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

2013-08-15 00:54:11张红兵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张红兵

(长春工业大学 图书馆,吉林 长春 130012)

所谓文献传递服务,通俗地讲,就是为读者索取、传递不能在本馆直接获取的各类文献。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即从异地获取读者所需的文献并提供给读者的服务。

1 我校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现状

1)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于2004年与吉林大学图书馆签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协议,成为CALIS成员馆,正式开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CASHL采用集中式门户平台和分布式服务结合的方式,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国高校乃至其他科研单位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2)我校文献传递服务的特点:

从用户类型来分析,研究生占的比例最大,约占70%左右,他们是文献传递服务的需求主体。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生做论文开题报告和撰写毕业论文时常常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需求量大。教师的比例偏低,占29.6%,本科生占的比例最小,只占0.4%左右。

从文献学科类型来分析,化学、数学等学科的文献需求量明显多于其它学科,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文献请求极少的原因:一是,学科特点,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及时性、先进性的要求不如其他学科;二是,宣传不够,如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传媒学院等可能成为图书馆宣传的盲点。

2 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利弊分析

通过我校图书馆几年来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状况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这项服务中存在的利弊。

2.1 有效地弥补了馆藏

我校自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以来,文献需求满足率达到88.43%,能够很好地满足读者的文献需求。读者传递的文献是我校图书馆馆藏所没有的,这充分说明纸质期刊的削减不会影响用户对文献的获取,通过文献传递服务可以为图书馆扩大文献来源,向用户提供更多获取文献的途径,弥补削减文献订购带来的缺口。

2.2 节约图书馆成本开支

通过文献传递服务,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节约文献订购费用,即使是重复使用次数最多的期刊也不一定值得图书馆订购,另一方面,该服务还可以极大的节约书架空间、文献装订费用以及人工处理费用。

2.3 文献传递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满足率是衡量文献传递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我校图书馆近几年的文献传递服务满足率为88.43%。造成文献无法提供的原因有:联机数据库的数据未能及时反映馆藏变化,实际馆藏情况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符,造成提交申请后无法提供文献。馆藏文献收藏不完整。

3 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对文献传递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妨碍了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

3.1 文献传递服务的宣传力度不足

读者对文献传递服务的认识比较淡薄,我们工作人员在宣传工作方面,没有进行积极的宣传。读者对通过文献传递渠道,利用他馆馆藏文献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方式了解的并不多。

3.2 文献传递服务的意识淡薄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图书馆及其工作评估指标中,“生均文献量”、“纸质文献生均年进书量”等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图书馆在经费的使用上偏重于纸质文献的购买。而 “文献利用率”、“读者需求满足率”等指标却不被重视。没有把对图书馆的评价由“你拥有多少藏书”向“你提供了多少服务”转移。

3.3 文献传递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

高校图书馆应大力加强馆员业务技能的培训,使其更新知识结构,更快地成为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能,具有较强的捕捉、分析和整理信息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相关技术,才能发挥自身的智慧,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4 文献传递服务的价格问题

文献传递价格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较为敏感的问题。文献传递服务应该是有偿服务还是免费服务?是按篇计算费用还是按页计算费用?这些收费标准的不统一为文献传递服务合作、平等、互利地开展带来利益障碍。

3.5 文献传递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开展文献传递过程中,常常遇到读者请求复印整本书的情况,虽然一些图书馆采用变通办法处理,但版权问题一直是困扰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图书馆既要促进信息的充分共享与交流,又要保证信息产品创作者知识产权和用户个人隐私得到合理的保护.应该是图书馆研究的重点。

4 高校图书馆拓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对策

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仍然处于初期,存在技术、资源、版权保护、利益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和障碍,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优化文献传递服务的开展。

4.1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文献传递服务的读者群体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群发邮件、散发资料等方式加大文献传递服务的宣传力度,向读者宣传推广这项服务,让读者全面了解文献传递服务的使用方法、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以扩展文献传递服务的读者群。同时,要加强对读者利用文献传递系统能力的培训,如利用新生入馆培训和文献检索课;举办一小时免费讲座;主动到学院开办讲座。

4.2 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理念从重视拥有转向强调获取

图书馆需要以有效的补贴措施为基础,鼓励读者多申请文献,文献资源的拥有量也是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传递是弥补馆藏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献信息的获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提供了获取的资源、技术和管理平台,扩大了获取的途径。

4.3 图书馆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由于目前国内主要的馆际互借系统大都基于网络的资源共享系统。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安装与维护,以确保信息服务网络的通畅和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对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又懂图书情报学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

4.4 适当给予补贴,鼓励读者利用文献传递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向广大读者开展文献传递优惠活动,增加补贴等优惠条例,比如设立文献传递专项经费,给予博士生导师、教授实行部分文献全额免费的策略以提高文献传递的数量和文献传递应有的价值,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

4.5 建立完善的书目检索系统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文献,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必须对现有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系统的开发。我们一定要建设具有文献传递功能的联机公共目录,使用户在获得有关的书目信息和馆藏信息的同时,可直接在网上申请文献传递。

文献传递服务是图书馆强化自我生存能力的举措,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审时度势,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文献传递服务,使资源共享在自身的服务中变为现实。

[1]李沂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图情研究,2009(3).

[2]刘淑萍.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浅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3]黄丹.文献传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06(3).

[4]孙君,权金华.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