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陆军学院第一战术教研室 万长城 袁群宝
我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时期,“铁路过时论”颇为流行。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铁路已经萎缩,一些地方甚至开始拆除铁路。而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与其到时走弯路,不如现在就把建设重点转向高速公路。转眼一二十年过去了,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导致铁路没落,我国不仅没有拆铁路,反而又迎来了新一轮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高潮。铁路与公路在中国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现实告诉我们,国外的先行经验不一定完全适用我国国情,新事物与旧事物不完全就是简单的取代与被取代的线性关系,也可能形成融合发展、相互补充的格局。这些有益经验同样给当前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这一热点问题带来诸多启示。
启示一:人类战争史一再表明,谁能够在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方面领先一步,谁就能够在战争中抢占先机。然而,打赢一场战争,仅仅依靠新型作战力量远远不够,那种把新型作战力量的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其在未来战场上将无所不能,并以此推断现存的常规主战力量将渐行渐远甚至无用武之地等,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实践中是有害的。一方面,新型作战力量正以强劲的势头影响着军事领域变革,它是一个渐进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还不足以促成质变。如果不讲科学地、匆忙地向以信息为主导要素的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急进,一味强调新型作战力量的引领作用,削弱甚至否定常规主战力量建设,这样,势必会造成新老衔接不力或出现断档现象,从而影响和制约战斗力的生成与提高。另一方面,未来战场的作战空间不断扩大、作战领域不断拓展、作战手段不断增多,战场逐渐成为由庞大的人流、物流和能量流构成的多层次、多系统的开放系统,敌对双方已不再是单一或少数军兵种系统之间的对抗,任何一种作战力量和任何一种武器系统的作战行动,都无法独立主宰战场,新型作战力量也不例外。只有在信息的融合和牵引下,将各种作战力量、各种武器装备和各种作战行动有机聚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形成合力,实现体系制胜。
启示二:未来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谋求体系作战能力的优势将成为各国军队的普遍追求。尽管如此,我们在锻造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优势的过程中,仍然要继续加速发展武器平台技术战术性能,并以此谋求要素优势和点优势。这是因为,体系作战能力来源于各个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的有机融合与集成,单元和要素不强,体系和集成必然会弱化。作战体系是作战诸要素和系统的集成,作战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要素融合程度的高低,更有赖于单个要素战斗力的优劣。由各个一流作战分系统打造的作战体系,显然在起点上就胜于劣势的一方。比如常见的打击链,由侦察、定位、打击、评估等组成,任何一个环节的劣势都会导致打击链效能的下降,而任何一个环节的优势也都会形成打击链的优势。
启示三:目前,“三化”训练(网络化训练、模拟化训练、基地化训练)风险低、效益高、可控性强,在军事训练领域逐步得到广泛运用。尽管如此,仍不能认为“三化”训练将来就会取代“三实”训练(实弹、实装、实兵)对于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基础地位。众所周知,战场上是真刀真枪的较量,敌对双方实体激烈对抗,挑战双方身心极限。即便信息网络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军,也丝毫没有放松“三实”训练,反而是把“三实”训练作为战斗力生成与提高的基础途径。可见,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三实”训练始终是和平时期提高战斗力、缩短训练与实战距离最主要、最基本,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唯有通过“三实”训练,才能最大程度适应战场环境和未来作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