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翠,韩少卿
(昭通学院 管理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通市的旅游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过程。近些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磅礴乌蒙·神奇昭通”的旅游形象定位,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形象塑造,着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2012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05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01亿元;水富西部大峡谷、昭阳区大山包、大关黄连河、镇彝威红色旅游等骨干景区得到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开发;利用昆交会、上海国际旅交会等重大的会展节庆活动大力开展昭通旅游的宣传促销,进一步提升了昭通旅游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一批星级宾馆和酒店投入营运,一批旅行社注册运营,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昭通市旅游发展存在着旅游景区建设滞后、景区通达性不强、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由于开发时间短,起步晚,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尚未形成具有较高品位和较强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虽然昭通市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但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扶持下,昭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得到开发建设。旅游业对昭通市国民经济的贡献正在不断显现出来。但是,从昭通市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就可以看出昭通市旅游业在云南省旅游业中的地位还不高,所占比重仍然过低,对云南省旅游业和昭通市国民经济的贡献依然有限。因此,在昭通市的旅游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2.1.1 区位优势
昭通属于滇东北旅游区,是连接云、贵、川三省的交通通道,有“鸡鸣三省”之誉,213国道由北向南贯通全境,巧威公路由西向东横穿全市中部和东部,内昆铁路穿行于全境的北部和中部。昆明至昭通有定期航班,交通十分便利。在昭通周围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极有条件形成地跨三省的旅游大片区。如此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可使周边地区的旅游者易于到达境内,是其他旅游片区无可比拟的,因此,昭通拥有明显的旅游区位优势。
2.1.2 旅游资源优势
昭通是云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华文化”与“夷文化”交融,“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山文化与水文化同在,这里是华夷交融与民族凝聚的缩影。这使得昭通的旅游资源有较好的组合性和互补性。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在这片土地上,一日之旅,可以领略到从海南到北国不同纬度带的风光景致,既可以领略春花秋实,又可以领略明山秀水。这里有着云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集中生息着全国1/4的黑颈鹤的大山包,有着四川九寨沟的神韵和湖南张家界意境的大关黄连河瀑布群、彝良小草坝瀑布群,国内最大的天然露天温泉浴场水富西部大峡谷温泉,红色旅游胜地镇彝威红色旅游区。在这片土地上,世居民族与外来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瑰丽多姿的民族风情,为昭通这片土地上增添了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2.1.3 客源市场优势
昭通既处于云、贵、川、渝的交接地带,又处于滇东与滇中二大旅游区客源集散的有效辐射范围之内,其中大关黄连河、盐津豆沙关、水富西部大峡谷温泉、威信红色旅游等景区交通干线相邻,因而具有客源集散的交通区位优势。从区位上看,昭通位于连接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大省会城市的中心地带,潜在的客源市场有近2亿人,加上云、贵、川、渝相邻地区颇具规模的客源流动,无疑会给昭通市带来一定数量的“门槛”客源。随着云南省其他重点旅游区旅游产品被昆明、宜宾等地的游客反复购买,昭通新开发的旅游产品很可能成为昆明、宜宾等地游客的购买目标。所以,昭通在客源市场竞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2.1 旅游资源开发有限
尽管昭通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就目前的开发情况来看,可以说还处于“初级开发状态”,谈不上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大关黄连河、盐津豆沙关、水富大峡谷温泉、昭通大山包、镇彝威红色旅游等景区,旅游产品数量有限,而且开发规模小、开发层次浅。由于开发程度低,配套条件差,旅游功能单一,所以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上还不充分,其旅游吸引力十分有限。
2.2.2 旅游交通条件滞后
从基础条件来看,全市已基本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初步形成了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但就昭通市内部旅游交通而言,目前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由主干道通往腹地县乡的公路,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不但路面颠簸,而且蜿蜒崎岖,有些路段晴通雨阻。游客前往,一方面会浪费很多时间,另一方面会感到疲惫不堪,影响游兴。交通条件的滞后,大大限制了昭通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昭通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要从根本上改变交通条件滞后的状况,否则即使有好的旅游资源,游客也会“畏途”。
2.2.3 旅游宣传营销较弱
昭通虽然通过昆交会、上海国际旅交会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在昆明、成都、重庆等重点客源市场设立旅游营销中心,组织海内外旅游买家到昭通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昭通旅游进行宣传营销,但是整个旅游宣传营销还是比较弱,具体表现为:一是尚未充分利用现代营销策略和手段,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宣传昭通旅游;二是营销宣传中缺乏品牌意识;三是旅游营销中尚未形成最佳产品组合。旅游消费是一种替代性很强的消费,旅游知名度对旅游消费市场具有较为明显的引导作用。因而,昭通市的旅游发展将面临着塑造旅游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的艰巨任务。
2.2.4 旅游人力资源不足
昭通市在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明显不足,这突出表现为:一是缺乏规划、设计的专业人才;二是缺乏旅游营销策划人才;三是缺乏旅游企业所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业务熟练的员工;四是缺乏训练有素、人文综合素质强的导游。
2.3.1 政策机遇
“旅游促进发展”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未来较长时期,我国仍将处于旅游发展的黄金期,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产业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特别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把滇东北列为全省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打造,将为昭通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3.2 产业机遇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市场的繁荣,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据有关经验测算,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岗位,就可相应带动增加2.4~3个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到“一业兴、百业旺”的促进带动作用。如此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和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为各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昭通市目前正处在合理调配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关键时期,这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整合、旅游市场的新拓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机遇。
2.3.3 市场机遇
旅游需求属于精神需求,是人类永不枯竭的需求。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需求将会越来越强劲。这就为昭通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背景。此外,旅游者的需求逐步走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尤其是不少游客的需求已从单纯的“观光型”转向“观光—度假型”或“观光—科考型”这一多层面的需求,随着“假日经济”、“旅游黄金周”的到来和推动,无疑更为昭通市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契机。
2.4.1 旅游知名度的挑战
谈及云南的旅游产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昆明的石林、民族村,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傣族风情,大理的苍山、洱海、白族文化,丽江的玉龙雪山、“母系氏族”;其次想到的可能是腾冲火山热海、宜良九乡和建水燕子洞;再次可能是陆良彩色沙林、元谋土林、澄江抚仙湖、罗平油菜花等。虽然大关黄连河、水富大峡谷温泉、大山包在省内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也只属于第三层次,至于朱提文化和其他景区景点则很少有人知道。换而言之,姑且不论国际旅游市场,就是在国内旅游市场和省内市场上,昭通市目前尚缺乏高层次、大名气的品牌产品。因此,昭通市在旅游宣传促销上,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4.2 旅游市场分流的挑战
由于云南省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广阔,各地州市又都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滇中、滇西南、滇西北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较大,旅游产品相对成熟。与昭通相邻的滇东地区,以陆良县、罗平县、麒麟区为代表,正在加大旅游投入,深化资源开发,配套旅游产品,以增强旅游吸引力,而大多数赴云南旅游的游客逗留云南的时间有限,省内游客目前可选择的本省旅游产品也较多。因此,在昭通市交通状况不佳、知名度和吸引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会给昭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吸引力的增强带来巨大的压力,必然会对昭通市旅游客源形成分流的情况。面对这一分流竞争的挑战,应有充分的认识。
2.4.3 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挑战
作为旅游目的地,昭通市以瀑布山水风光、古道历史遗迹、彝苗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区等为主要吸引物,虽然在区位和资源组合、资源类型上,昭通市占有一定的优势和自身特色,但是相对云南省范围内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而言,昭通市旅游产品的开发较晚,相对不成熟,市场知名度也不高,必然会在同类型旅游目的地上与其他地方互相竞争。
通过上述分析,昭通市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是: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优势与劣势并存;昭通市有着以“朱提文化”为代表的深厚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开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加以开发和利用。
由于昭通旅游处于后发地位,要实现旅游业的起步和腾飞,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就应吸取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低水平的模仿性开发与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有竞争力和较长生命周期的旅游产品,并以高起点、高效益为旅游业发展目标,建设精品旅游工程,发展深度旅游。
昭通应尽快改善与川、黔、渝这些重要通道的交通条件,提高通行速度和舒适度,使昭通与现有的西南旅游大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同时加紧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促进大西南地区旅游产品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以保持大西南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因此积极采取“东西联合,互动发展”的市场策略是昭通市旅游业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了使昭通旅游业发展不断壮大,长盛不衰,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从业队伍,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旅游行业人才的培养,建成一支专业知识完备、技能训练有素、年龄结构合理的旅游产业专业队伍。注重引进和留住旅游业急需人才,制定并实施有利于引进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形成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
[1]邱清遐.对昭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S1).
[2]杨 杰.加快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