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

2013-08-15 00:50
青春 2013年6期
关键词:编者趣味青春

亲爱的读者,青春杂志社的微博平台正式开通了,欢迎大家关注新浪微博y o u t h青春杂志社,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的互动。您的每一条批评、赞扬、建议,都是我们永葆青春的源泉。等着您来关注,要@我哦!

汪政@《青春》

如果说对文学稍微有一点留意和关心,如果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有那么一点点概念,如果对江苏的文学有那么一点点熟悉的话,大家都不会忘记一个有着年轻的名字,但却是一本老牌的刊物,这就是《青春》杂志。当年《青春》杂志曾经非常辉煌,有一大批青年作家借助于这本杂志,从南京出发,走向江苏,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一本刊物实际上就是一个微观的文学史,通过一本刊物的研究,是可以读懂某一个时代的文学的变化,所以《青春》杂志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我们说《青春》杂志曾经非常辉煌,其实这个曾经就是永远。《青春》杂志现在依然与我们相伴,在这几十年的办刊当中,《青春》杂志秉承他们对文学的理想,对社会对人生的这样一种关注,对艺术不倦的探索,每期都为读者奉献了值得阅读,值得珍藏,值得回忆的优秀文学作品。

(汪政,本刊顾问,著名批评家,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评委)《青春》@汪政:

谢谢汪老师的赞誉,我们感觉杂志没有如此大的份量能承担您对我们如此慷慨的表扬,但是我们一定会努力的。

作家黄梵@《青春》 写给《青春》杂志的一封短信

我对八十年代初的《青春》极为推崇,几乎它每一次推出的逆眼之作,最终都会让读者和评论界接受它们提示的新方向。之后《青春》似乎生了病,显然不是编者不努力。我想是编者自身的趣味障碍,使得《青春》退出了当代探索的最前沿,把这种荣耀让给了《作家》《山花》等杂志。《青春》近年来突然变化,不再含混不清地混淆各种文学趣味,它开始有了一种能力,即让更有国际视野和新趣味的作品脱羁而出。这种坚定的态度,也体现在封面等装帧设计中,尤其2013年的封面生动体现了时代、新趣味与记忆的完美融合。封面照片的绛色,令人想起元代大师黄公望发明的绛色山水画,这是暗示传统和记忆的一种巧妙方式,再通过照片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时代那粗砺的存在,比如,杂乱的建筑工地照片,蜿蜒在山间的公路照片等。我一直认为杂志的封面趣味,体现的是编者的文学趣味。2013年的封面让我觉得,《青春》有了一种与新时代文艺青年对话的语调,这些青年喜欢以个人身份参与网上的公知话题,喜欢小众电影,喜欢用诗歌装点门面,喜欢收集真知灼见的语录,不认为主流小说属于有品位的事物,只把它们与言情小说归为一类用来消遣……《青春》用“手记中国”、“新视点”等栏目,试图与文艺青年造成往来与交流,编者甚至努力提升小说的品位,想让文艺青年能像尊重诗歌那样尊重它。据说《青春》成了先锋书店卖得最快的杂志,这是对《青春》新面貌的最好肯定。有时,光浏览它的目录也是一种乐趣,你会发现既有两岸重要作家的名字,也有勇于探索的年轻作家和出手不凡的无名之辈,有书写破碎现实的非虚构作品,也有堪称完美的诗歌和文笔老道的小说、随笔、评论等……这些都令我对《青春》的品质越来越信赖,随着它在读者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可以预期它很快会跻身文学界最著名的月刊行列。我有幸与新面孔的《青春》打过交道,收到过几次微薄的稿酬,与它虎虎有生气的文学气场相比,它低廉的稿费确实难以差强人意,宛如白壁生瑕。

(黄梵,诗人,小说家)

《青春》@作家黄梵:

谢谢黄梵先生如此仔细地阅读本刊,简直成为咱们小编心里的蛔虫了。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稿费的问题,使得作家的辛勤劳动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诗人卢卫平@《青春》

上大学时,我就有个梦想,就是在《青春》上发表诗歌,你知道那个年代《青春》多牛啊!没想到这个梦想在30年后实现了。

《青春》@诗人卢卫平:

卢卫平先生的梦想,在小编看来是对《青春》莫大的鼓舞。诗人在青春年代对《青春》的怀想多么动人,愿我们的青春永不消逝。

猜你喜欢
编者趣味青春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编者语
编者语
青春献礼
午睡的趣味
青春不打烊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