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娜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于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也展现了它的优势。与此同时,对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高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文化层面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最为深入学生生活的部分,对于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在查阅了有关体育文化资源的资料的前提下,对于占有甘肃省高校比例高达41.8%的14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研究分析。
体育文化的内涵十分广阔,然而作为学校体育所要讨论的校园体育文化其本身所包括的内容则针对性较强,是指体育文化概念中的狭义的体育文化。狭义的体育文化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中有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其它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质所组成的一切事物[1]。
校园体育文化可划分为体育行为文化、体育意识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三个部分。
体育行为文化是指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竞赛等身体活动构成的实实在在的体育活动,这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
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反映了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内容。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它可以是通过文化展板、讲座等手段来展现,也可以是通过组织的学生间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较为突出的学生展现的精神、学生间相互合作的精神给予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洗礼)来通过学生自己展现的良好的精神来展现。
体育物质文化不仅是指体育建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物质条件,而且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指导部分的课程大纲等因素也是包含于物质文化的内涵中的。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和体育本身发展的形式下,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处在职业教育中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价值。
体育的本质功能即强身健体。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工作的性质和行业的要求,高职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是高职学生所要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之一。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就更应该完善起来,给高职生提供一个正确的途径,为其强身健体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首先,竞争精神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很强的职业型人才,而当今社会中实践型人才竞争压力也是最大的。创新型社会的创建,核心竞争力也是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通过体育活动能够培养竞争能力是无需争议的,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
其次,合作精神的培养。现代社会是团结协作的社会,而很多的体育项目必须通过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通过组织多种体育活动(尤其是团队协作性较强的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再次,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诚信缺失是目前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最为严重的道德观念问题。而体育运动项目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公平、公正这种体育竞赛中的基本准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高职学生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尤其是诚信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体育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这种美不仅仅是体现在场馆、服装、环境等物质层面上,更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例如,赛场上运动员的拼搏的精神是美、成功的喜悦是美、失败的悲壮也是美。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东西,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他们理解美的真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行为文化方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体育课程的教学。为数不多的一周两个课时,教师要在规定的学时内教授完规定的项目内容,而且还要提高教学质量,确实有些为难。从教学到考试安排36个学时完成,试想一下:除掉理论课、考试、老师的讲解示范以及纠正动作所花掉的时间,学生真正亲身练习的机会又有多少次呢。另一个重要部分是体育竞赛的开展,甘肃省多数高职院校在运动竞赛的开展方面依然运用传统的模式,仅仅是通过开展学校田径运动会、学校球类比赛等体育行为文化的方式展现,内容多数都还是竞技项目。这样的模式使得参与的人数很少,大多数学生不能参与其中,就更不要提受益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能取得的作用面也就很小。
体育意识文化的展现的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参与其中所来感悟的,就目前来看甘肃省各个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度较小,感悟也就很少。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体育健康观念的宣传、体育知识讲座等对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也是各个院校最为缺失的部分。
体育物质文化层面上,虽然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导致稍有改善的设施也显得不足了。这样的情况,严重的制约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从体育课程大纲来看,由于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基本上各个院校都是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自行编制的教学大纲,而大纲的编定及实施缺乏一定的统一、规范化。这使得占有高等教育比重很重的高职教育中的体育课程教学很难符合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受益又从何谈起。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很高很全面的要求。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中重要部分,体育行为文化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行为文化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充足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的保证,是每一个高职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首要途径。而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实训时间长的特点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安排应具有自身的特点——加大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长。姑且不论教学内容,只有充足的教学时间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一个或两个体育项目的技能(尤其是集体性较强、协作性较强的项目)。也只有在技能掌握的前提下,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感悟精神的目的才能实现。
运动竞赛作为学生学习了运动技能真正的用武之地,在体育行为文化的建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省很多的高职院校在运动竞赛的开展方面依然沿用传统模式,但也有个别院校的体育竞赛开展的很好。例如,少数学校目前就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做到“月月有比赛”,开展了很多学生喜欢的活动,如风筝比赛、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长跑赛等,在参赛形式上也不拘泥于班级,而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可以以学生自己的俱乐部为单位,甚至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参加,这就使得参加的人数多了起来,校园的体育文化的氛围也好了起来,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能取得的作用的范围也就扩大了。
意识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体育意识的培养更是如此。体育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逐渐的使学生在学习、比赛的过程中体会、感悟超越体育的魅力。
在体育意识文化的建设方面就不仅仅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传授这么单一,而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手段方法,将体育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们在不经意间逐渐形成体育意识。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合作,尽可能的将宣传做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多进行一些例如健康知识宣传、体育板报比赛、体育欣赏讲座等多形式、多内容的宣传方法与手段,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物质文化层面上,体育设施的人均不足是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所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这是由于很多院校都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是历史的原因。要求各个学校短时间内改善也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增加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的宽度来得以缓解。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延长场馆开放时间使得设施不足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另外,学校教师应该将目光投向对于场地设施需求不大的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上来,例如有些院校开展了抖空竹、太极柔力球等项目,这样就将学校一些较为空旷的地方利用起来,成了活动的好场所。
从体育课程大纲来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学生的在校时间短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现行的、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于高职院校的适用性就相对较差,颁布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学大纲指导纲要就显得极为必要了。但这是一个周期性相对较长的任务,就目前而言,各个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自行颁布符合本学校特点的教学大纲,使学生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有用的体育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础。
[1]何黎明.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5(2):60.
[2]左成,孙永生.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
[3]刘阳,许万林,夏宇.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