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琴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反腐作为新兴事物,是社会开放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网络作为一个高效、快捷、自由的公共交互平台,其不仅是公众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窗口,还是体察社情民意、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风向标。
什么是网络反腐?百度百科定义如下:“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网络反腐作为新兴的反腐方式,正在从自发无序走向日益制度化,党的各级组织及相关部门也日益重视网络反腐,积极与广大民众互动,成为网络反腐的推动力量。网络反腐不仅在开展舆论监督、推动民主法制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刻认识并正确发挥网络反腐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是摆在全党特别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此前网络曝光的“郭美美事件”“房哥杨达才事件”“房姐龚爱爱事件”“房叔蔡彬事件”“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单增德离婚保证书”到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而落马,此类热点事件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网络反腐成为反腐新利器。与每年经由司法机关查处的贪腐案件数量相比,其所惩办的政府公职人员正呈逐年上升之态势。据新华网一项关于 “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的问卷调查显示,74.8%(21459票)的参与者选择了“网络曝光”,与此同时,只有1.26%(362票)的参与者选择了“信访”。由此可见,愈来愈多的民众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反腐,在此大背景下,我们结合当前我国网络反腐现状,对其特点小结如下:
第一,从网络反腐的关涉面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党政公职人员的生活作风问题。以2012年11月,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为例,由资深调查记者纪许光在新浪微博首先爆料,雷某包养18岁情人,同时附上两人不雅视频照,此事一夜之间蹿红网络,家喻户晓。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受到民众质疑,直接导致党政干部在人民群众中威信扫地。此事件中网络传播效力居功至伟。
2)“三公消费”问题。以天价香烟事件为例,原南京市江宁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开会时的照片经由网友分析,他手边的烟是每条售价1500元至1800元之间的“九五至尊”香烟,他所戴的表也是10万元的名表“江诗丹顿”,网友们经过进一步“人肉搜索”之后发现,周久耕存在用公款购置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最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并立案调查。
3)贪污受贿事件。所有经网友爆料的腐败案件,无不跟贪污受贿相联系。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陕西延安“8.26”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因为微笑和手表被众多网友质疑的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又因其“手镯、眼镜和皮带”被网友用图一一呈现而再次成为热点,其所戴的手表、手镯、眼镜和皮带均价值不菲。试问,其从何而来的钱购买这些奢侈品,公务员系统的透明程度也再次因此遭受质疑。
4)官员豪宅事件。2013年1月17日,网友发帖称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在北京有20多套房产,总价值近10亿元,后又被曝有4个户口。此后,北京警方证实,龚在北京拥有41套住房,共9666.9平方米。2月3日,龚爱爱在北京被专案组抓获,已按程序依法刑事拘留,而为其违法办户口的北京、山西和陕西4名警察也被刑拘。在房价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买房都成为难题的情况下,房姐事件直接冲击着民众的神经,也拷问着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
第二,从网络反腐的举报人来看,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个人恩怨所致。其通过正当渠道难以弥补个人身心等损失。无奈之下便借由网络爆料相关事件,向公众传播形成舆论压力,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发现有悖常理的社会现象,通过网络渠道发布相关信息,这种属于微博、微信时代的现场发布人。3)爆料型记者和独立调查撰稿人,将一些在传统媒体中发布出来的信息在网络上发布,树立个人的影响品牌。这些独立的调查撰稿人之前多有记者的从业经历,现已离职,但拥有成熟的媒体经验。4)形形色色的爆料人,将大量跟腐败和权力滥用相关的信息发布到网络上来,网民跟帖并形成舆论攻势,对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起到助推剂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当下中国网络反腐的一种样态。
第三,从网络反腐的技术层面来看,一个最终能够形成舆论风暴促使反腐成功的网络举报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所举报的事实足够吸引眼球,能够激发民众好奇心理,若牵涉个人私生活等,其杀伤力则会更大。2)有影音等视频材料为证,举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可视听的影音材料。就目前已成功举报的网络反腐案件来看,无不包含图片或视频的。3)传统媒介需及时介入,将网络反腐带入到传统媒体,一旦举报的事件引起传统媒体的介入,势必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加速相关部门解决事件的进程。4)网络举报后要争取大V用户的转发及接力传播。首先,新浪微博采用了与新浪博客一样的推广策略,即邀请明星和名人加入开设微博,并对他们进行实名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在用户名后会加上一个字母“V”,以示与普通用户的区别,同时也可避免冒充名人微博的行为,这就是网友们所说的大V用户,网络反腐的举报人在爆料之后,通常会链接很多意见领袖,由这些人进行转发,如果爆料人能够建立起自己爆料内容的可信度,会很容易得到大V用户的转发,形成一般用户所无法达到的宣传效应,进而更容易形成舆论压力。
网络反腐拓宽了民众的参与渠道,有力的推动了反腐倡廉建设。主要表现为:第一,网络反腐创新了反腐平台。尤其近年,通过网络发现腐败线索、查处腐败案件,已经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少地方单位都已建立官方微博、工作QQ、群众热线等,鼓励网络举报。如北京市检察机关规定对网上实名举报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犯罪的公民,经查实结案后,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励。第二,网络反腐提高了案件查办效率。传统举报方式可能会引起“官官相护”进而拖沓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与之相比,网络举报成本低、速度快、影响大,既利于举报,又利于有关部门调查。以重庆雷政富事件为例,短短半月之内,雷某就被重庆官方免去公职,并对其立案侦查。处理速度之快,效率之高,是传统举报所无法企及的。第三,网络反腐的警醒作用不容忽视。网络反腐不仅让贪腐分子绳之以法,还让不少官员受到了教育与警示。与传统举报方式相比,网络举报更加直接,更具震慑力,以真相与事实直接发挥警示作用,从而促使官员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虽然网络反腐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第一,网络反腐信息真假难辨。在网络中,任何人通过一台联网电脑或手机都可能成为一个信息发布单位,人们通过博客、论坛等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就造成了信息杂乱,真假难辨的情形,对于纪检监察部门而言,其甄别的成本与难度也就相应加大了。更严重的是,有些不实信息还有可能被网络扩大成为舆论事件,不仅影响了案件本身的处理,也误导了群众的视线与判断,对政府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第二,不当的举报造成舆论困扰。纵览网络举报事件来看,公民言辞过激,随意爆料他人隐私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部分公民抱着“是官必贪”的态度,很容易跟风,扭曲事实,导致在相关部门未核实情况之前众人群起而攻之,给部分优秀官员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也为反腐倡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第三,网络反腐缺乏制度规范。我国当前网络监督与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健全,比如对于舆论监督与人身攻击等方面的法律界定不够明确,难以形成网络反腐的长效机制。
网络反腐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与此同时,网络反腐存在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网络反腐走向正规化,制度化?我们认为,以下诸要素尚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加强舆论监督,强化分析判断。网络反腐信息有真伪,网络舆论的传播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测机制,尤其是对与网络反腐倡廉有关的网络舆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摸清舆论传播运行规律,不断进行转发与回复数据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事件做出调查与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动因,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并督促相关部门迅速解决。
其次,立足科学管理,提供立法支持。有法可依是推动网络反腐倡廉建设的先决条件,相关机构部门应将网络举报纳入到网络反腐建设中来,严格立法,在保护举报人与被举报人正当权益的同时,还要遏制不法分子利用舆论无中生有的捏造、诽谤等。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与安全,杜绝网络暴力行为。推行网络反腐实名认证制,既可保证举报消息之真实性与有效性,也便于为纪检监察部门提高办案效率提供法律保障。
再次,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升网络用户素质。网络媒体的匿名性、隐蔽性和缺少相关法制法规的监督使得网民法律意识不强,道德观念缺失。网络虚假新闻及流言的传播主体是网民以及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网站,因此,要加强对网民的法制与道德教育的力度,呼吁网民不能因个人恩怨或恶搞而故意发布并传播虚假信息,不利用网络对他人人身等隐私进行攻击,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净化网络环境,有效推动网络反腐倡廉建设。
最后,网络反腐监督专区的设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等主流网站相继推出网络监督专区,中纪委、中组部、高法高检、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官网举报专区的日均访问量也成倍增长。这些举措尚需进一步在各级各类政府网站推广,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举报和民众监督的力度。
网络反腐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阵地、新媒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反腐的监督与管理,规避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认识和利用其优势,促使其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腐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反腐一直是我党发展历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话题关注度最高的就是腐败问题。网络反腐是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形式。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一词。欧美一些国家为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而构建完备的信息公开体系,这些皆是我们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网络反腐体系过程中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杨森林.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OL].中国廉政文化网,2010(7).
[2]邱小玲.论网络监督下的反腐“双轨”运行[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4).
[3]王文升.廉政文化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4]周湘鄂.论网络反腐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J].合肥学院学报,2011(5).
[5]王开彬,陈维枫.浅析如何把握舆论监督的度[J].新闻传播,2011(9).
[6]秦昊扬.互联网时代的反腐倡廉[J].大连干部学刊,2008(10).
[7]熊富标.论网络反腐[J].理论界,2005(12).
[8]王文波,陈文昆,范永同.浅论如何利用新传媒环境倡导反腐倡廉[J].中国报业,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