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青
(浙江省标准化协会,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在保证食品基础的营养和品种多样性之外,更加的注重食品的安全质量。在近些年中,我国发生了多起因为食品中添加剂的问题,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所以对于食品的安全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食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有添加剂的掺入,如果超出了规定的允许范围,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我国在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方面有了相关的规定标准,但是有些生产厂家在生产的过程中,不顾人民的安危,生产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标准化的实施,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为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证。
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目前来讲,我国的很多企业中,对于标准化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思想意识方面没有重视,而是将精力全部放在了生产经营中,对于标准化只是走形式。此外,对于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原材料的质量标准都没有严格的规定,有规定的也没有执行。企业中在标准化方面所投入的技术力量和人员力量不够,技术设备不完善,人员配套不足。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下降的原因。
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变化快、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从本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中可以看出,中小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占企业总数80%以上。这些企业受生产发展的需要和诸多因素的制约,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偏低。法人代表既是技术负责人,又是市场营销员。有的企业尽管按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聘任了标准化技术人员,但多为兼职,无法全身心专注于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不少企业抓标准化工作也只关心终端产品质量,而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等标准重视不够,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相应质量的把关,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甚为薄弱。
有些食品缺乏安全标准或标准滞后,给监督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虽已制定发布了有关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由于制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一些标准存在着滞后、标准与标准间自相矛盾以及交叉、重复、空白等现象,造成了现有标准难以满足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如何实施标准化,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
标准化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准备、生产加工到贮藏环境和运输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以标准化工作为导向,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控制。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基础,是整个质量体系的基础保障。在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应该对原材料的产地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对其周围的环境标准,土壤以及用水的安全指标都要有严格的标准化规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对生产环境的温湿度、洁净度以及相关规范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执行。在食品的贮藏和运输环节中,要注意温湿度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保证食品的质量。对于食品在生产加工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充分的注意到标准化工作的建立和运用,标准化是食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所以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标准化工作,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是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的质量,影响原材料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弃物流失渗透到土壤中,对于农业土壤和农业用水产生污染,从而污染到农产品;其次,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在农作物中聚集,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质量安全;最后,在食品的加工环节,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对食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实施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对食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实施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提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规范生产,从原材料的质量到生产加工到最后的贮藏运输环境等都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食品的质量安全,实施标准化的主要途径。
食品生产加工必须以标准化为依据,坚持以食品质量安全为核心。食品质量安全是时代的产物,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对高质量生活的更高品味的追求。广大消费者都希望食用优质安全的食品,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有质量安全保证的加工食品有着很强的需求愿望。质量安全没有保障的食品存在着隐蔽性和延缓性,其问题往往无法通过人的直观感觉发现,必须借助设备才能检出,而且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缓慢的、并且极易被忽视,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易发现。消费者只能通过识别产品的相关标志,如生产许可证、质量安全等标志来选择产品。因此,规范的产品标识是证明产品内在质量诚信标志,是质量安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生产者或销售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承诺。规范的标识可表明产品质量的一致,涉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这要求生产者通过诚信和社会责任来担保,并由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来保证。
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是以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实施为基础的,只有从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收获、运输、贮存再到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产品检测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质量安全进行控制,加上生产经营者社会责任和诚信意识的打造,以及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生产经营者的有效监管等措施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有效保障。
[1]王志国,方继伟.浅谈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质量标准,2006.
[2]许卫兵.奶农掺三聚氰胺,三鹿没责任?[Z].新华网.2008.
[3]许开慧.试论“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