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建明
某地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到百姓家看看,看看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同他们拉拉家常,听听他们的心里话。这位领导同志的建议发人深省。
我们常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领导干部理应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少数领导干部习惯于蹲在办公室指手画脚,坐在豪华汽车里走马观花,逢年过节象征性地下去转一圈,多数时间则泡在会议里,甚至耗在酒桌上,很少同群众打交道,更不要说“常到百姓家看看”了。如此一来,眼里不见民情,心里缺少实情,脑袋一片空白,工作当然也就做不好了。
显然,这位领导同志讲的“常到百姓家看看”,不是简单的有感而发,而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领导干部常到百姓家看看,有百利而无一弊:首先,有利于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信任了解,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看到好的党风政风,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其次,有利于看到群众的真实生活,真切感知他们的冷暖安危,从而在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还有利于看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得怎么样,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真正把为群众谋利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进而在为民谋利、为民解忧上下功夫、出实招。
常到百姓家看看,要在“看”字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多搞一点轻车简从的微服私访,少搞一些事前通知、精心准备、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运动式”视察。要放下架子,迈开双脚,甩掉陪同,自己去看,自己去听,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看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反之,如果领导干部仅仅满足于听听个别地方官员、职能部门的汇报,而不亲自去百姓家看一看、听一听,即使下基层,也是走马观花,这就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下级牵着走,听到的都是“振奋人心”的消息,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修饰的“闪光点”,却根本听不到广大群众的真实声音,难免会被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者所愚弄,无法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愿所盼,那么,想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常到百姓家看看,“看”只是方式,归根结底要通过“看”来发现问题,找准工作的薄弱点,进而达到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迈开双脚,广接地气,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同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多亲耳聆听群众的疾苦呼声,多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最终以实际行动和实在效果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