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考事件”论新闻媒体与民政工作的关系

2013-08-15 00:54张鸿波
科技视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弃婴兰考

张鸿波

(江西电视台 五套,江西 南昌 330001)

2013年1月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名孩童当场死亡,3名儿童在送医院途中死亡,1名儿童受重伤。火灾中死伤的孩童全是“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的弃婴和孤儿。

这起事故发生后,各路新闻媒体给予了大量关注,新闻事件也不断发酵,从一开始单纯的事故报道,演变为对袁厉害收养目的的怀疑、兰考儿童福利体制性缺陷的批判,发展到后来变为央视记者对兰考民政局有钱招待记者没钱办福利事业的质疑,人民日报就兰考火灾采访民政部15个电话无结果的批评报道。随着权威媒体的介入,尤其是负面报道,让整个民政工作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

新闻媒体是社会新闻信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具有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可以说民政工作时时刻刻都处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从“兰考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媒体的巨大作用。如何看待新闻媒体,如何认识新闻媒体与民政部门的关系,民政部门应该有慎重而明确的考虑。

1 新闻媒体对民政工作的积极意义

1.1 新闻媒体能让社会和群众更了解民政工作

在推进民政工作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民政工作理念的传播,提高民政工作的全民认知度。新闻媒体恰恰是充当传播这一理念最好的途径。民政工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扩大其影响力,使社会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也使群众更加了解民政工作。民政部门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众所需要的民政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方便群众办事。同时,民众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其对民政工作的要求,有助于民政部门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开展工作。

1.2 通过新闻媒体树立民政干部典型,有利于民政干部队伍的形象建设,拉近和百姓的距离

从兰考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袁厉害很擅长通过媒体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她早先通过媒体的宣传,把个人收养弃婴之举变得家喻户晓,她还被网民亲切地称呼为“爱心妈妈”。也正是因为她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对她收养弃婴带来了很多方便。

在民政工作开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可以树立典型,提高和引导公众对民政干部的印象和评价。比如,获得全国民政最高奖孺子牛奖的吉水县水南镇民政所所长张儒初、“网络妈妈”弋阳县社会福利院会计刘焕荣等,他们用心帮助他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对这些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身边的民政干部的宣传,可增加群众的亲切感、可信度,也可以使民政工作获得更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营造出更好的社会工作氛围。

1.3 新闻媒体能够对民政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促进作用

新闻媒体对民政工作的正面宣传,可以获得社会的良好评价,从而增加民政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民政干部的士气。媒体全面真实地反映关于民政的新闻事件及各方面的声音,能有效改变以往“关门办公”的状态,提高了民政部门工作的透明度,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正面报道的示范效益,还可以在社会上营造出先进带后进,大家共同进步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通过对反面素材的剖析,使民政干部在思想上敲响警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并对今后如何改进民政工作提供了一个方向。

2 新闻媒体对民政工作的负面意义

2.1 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

负面新闻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它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2.1.1 民政干部自身工作的不当造成的

民政部门或民政干部在管理和其他活动中,由于工作方法、运行机制、言行举止等一案因引起的负面新闻。这种新闻伤害性最大之处就是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要防止此类负面新闻的产生,关键在民政工作不能出错,民政干部不能出错。

2.1.2 失时和片面报道引起的

在信息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点击率,故意哗众取宠,曲解事实,其所报道的有关民政的信息不准确,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导致民政负面新闻的产生。

2.1.3 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职责煽动引起公众误解的

少数人因为自身没有享受到民政部门的救助、补助,心存不满,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投诉,引起公众误解,从而导致负面新闻。

2.2 负面新闻的深刻影响

2.2.1 信任危机加深,认同感降低

“兰考事件”的当事人袁厉害本来是个爱心人物,因为发生火灾,她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她爱心举动的猜测也越来越多,贩卖弃婴、虐待弃婴、为了出名等等。负面报道就像人们对袁厉害的怀疑一样,可以让人们产生对民政部门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的产生,将降低大众对民政工作的认同感,严重影响民政工作的开展。

2.2.2 社会矛盾转嫁,不满情绪增强

“兰考事件”中,开始只是一起火灾事故,但随着负面新闻的增多,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当地的民政部门,甚至当地政府。质疑他们一开始说因“无能为力”,只能任由袁厉害苦苦地拉扯孩子,事故发生后,却表示将采取三项措施提高袁厉害所抚养孤儿的生活质量。群众对民政部门的不满情绪由此蔓延。

2.2.3 直接影响到民政干部开展工作

火灾发生后,民政部门准备接管袁厉害收养的弃婴,因为大量负面新闻的报道,人们开始不支持民政部门开展工作,很多弃婴拒绝被民政部门收养。由于失去信任,民政部门在随后开展的一系列的工作,都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让当地民政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3 应对新闻媒体的策略

在突发事件、热点难点面前,民政部门应当不失语、不乱语,失语就会失权,失去话语权和主动权;乱语就会添乱,给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添乱,给改革发展大局添乱。民政部门应该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

3.1 敢说话,就是要敢于触及矛盾,勇于回答疑问

从“兰考”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地民政部门一开始并不敢出来讲话。事情发展到后来,民政部也不敢说话,才闹出人民日报记者15个电话没结果的负面新闻。

民政部门的很多工作都事关民生,产生热点难点问题再所难免。在这样一个全媒体的时代,事情一旦发生,靠回避、推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加剧事情的恶化。面对复杂情况,民政部门要不回避、不隐藏,而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拿出第一手的材料,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缓和激烈的社会舆论。同时,最好建立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制,根据民政业务特点设双发言人或多发言人,培养有经验的新闻发言人,承担新闻发布工作,对重大新闻、热点敏感问题,实施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发布。

3.2 早说话,就是要争取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兰考火灾是在1月4日早上发生的,直到5日下午,当地民政部门才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一天多时间,官方权威部门的集体失语,让各种版本的小道消息、流言蜚语满天飞,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传播学上有一个“首发效应”,首发信息对受众形成“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以后很难改变。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应对热点难点问题时,民政部门越早发出声音,越能提高可信度,越能增强舆论的引导力,其它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了。民政部门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应急机制,设计应急预案,明确报道原则,加大组织协调,规范发布程序,加强舆情研判,并强化纪律要求和责任追究。

3.3 会说话,就是要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宣传实效

1月5日,兰考民政部门就火灾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官方回应只提监管不力,对于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为何属于民政部门救助的弃婴要由私人来承担?”“明知袁厉害不具备收养资格,‘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弃婴为何难享孤儿补助?”等问题却只知不提,被媒体指责避重就轻,甚至说新闻发布会成了当地民政部门的“表功会”。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当地民政部门不会说话造成的。面对难点热点,民政部门应做到事件快说、原因慢说,顺应大势,快速准确地抓住发言时机,主动介入,把握大局,积极引导舆论,做到宏观真实,又要力求准确、追求真相,做到微观真实。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打官腔、不说空话套话,用群众语言说话。可读性是媒体的生命之根、发展之源,直接影响和决定民政新闻宣传的效果。民政部门还应突出对工作亮点、鲜活事例、生动人物和社会关注点的报道,增加深度报道,避免雷同、空泛和公文化。

[1]河南兰考一居民楼失火致7名孩童死亡[OL].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01-4].

[2]兰考“1.4”火灾事故 6名相关责任人被停职检查[OL].中国新网.2013-01-08[引用日期 2013-01-8].

[3]兰考火灾追踪:记者15通电话得到一句“领导不在”[OL].新家园网[引用日期2013-01-9].

[4]央视质疑河南兰考有钱招待记者 无钱盖福利院[OL].网易新闻(转引自 央视)[引用日期 2013-01-13].

[5]民政部:改进突发事件新闻发布 与媒体良性互动[OL].中国新闻网新闻[引用日期 2013-01-15].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弃婴兰考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
兰考交卷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分析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