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旭婷,徐 蕾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风景道学术概念: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文物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1]。
风景道具有景观、生态、经济和社会这四项功能性。优化城乡地区生态格局、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城乡自然景观,更好促进本地区风景资源和旅游的整合。完善当地居民和游客观光、休闲、健身、游憩等需求,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推动建设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利用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促进本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吸引市民休闲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的余青和北京交通大学的余必虎等学者致力于研究地方旅游规划风景道的专题,并强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理论系统。我国真正意义上经过规划的第一条森林自驾车风景道是伊春小兴安岭风景道,后来的实践探索又相继推出宁德滨海风景道、鄂尔多斯风景道、环太湖风景道、温州柑橘花滨海风景道的规划思路和建设方案。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属长江下游水系,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环境较为优越,适宜展开各种休闲度假旅游活动。环巢湖风景道的长临河至中庙段由老路改建,起点位于滨湖新区环湖大道东延线,终点顺接巢湖市滨湖景观大道,串联起来之后的风景路系统将形成一个环巢湖的大景区,把单幅的画面连成一部“江淮史迹画卷”。
环巢湖的形象定位是:“大湖观光、温泉度假、人文探秘、生态体验、美食之旅”,初步设计了四条旅游精品线路。塑造良好城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利用巢湖地区的旅游资源,服务环湖居民和游客观光、休闲、健身和游憩等需求,创立巢湖生态、人居和旅游环境的重要品牌。
风景道这种线性空间有效串联破碎化的生态基质空间、完善生态网络、保护多种植物,使整个生态过程得以正常运转。结合巢湖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特征,环巢湖风景道规划设计应遵循区域统筹、保护优先,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整合资源、强化特色的设计原则。
为此,规划的风景道景观设计需要拥有景观欣赏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教育体验功能。因此,为了更好的构建重要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和慢行道路的线与边界关系需要细致统筹生态线型空间、植物景观生态设计、游憩服务设施之间的组织安排。
2.3.1 植物景观生态设计
笔者将风景路类型分为三种,并对它们进行植物配置设计。
2.3.1.1 生态型风景路
以生态保育和修复为主,结合地方场地要求,选取适合的本土植物品种。
2.3.1.2 郊乡型风景路
植物造型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适合造型的乡土物种与带有郊区景观特征、地管养的植物为主。
2.3.1.3 城镇型风景路
植物造景与生态造型相结合,注重植物的景观观赏功能,并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
以不同季节的观花、叶、果植物相搭配,营造四季景观。景观较好区域应提供视线通廊确保视野可达周边人文及自然景观;景观不好的区域应以密林遮挡。沿湖植物配置应采用“障”与“透”相结合的方式,避免采用单调的行列式种植方式,视线开敞处可以采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结合为主的植物群落。
2.3.2 服务设施设计
为了保障旅游舒适度和以人为本,沿途规划设计了一系列快捷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如开通环巢湖旅游观光巴士,沿岸建设3个旅游集散中心和6个观景平台,分别是包河大张圩原取水口处观景平台(远眺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及四顶山)、四顶山观景平台(古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的最佳观景处)、中庙观景平台(湖心岛风光的最佳观测处),以及黄麓湿地观景平台、烔炀湿地观景平台、龟山湿地观景平台。
2.3.3 交通信息标志系统
建立多样化、特色化的标示系统是风景道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标识系统运用文字、标志符号、标记、地图和方向装置,实现定位及路线指引功能,引导人们在陌生环境中顺利抵达目的地。
风景道标示系统由标准化的道路交通标示与个性化的风景道特色标示两部分组成。强调3个方面:
2.3.3.1 统一性
标识系统需在颜色、材质、语言文字上达到统一标准化。
2.3.3.2 艺术性和趣味性
既体现风景路的特色和环巢湖地区文化内涵的艺术性,又使游客亲有近自然、休闲活动的趣味性。
2.3.3.3 干扰的最小化
标识安装位置必须不受沿线树木等物体遮挡,保证游客视线通畅。多标志一起设置时不一起遮挡。
2.3.4 声音景观设计
声音景观设计突破了围墙式的景观园林设计,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设计原则对设计对象的声音因素进行完整周密的保护和再设计,以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愉悦。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呼唤优美愉悦和值得记忆的声音因素。尽可能地采取保护、修复或剔除的方式,分别体现城市、田园、生态等场景特征,烘托场地精神。合理划分安静空间和喧闹空间,并在其中间充分考虑缓冲空间,达到景区场景的平衡性[2]。
由于我国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多样性和文化历史的丰富性需要建立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风景道体系。因此,在对国外有关风景道研究和规划设计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总结性、系统性地探索,最后归纳提出中国特色的风景道景观规划与设计方法,并将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以推进风景道在中国的实践。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性研究国内外有关风景道研究和规划设设计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
[1] 余青.道路规划要重视风景道的建设[J].当代贵州,2006.
[2] 余青,胡晓冉,刘志敏,宋悦.风景道的规划设计:以鄂尔多斯风景道为例[J].旅游学刊,2007.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