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乌兰托娅
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物质及非物质遗产,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我区建设和正在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专题博物馆,逐渐形成以草原文化为主要内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例如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元上都博物馆、鄂尔多斯青铜艺术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等。而内蒙古最大的国家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则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突出展示了草原文化的发展进程,成为浓缩中国北方亿万年生态变迁、几千年草原文明和当代内蒙古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从整体上反映出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厚重底蕴,为草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载体,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一)科学性。随着科技革命和文博事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博物馆从考古挖掘、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陈列到展览展示等各个环节都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多种科技手段达到还原历史原貌的目的。在这方面,我区各类博物馆收藏的大量、丰富的实物资料,为草原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满足了草原文化研究的需要。自1986年以来,辽代陈国公主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元代集宁路遗址、二道井子遗址等重大考古成果的获得,都为认识、研究和传播草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实物依据。这些考古成果科学、生动地反映了草原文化发展的脉络。
文物陈列展示是博物馆发挥草原文化传播功能的基本方式,它通过总体构思、精心策划、科学布局、合理陈展,达到充分表达展览思想、增强传播效果的目的。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草原文化主题思想贯穿全部陈列展示,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草原雄风”“草原天骄”“草原风情”“草原烽火”四个基本陈列,以板块串珠形式展示草原文化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纵向发展线条,简明生动,通俗易懂;“草原日出”“风云骑士”“草原服饰”“草原华章”“古道遗珍”五个专题陈列,以亮点聚焦方式呈现草原文化的精彩之处。博物馆将考古成果、出土文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以科学的陈列和展示,多方位、多角度、系统性地描述了草原文化的发展全貌,呈现给广大观众,使草原文化传播更加科学、真实而生动。
(二)广泛性。有学者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是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藏品是博物馆传播的起源和根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即为传播者,是传播的中介主体;媒介是指能够传播博物馆信息的一切方式和手段;受众即博物馆观众,是传播的终端、结束、完成者,也是主体。自2008年起内蒙古的各级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3000多万人次。仅内蒙古博物院平均每年接待观众就达130多万人次。在观众人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观众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职业结构方面,社区居民、低收入群体、老人、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观众群体明显增加;在地域结构方面,本地观众、外来游客及国外友人都有大幅增长;在年龄结构方面,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儿童都踊跃来参观;在知识结构方面,出现了不同文化程度观众全面扩大趋势。博物馆拥有了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更为有效地扩大了草原文化的传播范围。
(三)直观性。这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传播机构最具自身特点的重要方式。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具体、生动、形象的“实物”对人们认识事物具有重要作用。把草原先民遗留下来的见证物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要比文字资料或图像资料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深刻的印象。博物馆还可利用多媒体和幻影成像等技术手段进行景观模拟,再现草原历史重大事件,令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超越时空的感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草原历史文化。
(四)重复性。博物馆是对公众永久开放的文化传播机构,观众可以在不同时期根据自己的需要多次进入博物馆进行重复参观。不同年龄阶段、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的观众对事物的认知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观众通过多次重复进入博物馆,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能不断深化对草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内蒙古博物院每年对观众的调查数据表明,约40%观众有4次以上进入博物院参观的经历。可见重复性参观学习是博物馆传播草原文化的又一重要特性。
(五)高效性。博物馆与其他教育机构相比,在传播草原文化中更具综合优势和更高效的传播效果。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所具有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特点,有利于提高观众的兴趣,增强观众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有利于让观众在参与和互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文物展示和各种活动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增强观众的兴趣,并具有启发意义,使之更直观地了解草原文化的博大丰富和深刻内涵。
(一)整合文化资源,推进系统性传播。必须构建和完善两个体系:一是构建和完善以内蒙古博物院为龙头、草原文化特色博物馆为支撑、盟市和旗县博物馆为基础的草原文化传播组织系统。二是构建和完善草原文化传播体系,形成文物发掘收集、保护陈列、文化研究、馆际合作、宣传教育为一体的草原文化传播系统,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促进草原文化传播。
首先,整合区内文物资源,增强草原文化传播的辐射力。通过加强馆际协作交流,调整和弥补全区各地博物馆文物藏品不均衡的缺憾,实现藏品资源共享;举办草原文化精品文物特展,将内蒙古境内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物根据不同的主题陈列展览整合起来,以更全面、系统地反映草原文化全貌。
其次,加强区内外合作,增强草原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力。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都曾留下北方游牧民族的足迹,蒙古族文物更是遍及全国。要更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草原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须将北方民族文物作更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如内蒙古博物院曾举办的《忽必烈的世界——元代艺术展》《辽代精品文物展》《蒙古族民族民俗展》《北方游牧民族精品文物展》等,都使更多的观众认识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加强国际交流,增强草原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博物馆走出国门传播草原文化具有独特的作用。内蒙古博物院曾组织的草原文物精品展,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观众的广泛欢迎及好评。今后还应着重研究探索博物馆加强草原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努力把内蒙古建成国际草原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心。
(二)采取多种方式,搞好展示性传播。一是科学化陈列。加强研究,强化基础工程。各级各类博物馆可根据全区博物馆总体布局分工和专业特点以及所拥有的文物状况,精心策划和科学设计草原文化主题展览,实现集中化、系统化、形象化的文物展示和草原文化传播。二是高水平讲解。要注重通过严格考核选拔和实践培养高素质的讲解人员,形成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讲解技巧和多才多艺的讲解队伍。还要培养一批专业研究和讲解水平高的复合型专业骨干人才,促进博物馆草原文化研究和传播水平的提高。三是艺术化表演。根据文物陈列的内容,组织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马头琴等表演和敬献哈达等礼仪展示活动,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展示,以加强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四是动态化展示。根据各馆自身特点,挖掘民族文化内涵,邀请民族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蒙古族服饰、勒勒车及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工艺,把一些草原文化的抽象内容,通过动态展示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三)集中宣传主题,加强活动式传播。既要推进博物馆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又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组织参与互动型传播活动。变观众的被动听讲和观看为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二是组织实践型传播活动。针对大中小学学生开展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存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草原文化的感悟与理解。三是组织娱乐型传播活动。举办不同类型的文艺表演活动,使人们增长知识、增强对草原文化的兴趣。四是组织关联型传播活动。应重视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既有利于让观众接受教育,也有利于渲染草原文化浓厚的宣传氛围。五是组织开放型传播活动。举办“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让更多的受众接受草原文化的熏陶。
(四)开设文化讲坛,提升传播的层次。博物馆可以依托自身文物资源优势、区内外专家学者优势以及科学研究成果优势,以专家专题讲座并与观众互动研讨、观众现场交流讨论等形式,达到高层次传播草原文化的目的。一些有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的观众还可以自己申请讲题进行讲演。内蒙古博物院创办的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博苑讲坛”,主要宣讲草原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区内其他博物馆也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办各类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讲坛,搭建平台,推动草原文化研讨和传播层次的不断提升。
(五)加强广泛合作,扩大传播的范围。博物馆应以自身为依托,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终端等媒体手段传播草原文化。例如利用文物陈列制作草原文化电视专题片、组织媒体对考古挖掘现场进行跟踪报道、对以草原文化为内容的各项活动加强宣传报道、在广播电台开办“空中博物馆”并在线与观众进行交流、利用微博传播博物馆资讯并与观众互动。此外,应加强与学校、社区、旅游等具有组织本系统内人员或游客群体优势的机构合作,延伸和放大草原文化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