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自然呵护生物: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013-08-15 00:45撰文吕建中牛晓玲
浙江林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撰文/吕建中 牛晓玲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杭州西郊,是杭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牢固生态屏障。

基本情况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江南不可多得的“生物基因库”,地处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35个优先保护区域中的“黄山—怀玉山区”,重点保护“局部存留古老珍贵动植物”。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野生植物类型为主的保护区,就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主要保护对象为三个方面。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天目山是太湖和钱塘江的分水岭,位于北亚热带边缘,南北植物种群聚集之处,保护区植物温带、亚热带的东亚区系成分特征显著,拥有典型的、完好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此外,还有柳杉为代表的古树群落,树龄最高达千年以上,具有极高的人文及科研价值。

生物多样性。区内生物种类众多,分布有高等植物246科974属2160种、动物65目465科4716种。其中,种子植物中属于我国特有属的有银杏属、金钱松属等25个,占我国特有属的7.8%,占浙江特有属总数的52.1%。此外,仅分布于天目山的有天目铁木、天目朴等24个特有种。

濒危珍稀的动植物物种。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

保护成效

自1975年被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紧紧抓住典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三大重点,正确处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关系,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和管理的水平,初步形成了管理规范、本底清晰、持续发展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特色。

管理规范,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有力。2004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编制了《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报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2005年编制《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总体规划》并报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这让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有法可依。2012年底,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为副处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管护、宣教、办公设施齐全,管理人员结构合理,初步形成了保护科—森警—派出所三位一体的联合执法体系。2006年,保护区建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011年建立护林巡护系统,开始逐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化支撑水平。

本底清晰,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强劲。1991年,保护区在完成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西天目山志》;1998—2000年完成“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研究”课题,共记录天目山昆虫4纲33目351科2342属4209种,出版了《天目山昆虫》;2002—2003年完成保护区内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工作,古树名木100种5511株,隶属43科73属,建立天目山古树名木档案;2007—2009年进行“天目山植物资源综合研究”工作,邀请了省内外10多家研究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2010年出版了《天目山植物志》;2011年启动为期3年的“天目山动物志”调查工作;目前,正在实施《天目山动植物资源复查及数据库建设》项目,为建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数据库,实施数字化保护开展基础资源本底调查。

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到位。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早在1987年与浙江省林业厅联合在禅源寺遗址建立了天目山科技馆,2008年与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合作,按现代化场馆要求全新设置,由双方共建共管,定名为“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天目山分馆”、“天目山科技馆”。自2008年7月开馆以来,共接待近10万人进馆参观,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基础知识,培养生态文明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等,是传播生态文明、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基地。

和谐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惠益共享。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近20年,天目山在保护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1994年,该局本着“权属不变、农户不迁、管理统一、利益分享”的原则与周边乡村签订扩区共管协议,将周边3266公顷集体林划进了保护区范围,建立由保护区与周边毗连单位、17村的联合保护委员会,及时组织、协调和处理保护区与周边的关系。同时,依托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社区居民从事农家乐、土特产和旅游劳务的收入也逐年上升。社区居民的观念得到了根本转变,由原来的“靠山吃山”变为现在的“靠山养山”,减少了对林木资源的过度依赖,提高了他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觉性。

开放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开花结果。目前,天目山已与国内26所大专院校签订了基地共建协议,是华东地区著名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保护区依托基地科研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先后对天目山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天目铁木、羊角槭、天目木兰进行繁育技术研究,为实施迁地保护、扩大种群数量、保存物种基因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生态管理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申报浙江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项目,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的研究与监测,现在一期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

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管护水平难提高。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建区较早,自1986年建区以来已经进行了三期建设项目,基础管护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但前期资金相应较少,现在的部分保护站点和瞭望哨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陈旧落后。原建于2006年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现已完全瘫痪,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成为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亟需更新、维护和重建。

本底调查科目繁琐,监测能力难提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1991年完成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后,尚未进行系统的复查,而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已于2009年结束,动物资源调查正在进行中,由于本底资源调查和编目任务繁重,生境与定位记录尚未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尚未建立,监测能力难以提升。

保护对象有侧重,保护体系难建立。由于经济过快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一些珍稀的动物,特别是昆虫,逐渐北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及科研监测、栖息地生境改造等起步较晚,进展缓慢,物种资源保护体系亟待完善。

投入不足,示范效应难体现。由于国家林业局示范化建设资金难以到位,前期的基础质量不高,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不足,没有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致使投入不足,各项管理水平也难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地位难以体现。

管理权限有限,全面保护难实现。近年来,移民回流,集体林区农家乐发展过快,无序建设,部分珍稀植物的栖息地生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外地观光游客、驴友大量进入农家乐和保护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较差,人为干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越来越大,严重危及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安全。

人员年龄老化,管理水平难提升。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是林场“脱胎”过来的“衍生品”,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人员素质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距离现代化自然保护管理水平及现代化发展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年龄大的技术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要求,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于编制所限进门难,致使本底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监测、数字化保护和一些亟需开展的科研项目难以实施,这是管理水平提升难的关键。

发展对策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把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预算范畴,建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是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广开绿灯,尽快补充新生力量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三是在管理权限上实施“一区一法”,对集体林区给予必要的管理权限,规范集体林区及保护区周边农家乐建设,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合理模式。

四是整合资源,结合《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及天目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建设工作,使天目山森林生态定位站能够在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是优化保护区的分区格局,使更多的珍稀动植物分布区能够纳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缓冲区,受到严格的保护,确保杭州地区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安全。

猜你喜欢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陆俨少《东天目山图》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宝库天目山
天目山古树柳杉生长现状及景观用途分析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
天目山嬉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