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

2013-08-15 00:45仲伟静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2期
关键词:抗震性烈度抗震

仲伟静

(无锡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无论是对于建筑物而言还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建筑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建筑物而言,建筑结构承载着建筑物的成败,同时人们生活水平和观念的转变对建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建筑物的安全性还要求结构的美观性,在我国,对建筑物安全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地震。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建筑物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建筑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都纷纷开展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

1 我国对抗震性设计的要求

为了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基本抗震性能,我国从法律上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具体的规定都在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而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在这四类抗震类别当中,甲类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对其要求的抗震性能也比较高,“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照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具体的抗震措施应该比当地地质状况要求的抗震烈度要高,如果当地要求的抗震烈度要在6~8之间,那么,实际设计的抗震烈度就应该要比要求高出1度,而如果当地的抗震要求在9度时,实际设计的抗震烈度至少要比9度高出一点。乙类建筑物的抗震烈度与当地的地震作用相符合即可,在采取抗震措施时,如果抗震烈度要求在6~8之间,那么设计的抗震烈度与其相符合即可,如果是在9度以上,实际设计值则需要比9度要高。对于丙类来说,无论是什么情况,设计的抗震烈度值同当地的抗震要求相符合即可,而丁类建筑结构的抗震烈度可以在实际的抗震烈度要求之上适当减低。

2 目前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关键问题

虽然建筑结构的抗震新设计已经引起了建筑商的普遍重视,但是,就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仍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场地选择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场地的选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中,建筑场地的选择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选择建筑场地时,一定要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有所了解,避开不利的地段。如果场地不利会造成地表发生错动或者断裂、地基沉降、滑坡等状况,对工程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在选择建筑场地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软弱场地、易液化土、状态不均匀”等场地进行建筑物的建筑。如果建筑地点的土壤普遍不合格,那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抗震防裂措施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比如可以强化地基,加强结构的整体性等,对于地基来说可以采用桩基、强化基础等处理措施,这样即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利场地,也能通过措施的应用而得以改善。

2.2 结构体系选择

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把建筑结构在地震中所受到的外力传递到结构之外,避免或者减轻外力对建筑结构所造成的损害,因此,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要合理地布置建筑结构外力传递途径,尽量确保支柱、梁的轴线和墙处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进而形成一种完整的双向抗侧力系统。这样设计能使建筑结构在遭受到震力时出现的是弯剪破坏,墙的底部成为塑性屈服专门的位置。同时,还要遵循强墙弱梁的原则,加强建筑墙体的承载力,避免墙体出现剪切破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建筑平、立面布置应符合抗震概念的设计原则,宜采用规则的建筑设计方案,而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过程中,要尽量规则布置建筑平面,通常我们都比较重视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和规则性,结构的对称性主要是指抗侧力主体结构之间的对称,而规则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抗侧力结构主轴方向刚度和变形特性相近。第二,在抗侧力结构竖向断面均匀、构成的变化均匀。第三,平面布置的统一轴向上的抗侧力结构具有的刚度要均匀。第四,平面的中心和周边结构要相互协调,确保主体结构有较好的“抗扭刚度”,从而提高建筑结构抗变形的能力。

2.3 规则布置建筑平面

作为中国生产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专业制造厂家,喜威一(北京)刀具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品牌“CVE”,产品有硬质合金标准刀具(铣刀、钻头及铰刀)和非标准刀具(钻铰刀、内冷钻、阶梯钻、阶梯铰、复合刀具及成型刀具),并提供修磨、涂层服务;而刀具产品原材料均采用欧洲进口合金棒料,拥有世界一级的生产设备。另外,该公司还是意大利UFS丝锥的中国总代理。

3 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有效措施

1.提出了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报告强调,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1]。

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引起设计者的重视,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提高,我们还需要根据抗震设计的关键点以及抗震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抗震设计措施的改善。

3.1 合理布置外力传递途径

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关系到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自然也会成为抗震设计中的重要部分。首先,结构体系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于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功能发挥来说,其应该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但是,对于抗震性来说,建筑结构体系就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是指结构体系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因此,在设计建筑结构时,应该要确保建筑结构具有一定的内力分配功能,这样如果一个构件受到了震力的破坏,其他的构件仍能够正常承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整体结构失效可能性的出现。其次,合理分布震力传递途径。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竖向的建筑结构要具有垂直重力传递的作用,“楼屋盖梁系的布置”要尽量保证从上部结构中传递过来的重力荷载能够通过转换层进行转换,同时,抗侧力结构要明确,尽量保证其连续性,如果结构出现了竖向变化则要尽量确保变化的均匀发生。最后,要具有适当刚度和以及强度。对于建筑结构体系来说,适当的刚度和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结构的部分薄弱给整体结构造成影响,在框架设计过程中要保证节点在受到较大的重力荷载或者是应力过于集中时,不会出现破坏的状况。

能够佐证陆游初仕的作品很多,诸如《云门寿圣院记》《老学庵笔记》等等,然而邹先生却选择《留题云门草堂》和《泛瑞安江风涛贴然》两首诗。

3.2 确保结构的承载力

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是抗震能力的重要部分,该部分内容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要按照抗震等级对梁、柱以及墙的节点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标准。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整体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要根据抗震设计的相关原则进行柱截面的选择、轴压比的控制、配筋率的控制等,而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强柱弱梁原则、强减弱弯原则、强节点弱构件原则等。

3.3 多防线抗震

多防线抗震主要是指在建筑结构中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抗震设计,也就是说,在一个完整的抗震体系中,首先要有一个具有强延展性的构件来承担地震作用给建筑结构带来的破坏,而在其达到屈服状态之后,还有其他构件来承担起抗震的作用,以此类推,多个防线下来之后,建筑结构就完美地实现了抗震的作用,避免了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害。

由于勘探开发条件和勘探史的巨大差异,按2017年的数据全国及主要盆地/地区(经济)可采储量及未开发率可分为三种。

4 结束语

就目前情况来看,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已不仅是业主关心的问题,也成为了国家政府和建筑商所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即场地选择、结构体系选择、规则布置建筑平面,而要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需要采取合理布置外力传递途径、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多防线抗震等措施。

[1]闫晓爱.浅谈建筑抗震设计的特点[J].山西建筑,2010,(22).

[2]董芸.浅析怎样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J].山西建筑,2009,(31).

[3]覃绍文.论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相关问题[J].广东科技,2009,(22).

[4]侯伟雄.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0,(11).

[5]陈振纳,周威,阎玉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2008,(01).

猜你喜欢
抗震性烈度抗震
古建抗震有绝招
高烈度地震区非规则多跨长联连续梁抗震分析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思考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