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蔡 江
(作者系德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黄莎莎)
在组织的安排下,我作为贵州省的4名学员之一,于8月19日至31日参加了由上海展望计划学院和浦东党校联合举办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收获很大,感受很深。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通过本次学习,我首先明白了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新”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新在城乡统筹结构的优化;新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有序的城镇化;新在文化内涵、特色突出、生态优先的城镇化。“型”是结构转型、方式转型和职能转型,解决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新型城镇化既是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也是推动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新,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不等同于“造城”,要有度、有序、有效推进,不能脱离地方实际和城市发展一般规律。不只是圈地、盖楼、造城,把农民赶上楼房,把企业赶入产业园,把资金赶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不只是占用了大量土地,借了大量资金,堆了大量混泥土和砖头;更不是失地群众多了,生存压力大了,地方债台高筑了,风险空前加大了。把城镇化简化为圈地“造城”,显然不是以人为本,质量高不起来,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也就难以实现。
其次是明白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规划。规划的前提是定位,定位的基础是文化。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加以运用,这个城镇才有灵气、才有吸引力、才能可持续。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城乡规划和城镇化规划为依据,着力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指导城镇建设有序开展。一方面,德江的小城镇规划必须以“四高五铁一港口一机场”这个总体规划进行科学统揽,与土地、交通、水利、用电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同时,每个小城镇又要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和地域突出资源,把文化和资源符号做大、做强、做出个性品牌,建成一批绿色小城镇、个性鲜明的特色小城镇,把这些小城镇串接起来形成一条特色旅游链和优势产业发展链条。
第三是城乡一体发展。今年省里提出,以打造“绿色小镇”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题,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大平台、主抓手作用。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被称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贵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节能减排的硬指标、生态建设的硬任务,来倒逼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环境,加快推进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共同增长的现代化。德江必须紧紧抓住城镇化这班车,以绿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好生态牌,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特色小城镇,真正做到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实现“美丽乡村、绿色小镇、山水城市、和谐社区、多彩德江”目标。要通过“5个100工程”这个载体,把县城、小城镇、农村、农民有机结合,把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刺激投资有机结合,把造城与就业、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有机结合,最终加快实现全面小康。依托高速公路及铁路过境煎茶的交通优势,加快煎茶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通过3—5年,基本建成煎茶交通枢纽型综合示范小城镇;依托高速公路、隋唐扶阳古城及万亩茶园优势,通过3—5年时间,基本建成合兴农村休闲旅游和商贸物流型综合示范小城镇,做足绿色小城镇文章;依托沙坨水电站蓄水、乌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乌江产业带优势,加快长堡、潮砥县级示范小城镇建设,通过3—5年,基本建成乡村旅游和航运物流示范小城镇;高山凭借洋山河旅游开发,加快打造特色工艺品加工和商贸示范小城镇等。
通过学习反思和对照审视贵州省、德江县城镇化建设历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是理念的差距、思维的差距、创新的差距;是基础设施的差距、配套政策的差距、资源配置的差距。
如何来缩小差距,首先是深挖政策,用活用足政策。小城镇建设要实现跨越发展,第一要解决好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县、镇要用好财政资金,千方百计挤进发改部门的政策“盘子”,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集中投入;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经营好无形资产,充分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盘活地上、地下空间、市政、环卫、广告和绿化资源,积极探索商业开发道路,走出一条以城养城、以镇养镇的新路子;加强产业培育,大力培育商贸集散、物流产业,要突出抓好钱家火车物流园、乌江黄金水道物流园建设,追赶工期,加快进度建成仓储用房和安装集装箱装卸设备,迅速引进全国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并充分利用绿色、环保、无污染农业基础,把德江传统农业品牌向商品农业、观光农业、现代农业提升,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产业和产业链,全方位带动县城和全县小城镇发展。同时,要把项目规划、项目储备、招商引资同步跟上,通过项目推动小城镇发展。总体上,要以开放的思维和途径,通过多渠道壮大小城镇建设资金源。其次是进一步转变理念。不好高骛远,充分做足“绿色”、“文化”、“特色”文章,把傩文化、乌江文化、扶阳古城、边贸集镇、交通枢纽等资源做足,不再一味地劈山、填河变通途,而是因地势、河流、森林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坚持不懈的走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小城镇建设路子。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施行强镇扩权。加快把省政府下放到县的行政审批权完全授权下放到煎茶、合兴、长堡、潮砥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基础条件好的小城镇,让其充分自主,便于公共资源在镇级行政区域的自由合理配置,充分调动镇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达到“以点带线、以线扩面”成效。四是普遍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快全县20个乡镇建设速度,把联通乡镇的主要国道、城际大道、二级路力争3年内全面拉通,进一步缩小城乡时空距离,促进城乡在产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互动融合。重点加快完善煎茶、合兴、长堡、潮砥以及高山、复兴、枫香溪镇集镇基础设施完善速度,让部分乡镇群众提前过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带动全县城镇化发展,最终要让全县人民群众享受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五是以新理念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用足用活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态移民这个资源,在住房分配上,着重解决进城农民工、产业工人住房需求问题,让这部分群众在城市有归宿感和安全感,增进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共同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增进城市人气、活力和生命力。
作为传统农业县的德江,因交通、能源等原因没有赶上工业化这班车,现在要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就必须要紧紧抓住城镇化这班车。我将把这次学习的理论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走绿色小城镇发展之路,让城镇化惠及我县54万人民群众,让全县人民真正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