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鸿鹄 屈其兵
(1.嘉兴良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200 2.平湖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200)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发生在外墙处的渗漏问题,常出现在完成之后的一年的时间中,而且会逐步的变严重。尤其是在多雨的区域中,当大雨降临之后,外墙就会有很明显的印记,导致其装饰砖掉下,涂料长霉斑,地板被水泡等,使得建筑体的功效被影响。它一般是发生在外填充墙和框架的梁的连接区域,窗框与墙砌体连结处及外山墙处。它的显著特征是建筑体的两头比较厉害,中心不是很厉害。朝阳的区域比较厉害,背光的区域不是很严重。特别是在高层或者是多层中,最容易发生这种问题。
主要在框架梁、柱与空心砖砌体结合部容易产生裂缝,特别是框架梁下皮与砌体结合部极易产生横向裂缝,在降水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渗漏现象,而且水会流到墙体里面,从上面到下面,从砖中逐渐的渗漏到未知的区域。同时,如果不积极的处理窗台的话,也容易导致缝隙和渗漏等现象。
缝隙现象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其关乎到设计以及建设方法和天气情况以及使用的物料等等的多层次的内容。
设计方都结合一致的方式来开展设计活动,不关心全新的技术以及物料等的独特使用背景。而且对于细致区域的处理更是不关注,心知肚明的知道有问题,只要总的构造不存在大的问题的话,就不关心。建设的时候出现的不利现象主要是由建设方来开展的。如果改善工艺等就会使得费用变多。很多业主不承认费用变多,此时必然只能按照设计来建设,一旦不小心,就容易导致不利现象存在。
建设组织的资格不高,管控人员的经验不足,管控不合理,工作者的综合素养较差,没有积极地开展技术交底活动,对于细微处没有认真地处理,非常的随便,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活动。导致砂浆的饱和度不合理,抹灰的时候不密实,此时就容易存在缝隙。尤其是在硬化的时候,快速的失水以及面积变小是导致缝隙形成的关键要素。
为了降低费用,使用含泥多的或者是尺寸不合理的,相关的指标混乱的水泥物质,不按照规定添加外加材料,配比不精准。导致构造的强度较差,强度下降,也是导致缝隙形成的关键要素。
春天抹灰时,风大、气侯干,夏天天热,施工时砂浆的水灰比控制不好,养护不到位,造成水泥砂浆失水快,使砂浆在凝结硬化初期砂浆体积收缩大,容易发生缝隙。
4.1 外墙使用的砌体砖建议使用三排多孔砖或其它轻质实体砌块,当使用空心砖砌筑外墙时必须选用完整的无破损的砖,砌筑时不得打砖不足模数部分必须用实心砖或素混凝进行补充调整,相应的拉接钢筋必须按规范的要求设置。
4.2 对于复杂的外立面造型,在窗口附近和外维护墙砌筑,拉结钢筋一定按要求留置。
4.3 外墙的保温系统尽量采用聚苯颗粒砂浆保温体系,此体系杜绝了点粘外保温体系的空心夹层,降低了渗漏现象,并且能够做出一些局部的造型线条。
4.4 假如费用足够的话,外墙抹灰层建议采用防水砂浆抹灰。
4.5 尽量使用通体外墙砖,而不采用劈开砖,并且粘贴采用专用胶粘剂和勾缝剂,且粘砖前先在墙面满刮胶粘剂后粘贴饰面砖,勾缝最好选用平缝而不采用凹缝;使用涂料的底层最好选用防水腻子满刮,并选用弹性防水外墙涂料,在外墙砖粘贴前最好先满刮一遍胶粘剂,然后再粘贴外墙砖,此举能够降低缝隙的发生几率。
4.6 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同时加强抽查和复查,严禁干砖上墙,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的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同时以挤砌的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应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的方法保证。
4.7 严格控制各种构造缝的处理措施。严格按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做好伸缩缝和沉降缝处的处理,确保使用的物料的品质以及尺寸等合乎规定。
4.8 由于填充墙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墙体与梁底和柱边等不同建筑材料接触界面由于温度应变不同易造成裂缝,所以在摸灰前应按规范要求加上钢丝网片,再用水泥砂浆分层压,并且注意养护,然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
4.9 对于采用外墙粘贴饰面砖的建筑,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而且要提升工作者的品质思想,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在粘贴过程中一定要有挤浆的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保证密实,尽量采用平缝,采用凹缝的凹入度不要太大,减少流水线长度。
4.10 女儿墙屋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根部位置处混凝土比屋面高10~15毫米,保证屋面女儿墙根部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此时就算是出现非常小的缝隙的话,也不会使得该处出现渗漏现象。
4.11 阳光房和虎头窗等根部一定要做好防水附加层并且防水卷材全包,确保建设品质。
4.12 假如资金充足的话,可以在构造上开展防水活动,进而在保温区域进行防水活动。
4.13 屋面突出的构筑物等如烟囱、排气管道和天窗等根部一定按要求做好防水处理。
导致填充墙出现渗漏问题的要素非常多,上面讲到的任何步骤发生问题的话,都容易引起渗漏现象,它是一项常见的品质不良现象,不过并非是无法应对的,必须对此认真的关注,而且要按照有关的步骤来开展建设,才可以保证渗漏现象能够得到有效地处理。
上面讲述的这些内容是应对渗漏的关键措施,通过分析许多项目获取的具体成就我们发现,其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性特征。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只有认真的结合建设步骤来开展活动,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才可以确保问题能够有效的得以处理。
[1]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2]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