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振荣,肖 禾,张 鑫
(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以来,注重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需求。开展国土资源的生态管护工作,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与永续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大任务[1]。《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2],而生态管护则是长期有效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生态管护也是当前及今后土地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3]。相关研究显示,GIS等空间分析工具能够为区别化生态管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空间格局评价[4]。一些理论及实践研究也为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管护提供了经验,如农业/农村[5],城市[6],沿海防护林[7]以及河流[8]。虽然对于生态管护已有所探索,但当前中国对于土地生态管护的研究仍然较为匮乏[9],需要进一步认识其概念内容,并探讨如何在中国推动生态管护的发展。笔者从生态管护内涵、系统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实践研究经验,探讨了土地生态管护相关概念及其内涵与原理,并提出了中国加强土地生态管护的几点建议,以期推动土地生态管护的讨论、研究和实践。
管护(Stewardship)蕴含着伦理观念[10],其包括规划与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应履行的责任。管护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之中,涉及环境、农村、经济、健康、财产、信息等诸多方面,并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管护一词虽因情景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但其本意却大体相同,即照看他人所属物和日常事务的责任,强调日常活动的影响和责任。充当管护者或行使管护行为,皆属于管护的范畴。国内文献中,则多把土地生态管护中的“管护”二字译为管理(Management)和保护(Protection),即强调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力度,以确保各类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永续利用。纵观国外文献不难发现,环境管护(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一词的出现频率最高,而与管护相关的农村管护、土地管护(Land Stewardship)、生态管护(Ecological Stewardship)、生态系统管护(Ecosystem Stewardship)等衍生学科的研究也逐渐被学者所关注。用Google Scholar搜寻最近10年的文献进行统计可知,上述4类学科的文献记录数量比例为12∶4∶1∶0.3。下面就依次进行有重点的介绍,并探究其与土地生态管护的关系,得出土地生态管护的主要内涵。
美国环境保护局对环境管护一词的界定为:社会的各个组成成员为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其涉及的行为对象囊括了所有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个人及群体。而这种责任所产生的价值,能够通过个体、公司、社会群体或政府组织的选择与决策得以体现;亦可借助其连带产生的独特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予以显现;还可以通过环境持续改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合理保护等行为结果来示范表征[11]。美国环境署于2009年设立了环境管护委员会,旨在为环境署提供环境管护方面的政策及技术咨询,并规定了6个方面的管护目标:①保持清新健康的空气;②保护并修复生态系统的相关功能、产品及服务;③生产清洁能源并予以高效利用;④实现和支持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化的土地管理和发展;⑤对材料予以仔细筛选后再施用,尽量选用生态环保型材料;⑥维持水资源质量,并使其尽可能地满足各方面需求。
相比而言,英国则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将环境管护理念引入乡村和环境敏感区域管理之中,并于2005年将原来的通过政策补贴支持的乡村管护计划和环境敏感区域计划合并为农村/农业环境管护计划,以更好地为农民和其他土地管理者开展科学有效的土地环境管理提供支持[12]。其中涉及了4个级别的农业/农村环境管护:普通入门管护(Entry Level Stewardship)、丘陵地区入门管护、有机入门管护以及高级管护。其规定的环境管护目标也更为广泛,主要包括:水体与土壤保护;土壤侵蚀与水体污染防治,雨洪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历史及文化遗产与风貌保护;乡村景观建设,乡村公共通道维护,乡村可达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稀有传统畜禽品种及传统农业生产保护等。每个管护级别都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技术规程和资金补贴标准。迄今为止,英国已有超过60%的农场自愿参加农村环境管护计划。
土地管护一词主要出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策文件和研究论文中[13],其强调的是维护土地环境,包括土壤、空气、水体、生物多样性等的质量和丰富度,发现并保护这些资源所隐含的环境、经济、社会或文化等多重价值,并将之视为公众应履行的一种公共责任。在近年来相关土地管护的案例研究中,涉及的主题词有:综合系统和行动、行为和伦理、景观产品与生态服务功能、景观尺度管理、景观变化、公共产品、看护责任等。值得注意的是,土地管护与英国农业环境管护计划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二者皆以建立环境可持续的乡村景观为主要目标。
生态管护仅在生态系统管理的文献中提到,强调一般的日常维护,但鲜有专业论文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系统管理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14-15],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方法-模式体系。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的定义为:在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加以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制定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策略,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近10年文献记录中,该词出现的次数已增至环境管护的1.7倍。如今,生态系统管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土地、自然保护等各个部门,例如美国土地管理局对生态系统管理定义为:综合生态、经济和社会原则管理生物与自然系统,实现景观的长期生态持续、自然多样性和生产能力[15]。
生态系统管理力求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功能性,但目前所普遍使用的生态系统管理多以历史状态作为参照,难以对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16]。有学者建议用生态系统管护替代生态系统管理,以更加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特征。生态系统管护综合考虑了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特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以及系统的不确定性,以保育生态系统弹性为目的采取适宜的适应性管理,并将资源管理者作为服务和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媒介,而不仅仅是传统管理途径的决策者[17]。这一名词的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更加科学化和多元化的生态系统管理目标和方法的需求[15]。
具体而言,生态系统管护是一种在变化的条件下对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做出响应并及时修正发展轨迹的策略,旨在更好地获得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并把握关键机遇,满足人类需求。对比生态系统管理原理,生态系统管护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施用[17]:①降低社会-生态服务系统对于预期变化(扰动)的脆弱性;②保育生态系统弹性使其更好地应对扰动及各种不确定事件(如气候极端事件、病虫害暴发)的发生;③对出现的不利发展轨迹及时做出改变。而脆弱性 (Vulnerability)、适应性(Adaptation)、弹性(Resilience)和转变(Transformation)亦构成了生态系统管护的中心思想[17-18]。
环境管护更关注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类社会健康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其又可依据管护对象的不同得以进一步细分,例如笔者所关注的土地管护即为其中一个分支。随着人类活动对于土地扰动程度的不断增加,土地管护也逐渐上升为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生态管护,即等同于土地生态环境管护,其核心为实现土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就当前发展来看,土地生态管护的内涵应继承环境管护的内涵,并结合土地科学体系和中国土地利用面临的具体问题,充分秉承和遵循生态系统管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土地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的建设、修复、提升和维护,提高土地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等方面的多功能性。综合环境管护、土地管护、生态管护与生态系统管护的相关要点,依据土地生态建设的战略目标,总结出土地生态管护内涵。
(1)土地生态管护是生态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土地生态管护对象是土地及其支持的各类生态系统(生物和环境),以及其在不同尺度上构成的复杂镶嵌体(景观),并应从土地单元(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景观镶嵌体尺度,协调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
(3)土地生态管护内容的重点是维护和恢复土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提升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在宏观方面,其应优化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提高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保育“土地-社会-生态”耦合系统弹性。
(4)土地生态管护的行为主体包括所有可能对土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个人(农民)、社区、组织、公司及政府等。应重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特别是农民在土地生态管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应从行为主体的日常活动(Everyday Choices)对土地的影响入手,开展土地生态健康修复、提升和维护,进行土地生态景观化建设。
(5)应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经济激励、技术等方面,多角度地构建和完善土地生态管护体系。
根据上节对土地生态管护内涵的探讨,结合国内外在土地生态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16-17],可以发现土地生态管护涉及生态系统理论、生态服务功能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等[19-2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如何采取有效的适应性管理提高社会-生态耦合系统弹性[18,22],将成为未来土地生态管护重要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内容。依据相关研究经验[23-24],从系统特征角度,提出中国开展土地生态管护的基本原则。
土地生态管护有助于改善人类活动与生态服务之间的互动效果,土地生态管护应从“社会-土地-生态”耦合系统出发,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型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安全、防灾避险和休闲游憩等功能以及各种生态与景观价值;要从土地单元尺度提升到景观尺度,充分考虑“社会-生态”耦合系统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保育“社会-土地-生态”耦合系统弹性为目标,实施科学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弹性是系统承受一系列冲击或干扰后,通过恢复和再组织以保持其基本结构、功能、特征和反馈机制的能力,其可应用于任何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对于土地生态系统而言,单一化土地利用是降低生态系统弹性的重要原因,而较低的弹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增加了生态系统脆弱性,威胁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注重发展多功能、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单一地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促进合理、优化景观格局的构建,提升不同地块间各种生态过程的相互联系,通过建设整体化、成熟化、复杂化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其弹性。
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对系统结构要素和过程的整合程度、有机组织和嵌套状况。土地生态管护应重视不同土地生态系统在区域、流域和景观上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通过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促进或阻断水土流、物种流、能量流等生态过程,以提高生态系统弹性,应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基于地域生态系统特征,尽可能延续经长期演替形成的、具有生态过程有机整合的地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维系地域山水空间格局,保护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修复受阻生态过程和生物生境,提升土壤有机肥力及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并借助多孔和透水性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生态过程的连续性;重建土地生态系统生物关系,通过建立昆虫、微生物、大型动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的恰当关系,改善作物养分供应,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重塑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土地利用的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单一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土地利用系统和多个土地利用系统,它们之间具有层次性和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性。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功能也有所不同,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新的特性在高层次中产生;而同一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也不同。因此,土地生态管护应一方面注意小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累积效应及其对大尺度生态环境的影响,做好不同尺度生态网络、水土安全规划的衔接和转换;另一方面,应重视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生态监测和评价指标的选取,加强生物指标(Bioindicator)、敏感性指标、慢变量(频率和幅度小)指标的监测评价。
土地生态管护为降低应对干扰和极端事件(气候变化干旱、洪水和病虫害等)的脆弱性,可通过评价确定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及其危害程度,优化现有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基础设施标准,构建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通过多样化的景观建设、提高应对能力等措施多途径来降低土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基于适应性管理原理,土地生态管护应按照“从实践中学习,以学习指导实践”的螺旋式系统思考程序,强化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等不确定性的认识,重视不同利益群体相关信息的反馈,关注项目实施效果监测评价信息的指示。土地生态管护应加大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能力和情景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确定重点区域和影响程度,比较各种情景的成本和效益,并提出科学的适应性管理策略,以实现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恢复和正常供应。
土地生态管护应认识变化的必然性,努力顺应生态可变性,并使之逐渐成为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导航。土地生态管护应探索生态系统的变化方式、幅度及状态变量,把握其界限和阈值,以维持正常的系统弹性,并确定因这种变化而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情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适时做出相应的管护策略调整。此外,土地生态管护还应高度重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后的系统反馈机制,及时对因土地利用改变而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收集土地利用和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反应,以不断修正规划设计方案,提升管护能力。
土地生态管护应尽可能落实到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或是最低层次上。具体来说,土地生态管护组织体系构建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①应加大生态管护能力培育,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护体系;②从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系统转变为跨部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协作管理系统;③管护应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且强调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多部门参与和多学科参与;④构建透明的信息系统,并采取直观的可视化工具,以增进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交流,为后续的行动获取支持。
长期以来,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重视数量、轻视质量和忽视生态”的问题[1]。近年来,中国已加强了土地质量管理,但土地生态管护制度、理论、方法和技术还很薄弱。国际上关于生态系统管理和管护的研究为建立中国土地生态管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有关生态管护实践值得中国土地生态管护学习和借鉴。基于对土地生态管护的理解,笔者就加强中国土地生态管护提出以下建议。
完善法规和法律体系应着重从3个方面展开:①应赋予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景观价值在法律法规上的地位,使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于土地的生产价值,而是逐渐更着眼于土地的生态和景观价值,使土地得到更为充分的尊重而非单纯的食物供给来源;②应提升个人、组织和政府维护土地质量和生态价值的责任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保护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③应承认农户在土地生态管护中的关键地位,并构建相应的激励和培养管护机制。
土地生态管护制度建设应涉及4个主要层面:①创立一种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管理框架,提高农户、社区、政府之间的协调和适应性管理能力;②应将管护权下放到尽可能低的管理层级,制定以农户为主体的土地生态管护制度;③逐步建立土地整治生物生境和生态健康医师制度;④完善土地科学专业建设,加强生态学、微生物、植物学、动物学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护教育。
加强不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核算、多功能景观价值与动态评估,提高土地生态经济评价的力度,并通过资源补偿、增减挂钩等经济手段协调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农户对土地生态服务管理的参与意识,并制定土地生态管护补贴制度。
相关学者已对土地生态学和土地生态管护的战略、理论、方法及工程技术进行了探索[25-26],涉及土地生态结构与变化、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护等多个方面。而就目前发展程度与需求来看,亟需强化以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土地生态管护战略方面:加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监测、评价和建设,推进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加强流域土地利用安全格局研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加强土地利用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景观特征和多功能性研究,推进特征化、区域化、生态景观化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
(2)土地生态管护理论方面:基于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弹性、生态经济等理论,根据生态系统管理、弹性管理、适应性管理等方法,结合中国土地利用战略发展要求,构建土地生态管护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原则。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内容,提高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开展集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景观特征和历史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安全、防灾避险、乡村游憩等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4)土地开发和整治方面:一方面,应加强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评价手段的应用,以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另一方面,应开展绿色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研究,推进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景观化建设的步伐,并强化土地开发和整治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生物生态特征(Bioindicator)的评价。
(1)笔者梳理了生态管护及其相关概念和内涵,并结合土地科学研究内容及实践工作范畴,总结了土地生态管护的内涵。综合其理论框架、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经验,提出了中国开展土地生态管护的相关原则。为推动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针对中国现有研究现状与政策背景,并借鉴国际发展经验,为中国土地生态管护发展与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2)土地生态管护是一个涉及土地、生态、管理等多学科的研究内容,由于范围较广,本文不能做到全面论述,但对于推动中国土地生态管护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如何将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生态工程等生态学理论与技术结合到土地建设中,以及采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技术来开展土地生态管护,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关注及深入探讨。
[1]本刊编辑部.促进资源管理向数量、质量管理与生态管护并重转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11):1.Editorial Department.Accelerating Turning in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s of Land Resource and Ecological Stewardship Improvement[J].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2012(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2.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National Land Consolidation Plan(2011-2015)[R].Beijing: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12.
[3]冯广京,林 坚,胡振琪,等.2012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3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1):84-96.FENG Guang-jing,LIN Jian,HU Zhen-qi,et al.Land Science Study Focus Review in 2012and Development Outlook in 2013[J].China Land Science,2013,27(1):84-96.
[4]徐云霞,彭培好,陈文德,等.基于GIS的土地生态管护[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2):38-39.XU Yun-xia,PENG Pei-hao,CHEN Wen-de,et al.Land Ecological Stewardship Based on GIS[J].Resources Inhabitant and Environment,2008(12):38-39.
[5]宇振荣,张 茜,肖 禾,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7):813-818.YU Zhen-rong,ZHANG Qian,XIAO He,et al.Countermeasures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Stewardship in Agricultural/Rural Area of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2,20(7):813-818.
[6]杜开锐.试论天津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管护[J].天津建设科技,2002(1):27-29.DU Kai-rui.Exploratory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Tianjin[J].Tianjin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1):27-29.
[7]黄 曦.连江县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管护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0(2):150-152.HUANG Xi.Ecological Stewardship Research on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 System in Lianjiang County[J].Forestry Prospect and Design,2010(2):150-152.
[8]陈 全,龚前斌.克兰河河谷上游生态管护建议[J].新疆林业,2006(3):42.CHEN Quan,GONG Qian-bin.Ecological Stewardship Suggestions for Upstream of Kelan River Valley[J].Forestry of Xinjiang,2006(3):42.
[9]郭旭东,谢俊奇.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4-9.GUO Xu-dong,XIE Jun-qi.Some Basic Issues,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n Land Ecology in China[J].China Land Science,2008,22(1):4-9.
[10]Wikipedia.Stewardship[DB/OL].(2010-05-23)[2013-05-24].http://en.wikipedia.org/wiki/stewardship.
[11]EPA.Everyday Choices:Opportunities for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R].London:EPA,2005.
[12]Natural England.Look After Your Land with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R].London:Natural England,2009.
[13]COCKLIN C,DIBDEN J,MAUTNER N.From Market to Multifunctionality?Land Stewardship in Australia[J].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6,172(3):197-205.
[14]田慧颖,陈利顶,吕一河,等.生态系统管理的多目标体系和 方 法 [J].生 态学 杂 志,2006,25(9):1147-1152.TIAN Hui-ying,CHEN Li-ding,LU Yi-he,et al.Ecosystem Management:Its Multi-objective System and Methodology[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6,25(9):1147-1152.
[15]CHAPIN F S,CARPENTER S R,KOFINAS G P,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Evolution,2009,25(4):241-249.
[16]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Current Status and Trend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5.
[17]WALKER B,HOLLING C S,CARPENTER S R,et al.Resilience,Adaptability and Transformability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Ecology and Society,2004,9(2):5-13.
[18]彭少麟.发展的生态观:弹性思维[J].生态学报,2011,31(19):5433-5436.PENG Shao-lin.Developing Perspective of Ecology:Flexible Thoughts[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19):5433-5436.
[19]FOLKE C.Resilience:The Emergence of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e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6,16(3):253-267.
[20]FOLEY J A,DEFRIES R,ASNER G P,et al.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J].Science,2005,309:570-574.
[21]郧文聚,宇振荣.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6):4-9.YUN Wen-ju,YU Zhen-rong.Theory,Method,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Land Consolidation[J].China Land Science,2011,25(6):4-9.
[22]蔡晶晶,毛寿龙.复杂“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治理:扩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视野[J].农业经济问题,2011(6):82-88.CAI Jing-jing,MAO Shou-long.Adaptive Governance for the “Complex Social-ecological System”:Expand the Horizons of China's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1(6):82-88.
[23]DEARING J A,BRAIMOH A K,REENBERG A,et al.Complex Land Systems:The Need for Long Time Perspectives to Assess Their Future[J].Ecology and Society,2010,15(4):21-39.
[24]LOVELL S T,JOHNSTON D M.Designing Landscapes for Performance Based on Emerging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Ecology[J].Ecology and Society,2009,14(1):44-50.
[25]王 军,李 正,白中科,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增1):340-345.WANG Jun,LI Zheng,BAI Zhong-ke,et al.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1,27(S1):340-345.
[26]陈百明,张凤荣.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与重点领域[J].地理研究,2011,30(1):1-9.CHEN Bai-ming,ZHANG Feng-rong.Trend and Priority Areas in Land Use Research of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