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生[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西安 710064]
作 者:侯长生,文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现为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城市文化研究。
作家们借助想象来解释城市,城市和关于城市的文学有了相同的文本性,作家的思想、作品的表述与读者的接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由此导致阅读文学文本也成为了阅读城市的方式之一。文学作品中的西安究竟是城市的自我反射,还是作为城市与文学的互动方式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意义的解读,揭示都市化的意义。
从城市到都市的进程是缓慢的,真正的都市化社会在19到20世纪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金斯利·戴维斯指出“都市化进程从1800年开始在整个世界迅速发展开来”,但都市化前进的加速度远大于人们的预期,很快就由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而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都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现象;其二,都市化代表了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并向农村地区进行渗透,影响整个社会;其三,都市化将继续向着大都市扩张的趋势发展。社会学者研究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切身感受的同时,抽象的概念或观念需要通过具体生活。美国学者理查德·利罕在其著作《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像”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而这种阅读当中还包含了城市的文化史,“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陈平原在《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中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所极力理解并欣然接受的北京、上海或西安,同样也是城市历史与文学想象的混合物。”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固然与其本质的内在特征不可分割,但是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往往是一个由历史叙事和现实描绘构成的想象混合体。西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被视做国际大都市的汉唐盛世。因此,文学作品在反映其都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往往倒并不把都市化当做一个重点来反映,更多的是以平常的语气、平常的心态叙述着一个古老城市的历史变迁。当然,其中不乏对历史上曾经辉煌的一再反顾,历史的厚重与辉煌在加深古代都市记忆的同时,为今天的都市化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为不同时代的城市化进程如何改变社会心理结构提供了参照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学再现着城市化的过程及社会心理结构的转变。美国学者理查德·利罕曾说过:“在过去的三百年,城市决定着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个人和国家命运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启蒙运动的产物,都市主义(urbanism)占据西方文化的核心位置,是政治秩序和社会骚乱的根源所在。同样,城市也构成知识兴奋和挑战的源泉。”对于历史并不漫长的美国来说,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城市发展史,政治、经济、文化的成长和变化迅速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对于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农耕社会来说,三百年的发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历史,在城市化成为全球化运动的过程中,历史的稳定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使得文学与城市的反映功能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变相。
西安历史上有过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国都的建设方式与普通城市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差别,作为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辐射力不仅是周边的乡村社会,更是对整个国家的全面影响力。哥伦比亚大学的李峰在《城市规制和古代国家的形态》中,就试图以渭水中游的周代城市作为典型,考察丰京、镐京为中心的渭河流域早期的城市文化形态以及城市内部结构和其附着的社会关系网络,反映了远古时期城市文明在推动社会运转时的巨大能量。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帝都时期的西周丰镐、秦咸阳、西汉长安、隋大兴、唐长安城等,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朝代,特别是汉唐盛世,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完全具备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城市化对自身形成动力的时候,古老文明的积累形成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样的强烈。从现代社会的眼光来看,无论古代的城市文明多么发达,今天仍然只是农业社会的痕迹。可是在很多怀古的幽情中,古代文明往往有着今天无可比拟的尊严与高贵,“英雄崇拜心态是对废都废土心态的一种突破和超越,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怀旧情绪”(李继凯《西安小说作家近期创作心态管窥》)。无法破解的矛盾造成城市化进程的缓慢,西安这座“最早达到百万人口、最早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都市”却遭遇了边缘化的境遇。近代以来京派、海派等城市文学创作一争高下之际,西安的城市文学根本未曾将自身的城市化面貌当做一回事。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历史文化优势更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文学的阵痛,甚至一些旅游宣传的口号,例如“游西安,看兵马俑,吃羊肉泡馍”等,都让人感到西安在城市化中还迟疑地行走在旧时的道路上。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很少有对描写西安城市生活的,城市题材成为了乡村题材的辅助成分。
城市化的文学写作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反映城市民众的心理变化。由于多数老作家的作品中往往只有西安的影子,有西安的灵魂,却没有当代西安的形象,所以我们只能从新生代作家中寻求城市的变迁。“近些年来,观念更新、视野开阔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开始涉写城市题材,写老古城,写新西安,为陕西文坛尤其是西安文学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这便是弱化农村情结,关注古都变化的文学气息”(李继凯《西安小说作家近期创作心态管窥》)。中篇小说《爱恨一霎那》描写西安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变化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的影响。由于城市的新变是传统经验无法给予任何借鉴的事物,因此,有人会为新的生活方式而欢呼,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冷眼旁观,看到的是物质利益的追求愈演愈烈,物欲熏心使城市成为城市人异化的助推器。而且,城市化还对家庭生活造成极大的冲击,稳定的家庭结构在快速发展的经济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传统的脉脉温情根本无法对抗诡异的经济。中青年作家熟悉的学生生活也为西安这个高校云集的城市提供了素材。殷谦的《你不在的西安还下着雨》获得了西安几位前辈作家的好评,贾平凹评论道:“朴实无华的文字描述,扎实可信的细节描写,以优美的文笔赋予作品逼真的现实感,这就是殷谦作品的魅力所在。他生动地刻画出了这一代大学生、社会人士等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小南等为核心人物的小说向我们展现了这么一群大学生,他们本性善良,他们懂得牺牲和付出,他们在现实与梦想之间迷惘,又能很快适应社会或所处的环境,每一次遇到的现实问题又成为他们新的人生负累,然而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从不向艰难妥协,或借助社会关系的力量,或多走一些弯路,总之他们可以巧妙地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成为活跃在当代社会的年轻的生力军。”显然,由于城市世界已经变得异常复杂,道德和传统很难对个人形成强力约束,人物的彷徨无助也好,徒劳挣扎也罢,仍然反映出城市化使平静的心灵波澜起伏,而再也难以回归诗意栖居之境。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从乡村走进城市,一方面他们为城市建设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使城市旧貌换新颜的同时也在试图一步步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城市化始终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让久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由随意状态的乡村青年在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必须从心理上适应城市。但文学作品中在表现适应面的同时,更多的是在表现乡村眼光投射到城市化现象后产生的一系列焦虑心态。黄建国的短篇小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种焦虑:《谁先看见村庄》中两位年轻农村女孩在城市打工,离开才短短两年时间,当再次回到她们熟悉的成长环境时,竟然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障碍,记不得有多少次“曾经那么执拗地”“在她们遥远的异乡梦中出现过”村庄、沟川、羊肠小道都变得“既朦胧又透明,让人感到幻景幻影又地老天荒”,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这个不断前进的事物与农村固有生活方式的区别,当两个年轻姑娘在爬坡之前狠命地要擦干净唇上的口红和描过的眉毛时,城市的意义也变得灰暗不明起来。事实上,中心城市处于变革的漩涡中,但是过多的期待,特别是来自乡村的期待会使中心的变化变得不那么强烈,因为他们不想让城市走得离乡村太遥远。但是,城市的物质主义越来越浓的时候,文学想象中就滋生出越来越多的不满,物质主义的城市在与乡村的对抗中愈发显得软弱无力,传统经验中的“回归田园”的思想不断地冒着苗头,而且很容易就获得了人们的同情。然而,最让文学尴尬的事情却在于,作家们满腔热情通常会在现实中找不到栖居地。
虽然都市文明是人们所向往的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但在通常情况下,物质与精神的发展未必同步,导致二者在很多方面的不能够和谐相处。都市中迅速成长的物质主义似乎对所有的精神价值形成了强大的威胁,它对文学充满了不屑,敌对的态度也让文学对都市化暗含着一定程度的敌意。文学当中表现的城市形态,有时不免会带有偏见,来自于传统文化对土地根深蒂固的感情,使得以乡土的视界来观察城市成为一种较普遍的模式。土地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一切与土地为敌或与生产性土地竞争的行为与方式都将受到谴责。然而,都市化进程又在以坚定不移的姿态大步向前,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住城市化的进程。文学与都市化相互之间就在矛盾中相互作用,一方面文学作品有对社会生活的相对全面的反映,通过文学作品勾勒出城市化的世态百相,其中既包括真实的再现,也包括想象中对未来城市的构建;另一方面,都市化也在不断改变着文学作品的生成方式与表现方式。所以,理查德·利罕会坚定不移地声称:“城市是都市生活加之于文学形式和文学形式加之于都市生活的持续不断的双重建构”,二者的互动性,造成了文学文本与都市之间多元化的关系,使文学成为一种影响都市生活方式的复杂综合体。
[1][美]保罗·诺克斯等.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美]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5][美]南·艾琳.后现代城市主义[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6][美]马特·格德迪纳.新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