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的防火问题探讨

2013-08-15 00:45:05丁润川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20期
关键词:体育馆体育场馆场馆

丁润川

(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行列,并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民健身运动、体育赛事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体育场馆的建设脚步也在不断的加快,其建设规模和设计构造的难度也不断的加大。而近些年来,体育场馆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体育场馆的消防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1 体育场馆的性质及规模划分

体育场馆作为提供和安排体育赛事的建筑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场馆、练习场馆;按体育项目种类划分则更为细化,可分为篮球场馆、羽毛球馆、排球馆、田径场馆等;按体育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其划分依据为观众席的座位数,即超过8000个的称为大型体育场馆,少于3000个的称为小型体育场馆,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体育场馆。

2 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

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较高,火灾隐患较多,由于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观众和运动员,对整个体育场馆的消防安全形成了巨大的考验。

2.1 空间结构大,利于火势蔓延

体育场馆容纳的人数多,建筑空间大,立体空间性强。大量空气流通在场馆内,形成了天然的燃烧条件,火灾一旦发生,顺势急速蔓延。大多数体育馆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在火灾情况下强度变化较大,温度超过200℃时强度开始减弱;温度35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1/3;温度达到5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一半;温度达到600℃时,钢结构强度下降2/3;当温度超过700℃时,钢结构强度耗尽,易引发坍塌事故。

2.2 可燃物多,易诱发火灾事故

体育馆建筑内的可燃材料多,部分场馆多用木质结构的材料进行装修及设施配备,遇到起火点易引发猛烈燃烧。

2.3 电力设施多,火灾负荷大

体育馆为了满足观看比赛和音响屏幕的需要,所需的电量较大,尤其是现在的体育馆已经从单纯的承办体育赛事,转向承办各种文化娱乐、文艺演出等,使得体院馆的使用功能扩大化,在文艺演出中,使用的台口灯、天幕灯、追光灯达几十种,要求电力的功率达到需求。电力需求的增大,使得体育馆的火灾负荷增大,稍有不当,容易造成局部过载或线路短路而引起火灾。

2.4 疏散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体育馆属于典型的公众聚集场所,其特点是人员密集型强,人员密度大,给疏散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由于超大的空间性,致使火灾发生时,疏散时间长,而在逃生过程中,由于人员自身的慌乱,会造成相互的拥挤,导致出口堵塞,易引发踩踏事故。体育馆内发生的火灾事故,由于面积大而无法设定准确的防火分区和进行防火隔物设置,轻微的火势,会顺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浓烟、毒气,使得能见度降低,造成逃生人员视线不清楚,并产生烟气中毒、神志不清的现象。此外,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流直接威胁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使人难以忍受,争相逃命,互相拥挤,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2.5 复合材料多,引发有毒气体中毒

我国体育馆的建设不断强化工艺、材料、设计上的不断突破,大力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应用于体院场馆建设之中,由于复合材料的构成元素多,化学成分复杂,火灾发生时,必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烟气,生成CO、CO2、SO2、H2S等成分复杂的有毒气体,使得逃生人员产生气体中毒的现象。

2.6 火势迅猛,扑救难度较大

由于空间大,体育馆的火灾多数火势迅猛,保障燃烧的空气充足,内部甚至形成空气对流。形成起火点后,顺势向场馆内大量的可燃物蔓延,火势呈大空间、大面积迅猛燃烧趋势,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发展到火灾猛烈阶段。由于体育馆建筑内部可燃物多、火灾荷载特别大,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情况下,疏散被困人员、强行内攻救人障碍较多,很难深入建筑内部,在实施内攻时,转移阵地和延长内攻路线十分困难。

3 体育场馆的火灾防治对策

明确了体育场馆的火灾危险性和典型特征,鉴于体育场馆发生火灾后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严重、政治影响恶劣的情况,应将体育场馆的火灾防止纳入工作重点,因地制宜,逐条制定防治对策,减轻或杜绝火灾造成的严重后果。

3.1 加大行政审验力度

针对体育场馆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应严格把关,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作为行政监管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在审验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者的消防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规范的标准,对设计不合格的项目,消防部门一律通过,在未取得消防审核合格的情况下,不得开展场馆建设的进一步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设计中火灾隐患的发生。在设计中,重点突出对体育场馆建筑材料和自动消防设施,要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进行审核,凡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就要督促其严格按规范进行修改。

3.2 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人

消防监督部门应在辖区内,成立专门的责任小组,及时有效的对施工过程开展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不按审核意见及原设计图纸、有关技术规范施工的现象,责令建设施工方停工整顿,对于情节严重的、涉及危害较大的,按相关消防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此外,应对具有隐蔽工程的建筑进行重点查验和监督,查验具体的施工情况,重点踏查吊顶内各种管道穿越防火墙处的孔洞是否封堵,竖向管道井有否隔层封闭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在施工期间发生火灾事故。

3.3 严格行政审批制度

在体育场馆承担文艺演出和大型比赛的过程中,要求联合各个部门,形成安全部门,要严格审批把关,消防审查应作为其前置条件,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人员密集场所,相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已经取得相关证照的应坚决予以清理整顿。

3.4 培训高素质的从业人员

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于体育场馆的防火工作尤为重要,消防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集中时间,分期分批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装修有关法规、防火技术知识的培训,发放消防培训合格证。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流程,例如从事电焊、油漆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要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业者应持证上岗。

3.5 构建“防火墙”工程

消防机构应紧密结合“防火墙”建设工程,认真落实消防工作的各项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形成“四中能力”的融会贯通。在体育场馆内,应设置醒目火灾危险性标志,提高防火意识;应在观众入场前,提示体育场馆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便于事故发生时,人员的逃生;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自救;提示体育场馆内灭火器等灭火、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3.6 制订应急救援预案

体育场馆内的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在举办大型活动之初,就应协同各部门针对场馆内基本情况,人员入场情况,制订可行的灭火应急救援预案,认真开展实地、实兵、实装演练,提高灭火扑救的能力,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做到有备无患。

4 结语

体育场馆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对于场馆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保障场馆内的消防安全,及时清除火灾隐患,有利于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和广大体育爱好者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体育馆体育场馆场馆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 21:42:36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30
既有体育馆场地扩声系统提升改造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2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12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场馆风采
丝绸之路(2016年19期)2016-11-17 0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