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措施的探讨

2013-08-15 00:45刘丹莉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8期

刘丹莉

(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

引言

建筑节水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将会得到整个建筑业乃至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节水除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外,建筑设计师们还应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节水节能,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能耗。

1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目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中造成能源损失浪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给水排水配件浪费

首先,管道、水龙头这种给排水基础设施的质量问题会带来一定的能源浪费,例如,很多管道由于质量问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机械设备老化,水资源利用率偏低;其次,在很多建筑的厨卫设计中,冲洗水箱等设备完全没有涉及到节能因素,例如建筑卫生间内的浴缸、马桶等器具往往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1.2 再生水使用率偏低

很多生活用水、雨水等经过相应的处理净化后,可以被建筑循环使用,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没有相应的设备技术,这些再生水的利用率偏低,很多中水资源被浪费。

1.3 供水系统造成巨大浪费

供水系统造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仍然会出现超压出流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人们使用,而且还会造成水流喷溅,造成浪费,还会产生一系列的设备损失问题;其次,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不合理,我国建筑中热水供应系统存在普遍的浪费现象,主要因素是热水系统开启后,往往最初的一段时间水温没有达标,这些水会被用户放掉,就白白浪费了;此外,消防用水存储过多,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消防设备日常维护费用的增加。

2 给排水系统优化

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整体优化中,笔者从减压节流、设备改善、再生水利用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1)应该注意给水管道的减压节流,我国现行的建筑排水相关规章制度中,对给水配件的相关水压有过限制规定,但压力限制还是比较宽松。在设计中,就应该从建筑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设定。在工作中,应该针对建筑物楼层,对厨卫设备、防火设备等不同用水进行不同的水压规划设计,减小水流过大导致的噪声、管道损坏等。

(2)在节水设备改善方面,应该采用优质的阀门、管道等,在同等条件下,应该选择更加节水、质量更好的阀门,对于管道的选择,应该侧重于铜管、PE管、PVC-U管等你,而不是镀锌铜管;在配水器具与卫生器具上,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节水性能也应作为重要的考虑方面,使用充气水龙头待代替普通水龙头、小容积水箱代替大容积、使用两档或多档冲洗水箱、采用延时自动关系的水龙头等,都可以提高节水效果。

(3)在再生水利用方面也应该投入足够重视,特别是中水回用。中水工程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但是初期投资较大,虽然目前难以被开发商接受,但是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将中水回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来考虑。还有,对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则相对较为容易进行,可以考虑用以渗透管、渗透性检台井、透水性地面及雨水浅草沟为主的雨水渗透工艺。可以有效增加雨水下渗量,对补给地下水、降低城市雨洪威胁及改善小区环境等具有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3 太阳能的使用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太阳能的使用可以节约很多燃气、煤气,所以民用建筑的供热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太阳能来实现给水节能。目前有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非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两种方案。

(1)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管理集中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对供热要求不高的一些场所单独使用或作为一种供热辅助手段与其他热源联合使用,在小型酒店、集体宿舍、医院等场所应用比较广泛。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由热泵、电能、加热锅炉等组成,是通过对应的阀门控制,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加热设备的预热设备来使用,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非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常用的方案有承压型分户集热一分户水箱的方式与整体式非承压自然循环式太阳能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与适用情况,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供热方案。承压型分户集热一分户水箱的方式的集热系统为封闭,集热器采用壁挂式或阳台式装配,可以与建筑有效结合,而且管路分布更加灵活,不会影响建筑美观,提高了集热效率,这种系统的优点就是性能稳定,热水使用舒适度高,控制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高层建筑等屋面集热器安装面积受限的建筑;整体式非承压自然循环式太阳能则可以根据建筑特点来量身定做,而且集热系统使用的是定温与水位结合的循环方式,太阳能利用效率更高。

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要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建筑布局来选择合适的太阳能供热方案。

4 总结与展望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优化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只是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实际工作中还可以从节水型卫生器具使用、开发再生水资源等方面努力,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对方案的可能性进行充分评估,真正实现节能目标。

[1] 张智颖,刘晓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1(11).

[2] 吕世松,马惠森.建筑给排水节能问题[J].科技传播,2011(21).

[3] 张平.浅谈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几种节水措施[J].山西建筑,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