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

2013-08-15 00:42张玲玲
名作欣赏 2013年19期
关键词:原典韩先生学界

本期温儒敏文与韩石山文都涉及到了读书这一话题,韩先生文章从读书之味——酸甜苦辣咸的角度谈了一些读书的体会,其立意与语言颇有“装模作样”的风格(韩先生近期出版的个人自述集,书名曰“装模作样”,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读,必会有所获益)。此处,我想谈谈温先生一文。

读书的诸多好处自不待言,开卷有益,但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当中选取有价值的几种或数种并非易事。本期《建议文理科大学生都要读的二十种书》一文,温先生给在校的文理本科生开列了应该阅读的二十种书目。遥想当年,鲁迅、胡适等著名学者都曾多次指导过青年人应该如何读书,并给以具体的书目建议,但最有影响的莫过于民国时期孙伏园在《京报副刊》上举办的“青年人必读书十部”,这一行为曾一度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虽然在当时也招致了一些“炒作”的诟病,加之囿于一己之兴趣、视野、观念,不可避免有挂一漏万甚或遗珠之憾,但就当时学界整体对青年人的关注本身而言,却更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反思。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青年人尤其迷茫和无所适从,学界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与关注,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现实必要的。因此,我们欢迎对青年怀有深情与希望并能在其成长路上施与援手、给予指点的名家之言,我想,这也是《名作欣赏》这一小小刊物在当代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

读温先生文,还有一个感受值得一提,即对“原典”的回归与重读。在技术化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更多地从传统的纸质媒体转向了电子途径。但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对“读图”速成的过分倚重也给学界带来了一股浮躁之风,而经过时间大浪淘沙遴选出来的经典作品,其深厚的内蕴、优美的语言,以及代表了传统之精髓的品格,更是充斥于电子媒体之中的一般作品所远不能及。温先生在给大学生所列书目是否代表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是否能反映文学的最高成就我们姑且不论,但就大学生应该回归原典的再次重申,这种鲜明的观点和主张,确确实实是该引起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于青年一代的阅读、对于当今的语文、文学教育的批判和指责很容易,甚至显得很投机,尤其是在众声喧哗的当下,更关键的显然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止于批判的干预、“破而不立”的思维是我们所习惯的,渐进性的建设性思维方式,却是我们今天所急需的,因之,温先生对当下的关怀与介入,对文学生态改良的主动与尝试,为我们所高度推崇。

猜你喜欢
原典韩先生学界
老友记
“这个差评,我给好评”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可替代?
论近年来英语学界的中国电影研究
金 /玉 /良 /言
家电下乡巧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