缩利润空间,打价格战,如加工的皮棉能够顺利交储,则每加工1 t皮棉有200~300元微利,不符合交储条件而采取现货销售的,则每加工1 t皮棉赔1000元以上。

2.棉花质量差,主要表现在长度上。

受2012年8月强台风影响,我国内地棉花主产区鲁北、津冀部分地市早中期上市的棉花大部分长度不足27 mm,达不到收储标准,而皮棉现货市场价格仅仅18100~18800元/t,远低于收储价格。2012年10月某加工厂公检了134包地产棉,其中59%的长度级为26 mm,41%的长度级为25 mm,无一达到收储标准。这一数据足以代表当时当地棉花的质量状况。

3.赔钱也得开门营业。

2010年棉价大起大落让一部分企业背上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债务,而且各个企业之间都有互相担保关系,如果2012年收购旺季不开门,债主就会逼上门,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这些企业必须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赔钱赚吆喝,希望来年还有机会翻身。

4.走现货销售的路子,新体制企业没有优势。

小包企业和无资质大包企业具有新体制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设备投资少,贷款少,税收、收费、罚款少,公关等各项费用都低,对籽棉质量要求低而且随收随加随卖,有利就干,短平快。

新棉上市初期,很多企业采取了谨慎收购或停收的等待观望措施,起初企业还都盼望国家会将收储棉花长度级最低标准降为26 mm。但2012年11月中旬,由于对该地区棉花受灾情况了解不足,信息反馈滞后,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山东东营、滨州,河北沧州、衡水,天津静海五地区将收储质量标准放宽到527,而没有降低长度标准且5级棉花价格相较于标准级品级差率为13%,即527级棉花价格为17544元/t。先不说长度级达不到27 mm,就算达到了,这个价格出手,每吨得亏损1200元以上。

二、2012棉花年度新体制棉花企业采取的经营措施

夹缝中求生存,棉花加工企业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传、帮、代”等方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生产自救,走好国家储备这个唯一出路。但为今后的棉花出库和纺织企业使用埋下隐患,对十分脆弱的棉花检验体制和储备体制改革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1.跨地区、跨省市收购籽棉。

据悉,2012棉花年度,棉企基本全部走了出去,收购的籽棉产地遍布全国各棉花主产区,山东省内棉花输出地有东营、济宁、潍坊、青岛、德州、滨州;省外主要有新疆、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天津等地;本地棉花尽管长度指标达不到收储标准,仍有大量棉花流入湖北、江苏、河北等地。

异地收购籽棉严重干扰了当地棉花市场秩序。同时,由于这些棉花产地土壤、气候差异较大,因此,棉花品质也各有千秋。如新疆棉平均到厂价9.2元/kg,衣分高,品级、长度、马克隆值等指标都不错,但杂质稍高且路途遥远,风险比较大;长江流域棉花平均到厂价9.0元/kg,长度不错,但回潮率过高,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棉花拉回来后,如果按照“四分”的要求单独加工是赔钱的。

2.生产调和棉。

2012年8月,棉花成熟的关键时期,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的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强台风侵袭,导致这些地区棉企在9月份开秤后收到的地产棉长度级90%的在27 mm以下。为了顺利交储,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几乎所有的棉花加工企业都采取了调和加工的办法,3、4、5级棉花调和加工;本地、外地籽棉调和加工。

各种棉花调和的比例有技巧。调和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远期效益,因为在这些地区毕竟是本地棉花多,外来棉花少,长度好的少,长度差的多,棉企必须充分利用外来籽棉来消化当地棉花。经过反复试验,调和后加工的皮棉品级在4级下限,长度够27 mm就行。2011棉花年度受秋季暴风雨等影响,本地区普遍马克隆值偏低,40%在3.4以下,棉企调和的目的是使皮棉马克隆值达到3.5以上。

3.近几年轧花机械不断更新升级,提高了台时产量,皮棉质量反而下降。

为了满足快收、快加、快交储降低利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棉企更新改造设备的积极性很高,128、139、151、161、168等高速轧花机械以及地坑式、厢式喂花设备供不应求。这些设备的推广与应用大大提高了棉企生产效率,满足了其交储需求。但棉企普遍有意减少籽棉清理和皮棉清理工序,致使皮棉轧工质量大打折扣,不仅叶屑、铃壳、不孕籽清排不干净,而且由推土机改造的推棉、抓棉机械的碾压又新增了破籽、带纤维籽屑。加之个别棉企掺入机采棉进行加工,造成皮棉轧工质量差,疵点增多,杂质含量居高不下。

国家标准对含杂率是比照标准含杂率实行扣补,棉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入库检验人员责任心很强、业务熟练,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进行扣补,棉企也不吃亏;如检验人员检验过程不规范或采取估验的方式,导致检验结果偏低,棉企反而有利可图。

异性纤维方面也是如此,近几年因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很少有企业使用人工挑拣异性纤维,使用三丝清理机的就算不错了。

4.对于检验数据的使用处于失控状态,棉企可以随心所欲,公检结果与棉包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乱。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码单(条码)重量与入库时现场称重重量严重不符,这种情况在入库公检中屡见不鲜。棉布包装的包装布唛头都是供应商刷好的,仅留下批号的后几位和包号、重量、质量标识由棉花加工厂填空。棉包从生产线下来后,加工厂并不立即把批号、包号、重量、质量标识补齐,而是在检验结果出来后,装车前根据组批结果依次刷唛并不进行挑包整理,造成条码与棉包之间的对应关系被有意混淆,同时也大大节约组批成本,就算老板不要求这么做,工人也会这么做的。塑料包装的棉包更简单,不干胶可以随意粘贴和撕毁。

空打条码,重复检验,为本单位生产的不符合交储标准以及现货采购的“转圈棉”顺利交储提供技术保障。一是无资质大包企业现货销售的棉花。这些企业在棉花收购过程中会更加粗放一些,由于资金不足,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采取今天收购、加工,明日即以现货现金的形式销售出去,最终被有资质企业买回来交储。二是部分有资质企业生产的不符合收储质量指标也会以现货现金的形式销售出去,被其他有资质企业买回来进行交储。据了解,这些棉花的转圈经历各不相同,有在省内、邻省之间各产棉区你来我往的,有的从新疆到内地的,辗转几百到几千公里。

另外,经仪器化检验后,其结果低于棉企负责人预期的,检验数据会被摒弃,而选择使用通过重复检验获得的检验数据。

三、原因分析

这些不良经营模式在棉企迅速蔓延,大行其道,甚至今后还会以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出现,治理起来仅凭纤检机构的执法监督很难奏效。首先,这些行为在各个棉花主产区棉花加工行业普遍存在,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不同执法人员对问题性质的判定与行政执法力度极不平衡,一个孤立的地区不可能独善其身,成为一片净土。况且当前基层纤检机构普遍存在重公检、轻监督现象,这些经营模式正迎合了纤检机构拼命增加检验量的需求。其次,这些行为都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操作很方便,更何况称重、回潮率检验、扦样等如此重要的检验程序在完全失控的状态下交给企业自行完成。

追根溯源。要治理棉花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保护农、工、商等各方长远利益,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依靠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当前重点是从改革收储和检验体制入手。

四、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棉花收储体制

1.完善国家储备政策,促进棉花产业发展。

棉花储备要形成长效机制,但长效机制不等于年年都要收储,对于收储机制的启动以及收储范围的界定反应要迅速,决策要及时,充分发挥国家棉花储备政策应有的作用。当棉花生产过剩时把过剩的棉花储备起来,在欠收时抛储,以便稳定棉花市场,避免大起大落。

把纺织企业能够消化的资源通过抬高价格的方式也揽到储备仓库,过上两个月再进行抛储;或者边收储新棉,边抛储陈棉,实际上是利用国家棉花储备政策搞垄断,剜肉补疮,从2011、2012两年收、抛储的价格来看,是剜了纺织厂的肉来补棉农和中间环节的疮。

2.实行市场化运作,把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

收储、抛储价格应遵循价值规律,随行就市,参考国际棉价。收储主体也要市场化,不搞垄断,符合条件的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物流企业均可在公平的环境中开展此项业务,其利润来自贱买贵卖,自负盈亏,自行承担风险,不能赚了钱装自己腰包,亏了把包袱甩给银行和国家。

3.完善价格预警机制,调节棉花种植面积。

棉花是经济作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棉花价格的波动是正常的,是市场在正常发挥其调节作用,谁也救不了市。但我们可以认识并利用价值规律,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及时发布准确的棉花指导价格,来引导棉农合理安排棉花种植面积,规避市场风险。种与不种都是棉农自愿的,赚钱、赔钱也是棉农自己的事,没有必要通过国家补贴来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相反棉花资源过剩的时候我们还要给棉农的植棉积极性降降温。近十年来我国籽棉价格波动很大,低的时候在6元/kg以下,高的时候达15.6元/kg,棉价大起大落与价格预警滞后不无关系,不是直补能解决的。

另外,像鲁北、冀南这些传统的优质棉基地,气候环境已今非昔比,连年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棉花产量、质量已严重下滑,品级、长度、马克隆值等一些重要指标都难以达到纺织企业要求,纺织厂只能少用或硬着头皮来使用这些棉花。这些地区已不再适宜种植棉花,我们还要保护他们的植棉积极性吗?

4.提高收储质量标准,有助于提高棉花质量。

利用市场的功能,解决执法手段解决不了的难题。通过提高收储棉花质量标准,拒绝在棉花加工过程中的粗制滥造、浪费资源的行为,倒逼棉花加工厂提高加工质量和收购质量,提高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中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四分”的积极性,解决执法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颜色级限定在白棉三级以上,可以督促棉花加工厂自觉搞好“四分”,不敢收购加工统花;杂质限定在2.0%以内,轧工质量限定在中档以上可督促加工企业因花配车、少开快车,改善籽清、皮清效果。也可以对异性纤维的挑拣提出质量要求或制裁方案,像异性纤维这样的顽疾在买方市场的时候解决不了,其他时候会更难解决。

(二)改革检验体制

1.尽快取消产地仪器化逐包检验。

逐包检验不得人心,棉花企业不情愿,纺织企业不欢迎,出力不讨好。

从统计技术和抽样技术的层面考虑,把全部产品都进行检验是不必要的,何况是第三方检验。检验程序先天不足,无法做到公正、准确、及时,把扦样、回潮率检验等重要检验环节交给买卖中的一方去做,其公正性、诚信度不能保证,而且根本无法通过企业自律、软件升级、监控等方式进行控制。

检验的时机不合适,公证检验实际上是穿插在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是在组批和标注标识之前,极易偷梁换柱。

另外从纤检机构的条件来看,如检验人员素质、检验设备、检验环境等方面,逐包检验根本无法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和时效。

公证检验应实行委托检验和抽样检验。期货、国储、电子撮合、纺织等企业有需求时则检,无需求不检,不做无用功。交易双方签订购销合同以后,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均可委托纤检机构进行公证检验,检验、取样地点一般应在交割仓库或纺织企业仓库,不给造假者留余地。

检验工作由纤检机构独立完成,同时对棉企在交易中履行质量义务的情况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启动执法程序;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验,没有必要进行逐包检验。实际上公证检验结果的作用一般仅限于交易时作为结价依据或参考,按标准抽样检验足以满足需求。

专业纤检机构要把工作重点从公检转移到监督管理中来。至少应该是“两手抓,两手硬”。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是专业纤检机构的主要职能,不能本末倒置。

2.把检验的权力和义务还给企业。

作为生产者棉花加工企业完全有义务对自己生产的棉花进行检验,出具检验证书,并按照此结果标注耐久性标识。交易时还得标识齐全、货证同行,如货证不符、标实不符由其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自行承担质量义务,政府监管部门做好监管就是了。现在的体制是公检包办一切,棉花加工厂基本不对其生产的皮棉进行检验,棉包刷质量标识、出具检验证书(合格证)都要依靠公证检验,货证不符时,棉企很容易推脱责任。从人员、设备方面来看,棉企也都已丧失检验能力,棉花标准几经改革,棉花企业中真正掌握标准的人员已基本没有了。

纺织厂也有权对其采购的棉花进行检验,以方便结价、使用。公证检验结果不能强加于纺织厂配棉。纺织厂不可能用公检数据来配棉,在买方市场的时候,纺织厂也不会用以结价。如果纺织厂用别人给的检验结果来配棉,一旦出现问题检验机构会承担责任吗?怎么界定?在配棉方面,纺织厂只能相信自己,不会过分依赖第三方,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公证检验的作用。

3.取消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证管理,把市场的权利还给市场。

管不了、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做。要么不管,要么质保能力合格的企业全部发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彻底解决“想收棉花的没有资质,有资质的不收棉花”的矛盾。资质证管理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很有限,一方面个别地区想发展棉花产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倒卖或变相倒卖资质证的行为大有市场。由于2011、2012连年收储,在山东一个棉花收购加工资质证的价格一度被炒到135万元,而一些以棉花加工及周边产业为经济支柱的乡镇,因资格证管理使棉花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约束。

猜你喜欢
皮棉棉花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棉花是花吗?
棉花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