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传统体育养生视角下的哲学解读

2013-08-15 00:50潘丹丹
武术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养生学天道合一

潘丹丹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处理天人关系的重要基本思路。“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我国古代先民的宗教崇拜,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而作为一种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的张载提出的[1]。“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应用广泛且意义重大,对哲学之外的传统养生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等各个学科都有深刻的影响。钱穆先生曾高度评价“天人合一”思想“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属处”[2]。传统体育养生学,作为传统养生学的分支,自产生之初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天人合一”整体观更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天人合一”一直是一个扑朔迷离但又充满诱惑的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来讨论它的哲学含义,以及传统体育养生视角下的“天人合一”。

1 “天人合一”的九种代表性解读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天道是指对世界的认识,人道则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中国哲学家在思考天道与人道的问题时,大都肯定二者的相通性,至于是如何相通的,则看法不一,遂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天人合一观。[3]

在两千年的思想进程中,对这一命题内涵的不同理解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九种[3]:(1)老子的“天人玄同”说。老子从现实和理想两个层面论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从现实层面上说,天道与人道是不一致的,天道是自然之天,是公正无私的,而现实中人所实行的社会制度却做不到,存在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从理想层面上说,老子认为人应当取法乎天,求得天人合一,要求人们放弃一切违背天道的行为,进入“彼我玄同”的天人合一境界。老子的天人合一观注重天道,包含着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但却忽略了人道的特性,不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一定的消极性。(2)庄子的“无以人灭天”说。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们做事时必须服从自然之道,但他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庄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老子天人合一观的消极性,具有一些辩证天人合一观的思想萌芽。不过,庄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道家天人合一观的消极化倾向,他认为一切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是违背天道的,否认主观目的性可以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3)“天人相同”说。这是孟子以及《易传》和《中庸》作者们的看法,表达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和以上道家学说不同,儒家所说的天是义理之天,并且从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来理解“人”。从理想层面来说,人是已经做到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体现的人,即我们所说的圣人,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义理准则都源于天道,本于天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道和人道是相通的,人是与义理之天直接合一的,人就是义理的化身;从现实层面来说,人不会都是圣人,现实的人不能充分地体现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但是,现实的人同理想的人在本性上时相通的,现实的人通过修身努力,可以把自己造就成圣人,实现与义理之天的合一。(4)“天人相交”说。这是荀子和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看法。该学说把天看成自然存在,把人看成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承认天的运行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同时也承认人具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既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看到人对自然界“制之”、“用之”、“使之”、“化之”的能动作用,比较正确的说明了天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坚持了辩证的天人合一观。(5)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6]董仲舒认为天是人类乃至万物的祖先,它完全支配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人的形体性情皆取之于天。在他看来,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情感,天是放大了的人,人是缩小了的天,故而天人可以互相感应。他以感性的方式论证天人合一,表现出明显的神学唯心主义倾向。(6)程颢的“天人同体”说。程颢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提出了“天人一本”的命题。该学说把天人合一内在的理论基础定位为儒家一向倡导的“仁”,把天人合一描述为“仁”的道德境界,开辟了宋明道学研究天人关系的新思路。(7)“天人一气”说。这是宋代哲学的创立者张载和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的看法。张载将天界定为广大无垠的太虚,漫无边际的苍穹,认为天只是万物的本体,并不具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以天为本体、人为中心是张载天人合一观的显著特征,王夫之继承发展了他得学说,认为天道和人道都是一个生生不息、前后相继的运动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统一起来,达到天人合一。(8)朱熹的“天人一理”说。朱熹把“天理”视为天人合一的内在理论基础,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确立了“理在事先”的基本原则。这个“理”一方面是指物理,即每一种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另一方面是指伦理,即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朱熹勾画了一个二重化结构的世界:一层是形而上的、抽象的理世界,另一层是形而下的、由事物组成的具体世界。理世界是具体世界的逻辑前提,具体世界是理世界的实际体现。理以气为中介,构成了具体事物。理一旦体现在具体世界之中,便不再与具体事物相外在,而转化为具体事物的内在规定,即所谓“性”。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物,也是理的体现者,故而天人一理。“天人一理”说强调三纲五常,表现出客观唯心主义倾向。(9)“天人一心”说。这是心学派陆九渊和王阳明的看法。陆九渊强调人是宇宙的核心,赋予人心以价值本体的意义,认为天理就是人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他提出要实现“天人一心”,就要向内用功,使“此心澄莹中立”,就可以实现道德价值,达到合一的境界。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脉,但他更注重“心”的价值本体论意义。陆王心学呈现出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都颇有差异,上述每一种代表性观点都沉积着每代人深厚的哲学文化底蕴,包含很多合理因素,但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时代决定了当时的人并不能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发挥足以左右自己生活的作用。我认为,在该语境下各家提出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比较正确的观点。但是,人的主观能力的发挥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的时代,笔者认为,荀子的观点恰好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我们既能尊重自然运行规律,更能制天命而用之。

2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天人合一”[7]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哲学为理论指导,哲学领域中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以“天人合一”为特色的天人观对传统养生思想影响极深。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大体是从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及人与外界自然的和谐性两个“合一”的方面来研究养生之道的。

2.1 小宇宙:人体小环境的协调合一

传统体育养生学认为,人的生命由心和身两大要素构成,心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身是指人体的组织机构,由五脏六腑五体诸窍组成。“小宇宙”的合一表现在两个方面:(1)心(神)和身(形)的合一。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两者相互依赖、互根互用。传统体育养生学强调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综合锻炼达到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借以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来加强自己的精神意志,从而增强机体的整体机能。借由“内壮”到“外壮”的方式追求人体环境的身心统一,以达到形健神旺的养生目的。(2)“身”的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合一。每个部分虽都有各自的组织机构和功能,但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特征来看,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对维系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至关重要。它一方面通过阴阳平衡规律,协调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促进人体朝着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协调脏腑相互间任何一个发生的太过或不及,防止其因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和衰弱。另外,还可以通过经络把各脏各腑、四肢百骸、诸窍上下内外沟通,使气血运行到全身各处,通过精、气、血、精液的充养作用,来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

2.2 大宇宙:人与外界环境的合一

人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样离不开物质的社会,因此,古代养生学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探讨人与外界环境的合一:(1)人与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的融合共存,不仅仅是后天生存的必要,更是先天本能的决定。人是自然物的一种,人的生命是自然物的精粹,并在不断地获取自然界的精华,人类既然来自天地,理应法天则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中医学所说的外伤六淫,充分说明人与自然不适应时,就会使人体发生病变,有损健康。人类活动应该顺应四时,辨识阴阳消长,根据季节气候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变化而变化。此外,根据每天晨昼昏夜时序的消长衰盛变化,人的生理活动也应做调整以适应其变化,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进而起到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2)人与社会的合一。人是社会成员之一,只有依靠和融入社会才能提高生活质量。社会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随时都会出现是与非、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面对这类社会现象,必然引起心理情绪的变化,如果人的认识深度不够、调心养神的指导思想方法不正确,排除不掉恼、怒、怨、恨、烦、喜、忧、思、惊、悲的情绪波动和骤变,往往会累及五脏,导致疾病。传统养生非常重视人的精神调摄,注重人的心态适应社会的改革,认为人应该明辨是非善恶,并适应社会环境,做到淡化声色名利,待人和睦,达到人与社会的合一。

天人合一,是传统养生思想对待天和人的主要观点,重视“顺乎天道”“顺乎自然”,但也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不仅要主动适应自然与社会,而且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把握阴阳消长,利用自然变化规律,变通社会事理,使生命在自我调控过程中探索和追求健康长寿。

3 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观自产生以来不断的演化发展,随着时代的不同,社会具体境况的不同,每一代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拘泥于赞同或是批判某种具体的“天人合一”观,而应该针对当代社会现实,选择和融合出最适合当代人的“天人合一”观。相较之下,荀子的观点在主体上更符合当代的现实要求,但是万事度后而为之。现今,我们已经走过发挥能动性的范畴,走向征服的领域,一味的索取,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凌驾在自然之上,自然界被我们自己不可再生式的利用和破坏,人类已经有把自己同自然割裂开的倾向,我们急需从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里得到启发;另外,现代人科技理性过度膨胀,变成只有物质追求没有精神追求的“单向度”的人[3],强烈呼吁我们要学会注重价值理性,协调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传统养生视角下,人在“内”“外”两个方向的合一,一直是中国养生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但是,面对着一个瞬间万变的信息时代,“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之道,一定要结合时代特点,放眼全球不断补充发展之后,才可能长久的生存下来。我们要让合一的精神走出中国,挣脱约定俗成的框架,让世界的新鲜血液填补丰盈我们的不足,不断发展我们的优势,期许“天人合一”可以一直对我们的世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1985(1).

[2]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

[3]宋志明,向世陵,姜日天.中国古代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2-57.

[4]夏显泽.天人合一与环境问题[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28-30.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6.

[6]单正齐,甘会兵.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0-113.

[7]邱丕相,虞定海.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45.

猜你喜欢
养生学天道合一
古诗中的养生学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