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宇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又是高校深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志愿者服务对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锻炼社交能力以及优良品德的养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他们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以构建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立、健全的人格。传统的灌输、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把服务社会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1]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在奉献中肯定自我价值、在社会进步中成材的大好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过程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挫折,从中可以学会应对并解决各种困难的方法,不断调整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2]
志愿服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提高志愿者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了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对专业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志愿组织通常依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分配岗位,使服务质量得到了保证,也利于形成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良性循环。[1]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扩展个人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使自身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和其他志愿者的接触和交流,可以逐渐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随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多,人际关系网络也将不断扩大,从而可以从人际关系网络中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彼此容易产生信任,同时,志愿者的身份也容易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与帮助,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在我国,由于志愿者活动开展较晚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组织活动的本能的抵触,使得社会公益活动难以深人人心,难以激发起全民的互助意识。志愿活动开展缺乏相关的立法规范,企业对于志愿者自身的价值也缺少认同,在招聘毕业生过程中,往往把党员、学生干部经历作为能力鉴定的重要指标,而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则得不到重视。[3]同时,青年自身对志愿服务的概念还不是十分明确,没有同慈善事业、学雷锋活动区分开来。高校中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许多学校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团委的专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由于学校、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志愿服务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能到位,无法满足志愿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无法提升志愿者的工作热情,阻碍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制主要是自上而下、逐层领导。即由上级团委组织领导,由各院系的志愿者组织、基层志愿者小组、志愿者协会等构成。[4]在这种组织体制下,志愿组织不具备独立组织管理的职能,不能发挥“第三部门”作用。志愿活动的开展通常由上级共青团组织首先提出方案,以文件形式传达到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容易因协调与沟通不畅,对活动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为服务对象与志愿组织联系对接带来不便。
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项目相对集中在一些传统的领域,如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文明劝导、社区服务、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而大部分志愿服务科技含量低,运用所学知识少,大学生专业特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活动形式较单一,活动内容创新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层次提升。
志愿服务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但是,如今的志愿者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志愿服务本身的意义,让人产生误解和抵触。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甚至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完成任务,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不仅不能带给学生做志愿者的快乐,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热情。服务周期短和形式化势必严重影响志愿服务的成效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必须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营造群众重视、社会支持、踊跃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培训,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事业产生高度认同。
要建立和完善长期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激励表彰机制,严格考评认证体系,根据志愿者参与志愿工作时间与成效进行表彰,使志愿者创造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学校要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成才和就业紧密联系,以社会认可的奖励对学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行为给予鼓励和支持,这样志愿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非营利的社会事业,相关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校团组织,因受财力、物力诸多制约,使得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很难对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起到激励作用。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与社会机构以及其他民间志愿团体合作与交流,寻求社会资源,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的协同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使志愿者的爱心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志愿服务创新势在必行。在传统项目的开展上,应开拓思路,结合信息技术翻新形式。同时,在服务内容上,积极创新开辟新的服务领域,为志愿服务注入活力,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能较好体现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项目,高校志愿组织应当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品牌活动。通过品牌活动,我们能更好的传递志愿精神,引领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壮大志愿者的队伍。
[1]王蕾,赵彦莉,穆娜.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8):20.
[2]张应军,曹腊梅.以开展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怀化学院学报,2009(9).
[3]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4]何艳.论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