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意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3-08-15 00:44薛实军任占文廖高会
关键词:受众课程教育

薛实军, 任占文, 廖高会

(1.中北大学 宣传部, 山西 太原 030051; 2.中北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0 引 言

传媒专业是高校教育的“热门”,学生就业的“冷门”。 据教育部新闻学科指导委员会主任李良荣统计:“目前传媒专业在校本科生有16万,四年之内就可以把媒体现有的记者、编辑都挤走,如果加上硕士、博士则高达25万人,供给远远大于需求!”[1]3这种情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改变。 一方面高校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业界又常常感叹招不到需要的人才。 就连新华社副社长马胜荣都感叹“应聘的人不少,合适的人不多”[2]14。 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1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经历的时代背景

当前,我国传媒业正经历由宣传性的事业单位向宣传经营并重的现代企业转型的特殊时期,这种巨大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传媒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逐步将媒体收归国家所有,使媒体单位成为依靠政府拨款运营的事业单位。1978年《人民日报》等单位提出“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运作”模式后,传媒商业属性的开掘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内出版集团率先完成了由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制,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的转制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之中。传媒的转制不单是组织形式与名称的变化,更是所有权结构、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彻底转化。以《嘉兴日报》为例,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更好地应对电视、网络等强势媒体的挑战,该报果断调整战略重点,集中优势资源成立视觉中心,并且给视觉总监开出了30万的高价薪酬![3]类似的转变近年来随处可见,由此可见传媒体制改革对传媒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

1.2 传媒产业链逐渐成形

媒体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和专业细化的要求,传媒产业链会不断充实与延展,诸如内容生产、广告经营等相关环节会逐步分离,转由专业化的公司负责运作。这些公司之间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了一条条有机的产业链条,进而逐渐形成稳定的产业集群。 以交通广播为例,原有的“上游节目制作、中游扩展听众、下游销售延伸”经营模式单纯依靠节目吸引听众,进而吸引广告客户投放广告。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这种仅仅依靠“节目——广告”维持广播运营的模式存在巨大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 各家广播都在积极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延展、完善自己的产业链条。 如湖北省交通广播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从广播传播的三个环节出发,不断拓展媒体的产业链:上游节目制作——打造汽车精品节目;中游扩展听众——依托车友俱乐部;下游销售延伸——贯穿全产业链。上游以目标听众需求特点为导向,播放优秀的汽车广播节目;中游针对受众群对汽车生产、零部件购买、汽车维修,以及房产、交通信息、旅行度假等产品的需求,为听众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下游则关注广播产业的发散和延伸产业链,结合上游和中游的运作模式,通过与商家的合作,在为听众创造服务价值的同时获得广播媒体和商家的双赢。[4]产业链的成型不仅增强了媒体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使得媒体的社会角色更加多元与丰富。

1.3 新媒体在破坏中重构媒体格局

新媒体的崛起不仅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而且形成了新的传媒格局。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步深入,传统媒体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横跨多种媒介的全媒体将成为未来传媒的主流。未来的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都可以用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络的划分将逐步被淘汰,传媒集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输出单位,将同时提供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样化的产品。

新媒体的崛起还重塑了传媒和受众的关系。 对于受众而言,“被”时代逐渐远去,“我”时代正式开启。长期以来,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一直保持着媒体→受众的单向传播关系,传播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传播不再是从媒体到受众的一维度关系,而是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多维互动。 大众传媒必须改变旧有的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技术便利,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与受众保持多维度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要,进而对其产生影响。

可见,随着传媒体制改革的深入、传媒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媒介融合的加速,未来传媒的性质、功能、运作与经营方面等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2 当前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还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宣传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一模式已经无法培养媒体需要的人才。当前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人才培养重宣传轻市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传媒人才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宣传意识和宣传技能,而在教导学生如何服务受众、如何培养市场意识方面则有很大的不足。随着传媒逐步走向市场,未来的传媒人才既要懂宣传,还要懂市场,懂得适应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而目前高校传媒教育在传媒人才市场化生存能力培养方面才刚刚起步。

2.2 人才培养目标过窄

随着制播分离、采编与发行脱钩等政策的实施,未来传媒的外延会大大扩展。现在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传统传媒作为一个播出平台,是传媒最核心的部分,而大量的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等作为内容的生产者或相关配套服务的提供者,它们构成了传媒的外围,未来的传媒将由核心+外围构成。随着传媒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传媒的外围会越来越广,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新的传媒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 这是未来传媒教育必须严肃思考的一个问题。

2.3 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实践需要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媒体更多地将作为一个信息提供单位而存在,现有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的界限将日益模糊,“全媒体”将日益成为传媒的主流。随之而来的,要求记者必须一专多能,能够同时为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供稿。目前的传媒专业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如新闻学和广播电视学两个专业虽然都是培养记者,但两者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内容都有很大差异,这样过于细化的课程设置很难培养出跨媒体的“背包记者”。

3 创意型传媒人才培养的路径

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阶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学者理查德· 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意阶层”的概念,他认为除了劳动者阶层、服务业阶层以外, 一个新的阶层在悄然兴起, 那就是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既包括科学家、大学教授、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演员、设计师、建筑师、引导当代社会潮流的小说家、编辑、文化人士、咨询公司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对社会舆论具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人士,还包括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种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专门职业人员。[5]

传媒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人才是创意阶层的重要组织部分。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6]随着传媒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创意型传媒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传媒教育如何改革将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结合中北大学传媒人才的培养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培养创意型人才应该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3.1 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思维

传统教育模式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强调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在无形中就把书本经典化、神圣化了。 这样的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不敢怀疑书本,不敢质疑权威,缺乏打破传统的勇气。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7]对于以创新为动力的传媒产业而言,创新精神与创意思维显得尤为可贵。未来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改变原来侧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将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开拓上来。

3.2 重视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建国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在人才培养上突出“专才”教育,淡化“通才”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窄和深,淡化跨学科的基础素养积累。 这样的培养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突出。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开始着手调整培养方案,开始注重“通才”教育。具体到创意传媒人才培养,美国传媒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借鉴。美国新闻学院75%的课程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其培养的目标就是不想划出任何特别领域,所有学生将成为传播“通才”。[8]反观国内的传媒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仍然过于“专”,如首都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30.4% ,专业基础课占10.5% ,专业核心课占13.6% ,专业方向课占31.2% ,实践类课程占14.3% ,通识类课程所占比例偏低,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偏高。[9]首都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在国内创意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未来的改革中应该进一步加重通识类课程的比例。

3.3 开门办学,为学生搭建实践交流的平台

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钱伟长先生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一直秉承着“拆除四堵墙”的教育理念。所谓“四堵墙”是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 各学院与各专业之间的墙, 教与学之间的墙。[10]其中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就是要求人才培养要开门办教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实践平台。在这方面中北大学也作了许多尝试,比如利用图书馆这样一个信息资源平台,打破原有学院的条块分割,组织了“艺术映像”活动,学生借助这个平台互相交流,一起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3.4 培养学生掌握跨媒介传播的能力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两大浪潮的崛起,横跨多种媒介的全媒体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大趋势。全媒体是未来信息产品的传播平台,是传媒人才的工作平台,如果想使学生未来更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跨媒体传播技能。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跨媒介思维能力,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熟练驾驭文字、图片、声音、影像四大符号系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掌握跨媒介传播的能力。[11]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已经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也在学生思维训练、技能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5 加快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传媒教育虽然发展较快,但是起点较低,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师资力量、试验设备都严重不足。过去教育部规定师生比最高是1∶18,但现在整个新闻传播教育的师生比是 1∶32,很多大学甚至高达 1∶50。[1]一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未来创意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把青年骨干教师送到国内外传媒产业发展较好的企业和地区去“取经”,另一方面应该把业界富有实战经验的人士引入高校,引入课堂,通过讲座、短期授课乃至破格聘任的方式,将业界的经验、资源引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建设一只年龄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多元、从业经历丰富的教师队伍,未来的创意传媒人才培养才能够走上“康庄大道”。

[1] 李良荣.长期影响新闻教育课程建设的四方面力量[G]∥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2]马胜荣.如何减少媒体的再培训时间[G]∥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翟铮璇, 吴长伟.30万年薪视觉总监带来了什么—— 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视觉体制改革及最新探索[J].中国记者, 2012(4): 60-61.

[4]刘叶子.汽车后市场下湖北省交通广播产业链发展[J].媒体时代, 2012(5): 38-39.

[5]易华.创意产业勃兴与创意阶层崛起[J].经济问题探索, 2009(11): 45-50.

[6]吴予敏.高等教育的滞后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65-66.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8]程道才.跨学科设置课程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战线, 2005(10): 54-56.

[9]包晓光.文化创意: 大学的选择[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10]金其桢, 金秋萍.钱伟长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研究[M].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11]任占文, 眭海霞.新媒介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115-116.

猜你喜欢
受众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