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背景下科技新闻的表现及应对策略

2013-08-15 00:52安玉丹
科技传播 2013年9期
关键词:科技

安玉丹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如今我们处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后工业时代,其特征是社会发展以信息、知识和科技为主导,科学技术无处不在,我们必须随时把握科技信息的动态,及时决策,调整行为,才不会被社会淘汰。科技新闻为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知晓科技奥秘及探索真理打开了一扇窗,科技新闻这道窗口是人们进行科技信息决策的有效渠道。然而科技新闻的重要性依然长期被人忽视,受众对科技信息的渴求与媒体供给不成比例。

1 科技新闻在后工业时代下的表现

与一般新闻相比,科技新闻处在弱势地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技新闻比重偏低

(1)报道数量少

据一项北京市科协项目“中央及北京地区部分报纸科技报道及科普宣传状况统计”的结果数据显示,报纸科技新闻所占比例仅为3%~4%。至于网络媒体,科技新闻点击率也不及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科技新闻也很少被编排在显眼位置,比例严重失调已成为普遍现象。

(2)科技传播人员少

科技新闻专业性极强,对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极为严格,这就为科技新闻工作者设置了门槛。科技记者除了具备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外,还必须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全面的专业知识。正因为高门槛的束缚,从事科技新闻传播的采编队伍屈指可数。

2)科技新闻真实性缺失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如今假新闻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新闻记者》每年评出的“十大假新闻”中,少不了科技假新闻。常见的“失实”报道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解释性偏差,指记者未能理解事实,对科技事实的解读做了夸大和歪曲,常采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如《兰州一农妇皮肤上长字,专家疑为特异功能》《高露洁牙膏致癌》。

第二种是引用性偏差,当科技新闻发生在某地,则某地记者就会受到外媒青睐,而外媒的信息来源较为复杂,一般求证困难,许多媒体囿于时效性而不加证实地引用,导致假新闻再现。

第三种是倾向性偏差,企业是盈利性组织,发布的科技信息难免不扯上经济利益。前些年日本博士江本胜的水试验引起世界轰动,他的著作《水知道答案》蜚声海洋。而事后发现江本胜拥有一家信息水的生产和制造、水的咨询服务以及生产江本胜品牌产品的企业,他的水试验被证实是伪科学,昔日的博士不过是一个利益熏心的骗子。

3)科学伦理的漠视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科技新闻报道也顺应时代趋势,内容多偏重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而民生内容、人文关怀是块“短板”。2012 年4 月,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报送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科技成果被公示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对卷烟科技能否参加评奖,“烟草院士”能否获得国家奖励争论不已。早在2004 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就曾与某卷烟厂承办“中式卷烟降焦减害发展论坛”,探索降焦减害发展之路。但烟草科技本质上是包装香烟、扩大销售。无论媒体怎样渲染,卷烟厂怎样掩盖,也不能改变烟草有害健康这一事实。

除了“中式卷烟”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试管婴儿等生命科技也常常成为媒体大肆炒作的对象,而生命科技尚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转基因是否危害人体?是否影响环境?是否会破坏生物多样性?科学界至今未能给出答案。因此科技新闻不能过分渲染“奇迹”,不能只对成果作一方面评价,应着重分析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科学引导,使科技新闻报道真正做到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生命、服务人的生活。

4)科技新闻传播效果差

科技新闻专业性很强,报道中充斥着晦涩难懂的科技术语,受众通常是高等院校的科技教师、科技组织的研究员和科技部门的决策者,其他人受知识局限只能望而却步。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人看不懂科技新闻。科技新闻专业术语多,报道中也没做相应解释和相关链接,只好让受众敬而远之。

2 科技新闻表现不佳的原因分析

造成科技新闻表现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

1)市场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与斐然成绩一并出现的是一系列伦理、价值问题。一切事物都货币化、市场化,新闻也不例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媒体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向转变,市场化道路似乎是唯一出路。而新闻市场化引起的假新闻、有偿新闻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媒体形象和公信力。

2)教育因素

在我国长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尤其在人口占70%的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给科技普及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2010 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仅占3.27%。科普水平低下造成科技文盲增多,公众的科学素养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又导致对科技新闻不重视的恶性循环。

3)机制因素

一般地占据显要位置的向来是时政新闻,科技新闻很少被编排在最佳版块以供阅读。媒体“把关人”对科技新闻采编重视不够,平时也忽视对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甚至当所在媒体曝出科技假新闻的时候,领导通常采取默许和容忍态度,这给科技新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4)个人因素

科技记者的门槛比其他记者要高,出现任何细小差错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毁灭性的结局,因此对记者要求相当严格。在现代市场经济影响下,新闻追求速度和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记者为了生存越过道德和法律底线,漠视科学伦理,侵蚀新闻真实性的生命,不惜与企业利益为盟,以“笔”分一杯羹。

上述可知,科技新闻传播形势相当严峻,如何增强科技新闻传播力度,满足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受众的科技信息需求,已经成为媒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应对策略

我们身处后工业经济时代,这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科技新闻应该顺应后工业时代的发展,转变思维,与时俱进,重新制定科技传播的战略计划。

3.1 树立读者本位观念,关注民生科技

在过去信息缺乏的时代,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如今受众有选择接触媒体、选择传播内容的权力,但囿于时间和精力他们迫切想要抓住与社会发展、个人生活相关的信息资讯,尤其是民生科技新闻,比如医药科技、食品安全技术、农业科技等。根据《2010 年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公民对医学与健康关注度达82.66%。一方面说明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后,人们对健康非常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公民对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担忧,尤其这些年接踵而至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祸害了无数人的生命,由此对医学与健康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科技新闻应做到“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以读者为中心,满足公众对医学和健康等民生科技方面的信息需求,这样的报道才能得到公众青睐。

3.2 树立市场化观念,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科技进步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基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否则不仅费时费力还造成国家财产极大浪费。所以科技新闻媒体在新背景下要发挥好宣传功能,提高公众对科技信息的利用率,让人们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投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中。

3.3 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媒体使命感

科技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经济建设、带来丰富“文化大餐”的同时也伴有诸多问题。在现代市场涌现出一批无良企业,他们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科研工作者,为牟利无恶不作,像“瘦肉精”教授就是一些无良企业的帮凶。

作为科技新闻传播者面对险象环生的市场环境,更应树立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随时提醒自己肩负的使命,坚决与企业利益划清界限,坚决杜绝有偿新闻。近年来牛肉膏、染色馒头、塑化剂、毒胶囊等事件层出不穷,此时科技新闻工作者在揭露事实真相与普及生活科技知识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时应注意新闻时效性,一方面为公众释疑解惑,一方面谨防谣言制造者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引发社会恐慌。另外报道“两面”比“一面”更有说服力,多采访相关科研专家以避免被“高科技制作”的光环所蒙蔽。在后工业时代科技新闻传播者承担的使命还有很多,揭露伪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受众科学素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牵引生态环境建设等等,科技新闻传播者任重而道远。

[1]刘建明,胡钰,等.科技新闻传播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1-32.

[2]黄天祥,王学锋.科技报道及科普宣传现状调查[J].科学新闻,2006(23).

[3]彭菊华,丁玲娜.科技新闻弱势传播原因分析[J].当代传播,2006(4).

[4]俞陶然.论科技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J].新闻爱好者,2012(2).

[5]陈凤贤.把握好科技新闻的伦理导向[J].新闻战线,2009(3).

猜你喜欢
科技
点亮科技之光
科技向善
科技赋能未来
韦地科技
笔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来科技之花开放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