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妍
(新疆天麒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834000)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建筑物的安全问题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混凝土的施工应用是整个工业以及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质量的好坏直接与混凝土浇筑质量相挂钩,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只有明确清晰的了解整个施工建筑过程当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够确保工程建筑能够有质有量的完成。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捣、养护几个方面,对于整个施工工序过程而言,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任何一个工序处理的不恰当,将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在民用和工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常用的模板有木质和钢制两种。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模板在使用前都必须将其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没有任何杂物。对于木模板而言,通常情况下要用清水对其进行充分的清晰或者完成湿润,但是却不能有积水存在。与此同时要使模板缝隙之间能够紧密的接触在一起。对于留有缝隙的模板可以用油毡条或水泥浆纱等将其堵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漏浆的现象。对于钢模板而言,要用脱模剂在其表面上进行均匀涂刷,避免出现漏刷的情况。在用混凝土建筑前施工人员要检查模板的各部分尺寸、位置以及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支撑系统是否完好兼顾,最后就是所选用的模板之间接缝是不是严密完整。在建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密切的关注模板、堵缝以及支架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模板走动现象就立马停止浇筑工艺,与此同时要确保在混凝土凝结前故障能够修整好。混凝土工艺在模板上的应用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模板拆除日期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模板的拆除日期要综合不承受重力一侧的模板以及承重一侧的模板而选定,对于不承受重力一侧的模板而言,混凝土的状态不因为模板拆除而破坏的时间一般为3~4d,对应的不受重一侧的混凝土强度约为2.5MPa。受重模板主要指的是跨度在8m以内的两板,这一类型的承受重力一侧的模板拆除日期的选择不宜过早,止呕混凝土强度达到了70%左右才能够开始进行拆卸。
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工艺以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确保各种类型、规格、,数量、街头以及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了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整修,以免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与此同时,为了在施工过程当中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该要在其下面固定好垫块。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发现平均每一米左右就应该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对于钢筋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往里面加入适量大小、规格的石子。值得注意的是所选石子的最大粒径应该小于结构截面尺寸的25%,但也不能大于钢筋净距离的3/4。对于那些钢筋密度大且结构横截面积比较小的情况,豆石混凝土就可以完成整个浇筑过程。
另外一个方面,为了预防钢筋出现错位移位问题的出现,严禁使用振捣棒去碰撞钢筋表面,对于密度较大的钢筋部位,可以使用刀片状的振捣棒。另外,对于处于保护层处的混凝土,要确保其经过振捣密实的工作流程,在操作过程当中应该规范操作工序,绝对不允许出现踩踏钢筋的现象,对于那些出现脱扣现象的钢筋,应该及时的更换或调整,在此基础之上也要确保每一根钢筋的搭接长度在标准范围呢。
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该确保在初始凝固状态之前,对于那些在浇筑前就已经出现了部分凝固的情况应该对整体进行一次全面搅拌过程,直到整体恢复到流动状态后方可进行浇筑。另外,对于那些在浇筑混凝土前就出现了离析现象的构件,也要重新进行拌合。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在浇筑前极容易出现离析现象,为了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要控制好混凝土倾落的自由高度,一般情况下应该小于2m。对于那些楼板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其自由倾落高度要相对低一些,但是最大值不超过1m。如果出现自由倾落高度过高的现象,可以采用串筒或者溜槽通过下料的形式进行补救。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应该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但是预应力构件除外。混凝土的自然养护要在平均气温高于6℃的情况下进行,并留有一定的时间以让混凝土保持着湿润的物理状态。当浇筑完毕后,并且温度达到26℃以下就可以进行洒水养护工序了。一旦超过了洒水养护的温度上限后,施工人员应确保养护工作在6h内进行。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干硬性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该在浇筑完毕后开始,洒水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水泥品种而确定,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其养护时间应该在7d以上。
混凝土的运用技术是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混凝土技术的准确应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质量的好坏。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混凝土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四个环节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汪嘉伟.苏联混凝土制品热养护新工艺[J].铁道建筑,2008.
[2] 孙世军.钢筋混凝土运用技术[J].建筑结构学报,2003.
[3] 王宝珍.混凝土断裂韧性的研究[J].力学与实践,1980(04).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