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的科研经费成了贪腐寻租的“饕餮盛宴”,科研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正比、科研效率偏低。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这就带来三个问题:一是科研支出不得善终,动摇科技强国之根本。二是加剧学术腐败,氤氲浮躁气息。三是成为腐败的免责领域,权责利严重失衡。
早在2010年11月,相关部门已就学术腐败早已表态,要在项目立项、项目实施和验收过程当中,对于任何学术造假都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遗憾的是,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现象并未禁绝。显然,制度比脾气更重要,更可靠。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真正厘清科研活动该由谁出资、作何评估、以何监督,从源头上将出钱的责任与考评的权利明确起来;二是加大信息公开与依法惩处,推进高校等科研机构的透明度建设,严苛审查、常态审计,不因法不责众而迁就姑息。要明确工资福利占比,做好总量控制、防止寻租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