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军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国当代壁画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兴起的,20年前以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的问世,揭开了当代中国美术额新纪元。壁画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艺术,当代壁画已经远远地突破了传统壁画的概念,作为随时依傍着环境与建筑空间发展与变化的、大型的、公众的艺术,它已经成为一个多艺术门类、多材质工艺、综合运用的造型艺术的领域,当代壁画给这个最古老的画种无论在观念方面还是在技法方面都注入了最宽容的、最具当代科技语言和语法的现代化品格。壁画进入中国到如今经过30多年的探索,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网络信息全球化、全球文化交融,当代前沿新型壁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编程技术的引用使得LED超大数字显示也融入到壁画创作中,中国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里众多 LED数字显示配合着建筑空间、雕塑、灯光光线、音乐、甚至是入馆参观的人们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呈现着平面与立体公共交互式壁画概念。
在国外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机场停车楼外立面,艺术家将自然光源、天气、周边一切静止或运动的事物全部作为创作灵感带入5 000 m2空间中,整个巨型公众壁画呈现由118 000件可动铝板构成,风一动,则被激活,周围一切能影响的色彩元素配合融入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上面只是简单举例提出下,正是在这个发展迅速信息交流几乎零延迟网络信息的背景下,当代新型壁画材料可能性已经步入了无限的范畴、呈现方式承载体也得到了最大的宽容。这和当代社会大众人们品质需求与审美能力宽容化、建筑多样性、公共环境大型性、商业合作性、公益性、政府支持性是分不开的;这点也可以理解为当代新型壁画的受众多元化,正在渗透融入到各个艺术信息语言面中,在时代进步和改变下壁画变得更加大众化,同时让人能产生交互式互动。
当代壁画创作中不像以前那样只需要面对“墙体”或“建筑载体”,还需要考虑当代壁画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域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审美宽容度,不再完全受制建筑师的思想、也不再受制呈现载体那个“体面”的概念。当代壁画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艺术家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已有的技法打好底子的同时也需要适应新颖建筑环境、社会审美、适应新材料、具有“无限思维”、做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准备,整个创作过程是众多壁画艺术家全程参与制作,这也是壁画创作中最具特色的过程,这也是最能充分展示艺术家水平、协作统一和责任高度的过程,壁画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基本对等,所以只有准备充分才能面对新时代下“新型壁画”的潮流。新型建筑、环境、空间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使得新型的公共交互性增强的壁画出现,给当代壁画带来了众多可能性,就在这样的环境带动下当代壁画的艺术语言也变得丰富多元化。壁画和油画、水彩、丙烯等画种的区别是功能上的区别,壁画所面对的是在什么地方使用,面对什么样的受众群体在来决定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段表达,在相对安全的空间里和受众的接受范围内呈现,甚至可以使用在纸本来进行壁画创作。在早期室外相对有局限性更多是考虑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好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壁画创作,如马赛克、丙烯、油漆等语言材料手段来表现,早期的壁画创作都要兼顾附着力强、耐腐蚀、防雨水、抗日照、抗氧化等问题。这些局限性在当代壁画中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再是难题,而且与技术同步发展的当代壁画在手段语言上面几乎是包容了所有画种,只要能够拿来使用的语言被受众所接受的公共艺术呈现都可以称为壁画,壁画区别于其他艺术语言主要是在功能性上,特定的空间里当代壁画功能性越来越明确。在以往壁画为政治、宗教、贵族服务,而在当代壁画中功能性细分到具体是为那个宗教、为什么样的政治、什么样的人群受众、面对什么样的受众知识程度、文化程度、在什么地域环境服务,当代壁画一直是公共艺术一定是为一定的公共人群来服务的,当代壁画因信息、交通各种手段改变所以服务受众人群更丰富。
壁画现在已经是随着社会进步同步发展的一门绘画门类,当有什么样的新型材料、新的艺术语言呈现、新的手段都可以第一时间在壁画里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传统的壁画可以到岩画语言手段动物血、矿物、植物、简单雕刻,到唐代材料稳定性越来越好,当化学物理适当提高适当的提高、冶炼技术出现提高、壁画的工具、材料手段不断增加壁画制作也随着提升。所以在每一个不同阶段在发展上是绝对有突破的而且是带着明显的丰富的艺术语言呈现。
作为公共艺术的壁画语言表达会越来越多元和细腻语言手段也越来越多,与同时期的绘画来比较,同等时期绘画材料也在改变但是艺术语言是相对稳定的,比如国画,材料是不是说不断的出现新材料,而是相对持续着稳定的艺术语言发展着。油画有当代语言,有传统语言,材料上总的来说也没有翻天覆地的改变,即使有巨大改变那也不再是概念中的油画国画,而是作为新的一种画种出现,比如丙烯可上布面、纸本、墙、归类上来说就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画种。壁画不是以这些点划分,壁画更注重如何与时代结合去应对市场受众的需求,更注重如何把新的语言手段拿来使用融入。所以当代壁画的语言手段从数量上来说是不能统计的,可以说在当代壁画语言手段是无穷尽的,木头、石头、泥土、金属类、光影音效、玻璃、树木、投影、LED电子屏、甚至是观看的观众等等都可以成为壁画的语言手段。但是也不是说壁画就无约无束-壁画的最大特点功能性就在约束着,一般壁画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换个思考方式来说艺术家也不会因为本人的需求去创作一张壁画-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壁画需要太多的社会资源、制作场地、创作空间、经济支持、可行性材料技术支持,用这么大的资源开销满足个人需求是不可能的,壁画一定需要大的巨大空间呈现、当代语言手段,所以这样的投入不是体现个人需求的最好手段。
当代壁画创作中持续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使用新材料手段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得到启发灵感、面对一个新材料如何把它最美的一面体现出来、如何运用到画面中。传统壁画学习吸收营养是有必要但是时代需求上来说基本没用了,因为现在的“墙面”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土墙概念了,从受众群体来说希望的是艺术家给予壁画在载体中呈现更多的内容,不在是以前的图形图案作为叙事用,如在北京地铁里,当光线不够时就要考虑补光问题材料使用也要更讲究,同时也要考虑光线应用会不会对画面造成影响或光源如何变成语言的表现手段之一。这些都是当代壁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壁画与社会知识结构相似,知识结构是丰富的多元的,也可以是无限大的一种知识环境包括科技、宗教、社会学等等,但一定有个主流的发展思想或是人的一种主流愿望,壁画做的事情是如何去服务于当时的主流思想、当时的受众、当代的潮流,当代壁画的语言手段可以是不择手段的,壁画呈现要有持久性、要有明确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比如娱乐场所里使用隐形材料制作,当夜晚在灯光的配合下萤光材料结合着光线呈现出来,只要带着功能性符合市场需求、只要符合环境的需求都可以称为壁画,失去功能性的绘画语言只能按照材料来划分就不能称为壁画。
功能性指向增强细分陪同服务目的更加明确的呈现公共艺术-壁画,公共艺术讲究一种参与互动公共艺术主体指向清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介入城市生活,结合科技用艺术的语言去诠释,用公共艺术给不同的区域环境做区分从而感受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就是有这样的可能性丰富着公共艺术范围商业终端、专卖店、城市会所、主体空间里都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意去改造空间属性,可以对墙、顶、地、产品的一个公共创意去激活别人的情绪,公共交互性是在用什么样的空间赋予什么样的功能、用空间载体呈现叙事给予空间新的属性让人们参与到整个公共艺术中。
我们的生存模式在趋同对价值的取向在趋同,区分个性上就需要公共艺术来改变视觉、触觉、听觉集成整体的呈现,公共交互性价值体现在有限的空间中去做概念的无限延伸,配合功能、叙事、装饰性来呈现全新而又有特点的公共艺术。公共交互性是面对极为特殊的受众需求或者是符合环境特殊要求下的新属性,结合着视觉系统、指示系统和壁画语言手段在建筑空间载体中的应用,做很有特点的视觉、触觉和听觉上的参与性靠艺术语言集合空间的融合,艺术家和建筑师同时介入、策划作为整体打包为艺术品呈现出来的特征。这些新出现的壁画语言与手段都是未来要在时代发展中思考的问题,如何做好壁画这门公共艺术、如何做好壁画设计创作都需要面对以上问题,最大力度的把握公共交互性、材质的变化、新媒介的融入展现比较出壁画传承,发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