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奎
摘 要:我们翻开一张报纸,如果这张报纸没有评论,我们会感觉它很浅显、很简单,没有层次、水平与深度,就可能失去影响舆论导向的话语权。随着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新闻言论在媒体竞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言论的多少、水平的高低、言论的特色成为决定媒体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全媒体时代,报纸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新闻评论只能做大做强,走改革创新之路。
关键词:评论;存异;杂文;微言论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76-02
报纸评论是一种主观性比较强的文体,它强调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反思,是深入剖析后的豁然开朗,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讴歌,是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是对当代社会精神文明的激浊扬清,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著名报人普利策将其喻为“报纸的心脏”。有的报业人把评论比作报纸的“灵魂”。新闻的力量是事实,评论的力量是道理。一个摆事实,一个讲道理,新闻与评论珠联璧合,使版面相映生辉。通过分析与论证,深刻地说明事件本质,并直接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思想观点,针砭时弊,切中要害。
评论是解读新闻的重要手段。报纸评论如同报纸的表情和橱窗,向读者传递着喜怒哀乐。其专版成为报纸竞争中的核心产品,突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穿透力。新闻与评论又如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而评论版更凸显其特色,并且以此扩大影响,抢占市场,培养读者。央视二套《第一时间》节目里的“王凯读报”,所选读的内容即来自各报纸上的新闻及评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竞争力高低以及社会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翻开众多报纸,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份报纸都有自己特色的评论专版。《光明日报》的“光明时评”、“文化评析”;《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京华时报》的“京华时评”,《北京青年报》的“每日评论”,《南方都市报》的“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新文化报》的“实话实说”和《中国教育报》的“社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版面上不同风格的微言微语、小言论、短评等。这些言论都是报纸的“灵魂”、“心脏”,体现着一家报纸的办报思想与办报水平,体现着引导舆论导向的力量大小。
评论的重要性,报界人都清楚,但是要想写出一篇立意深刻、视角独特、论述精深、言之成理、感染力强的评论,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要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新闻评论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不是无病之呻吟。评论作者如果没有对评论的问题或事情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就不可能有真知灼见的认识与看法,也不可能有真情实感,写出的评论也会陷入空泛、空洞,缺乏深入性,没有感情。刊登在2002年5月28日《宁波日报》上的评论《再反一次党八股》,作者张登贵对“党八股”有切身的体会与感受,如文中说:“有一些原本优秀的年轻人,做八股文章做长了,一旦到那些需要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文字岗位,就很不适应;除了领导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除了几句大话、套话,没有自己的语言。另有一些原本文章精美的秀才,到机关蹲了几年,却变得文思干涸了。”
这些发自作者内心感受与体会,绝非杜撰而来,而是真情实感。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党八股”是深恶痛绝的,对新闻报道、机关工作的一些陈腐现象早已厌烦。此文一经发出,使读者受到了感染与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要有求同存异的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他对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分析得入木三分,说得鞭辟入里,值得我们借鉴。这也告诉我们,想写好评论,我们必须有独到的眼光,要有求同存异的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求异思维是从一人信息源导致出不同结果的一种思维。事物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同一信息源中寻找不同点,抓住事物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观点。资深报界人士刘保全指出:运用求异思维,要使用得当,不能故意强调自己的观点而标新立异;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不能“求异”;历史上铁定的案件要“翻新”,约定俗成的一些认识和观点要改变,必须考虑到人们承受的能力和尊重历史的事实;求异思维不是胡思乱想,必须在合乎逻辑、合乎常理的条件下来进行[1]。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媒体自身也要讲荣辱观》一文,获得了17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它是一篇运用求同存异思维的一篇佳作。当全国新闻媒体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作者却另辟蹊径,第一次在新闻媒介提出“媒体自身也要讲荣辱观”的观点,并将媒体自身的荣辱观与宣传报道的荣辱观区别开来,明确了新闻媒体荣辱观的概念、特点、指导原则。这种同中求“异”,从“异”的视角选题、立意、论述,给受众以主题鲜明、立意深远的冲击感,起到独树一帜、别有洞天的奇特效果。
三、多些杂文式评论
杂文是以议论为主,夹以叙事与抒情,以泼辣犀利、幽默诙谐的文风,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与形象生动的说理议论,加以篇幅矮小,取材广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战斗性,就像鲁迅笔下的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它像匕首和投枪,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报纸的评论与杂文在体裁上不同,但其短小精悍、激浊扬清、观点鲜明、深入浅出的文风与杂文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们借鉴。
知名评论员刘成友说:“我觉得时评不能让自己甘于当易碎品,时评要更多地融合传统评论和杂文的优长之处,注入更多的思想含量,那样时评才更有生命力。”[2]如果评论能够在杂文中吸收营养,必然能够提升报纸评论的生命力与影响力。2011年3月25日,发表在《浙江日报》杂文《可怕的糊涂》就是杂文评论的一个典范。作者紧扣当今社会上流行的“难得糊涂”的话题,进行深刻分析,直指问题所在,具有很强的战斗性与针对性。这篇杂文评论评理与文学艺术相得益彰,古今对比鲜明,层层递进,行文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形象。这些写作特色,值得我们在评论写作中借鉴。这篇评论也因此获得了全国第12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三等奖。
四、融合新媒体,开创“微言论”
如今,传统媒体受到越来越多新兴媒体的挑战,其中眼下最为时髦的新兴媒体——微博,许多人都在使用,它在传播信息、发表观点、交互性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迅速成长为公众表达意见、发表观点的新途径,弥补了报纸评论属于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反馈机制不足、交互性弱的弊端,而且报纸发行量、传阅率毕竟有限。《河南日报》社社长朱夏炎说,不论科技怎样发展,传播手段如何更新,“内容为王”的实质不会变。作为内容和思想的提供者,传统媒体必须抓住当前稍纵即逝的机遇,主动与网络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报纸的内容优势,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口味和消费需求。为此,《河南日报》就开设了“焦点网谈”版,与新媒体互补互助[3]。《大河报》也创立了“大河微评”栏目,《广州日报》也开设了“微论”栏目……这些栏目,均是借鉴微博“短平快”的特点,增强报纸评论的多元化、时代性。因此,报纸评论可以根据微博的传播特点,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媒体冲击下受众对评论格局和风格的需求的变化。
五、评论要突出服务性
党报是党委机关报。党报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声音,代表了同级党委对重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但这些评论往往写得太生硬,读起来味同嚼蜡,缺少鲜明性与多样性,缺乏感染力与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报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和影响力。那么如何使党报评论变得生动、深刻与鲜活呢?我们就要提高服务性,这要求党报评论要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来撰写评论文章,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贴近民心,知民忧、解民难,真正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党报才能拥有自己忠诚的受众市场。《吉林日报》上刊登的《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就是一篇服务民生的评论。这篇评论以小见大,从年末的检查、总结评比活动谈起,各种评比、各种奖杯等一些形而上的事儿,让各行业的人费神费力,头疼无奈,然后分析说人民群众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不满,最后分析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的重要性,读来生动深刻,启迪悠远,让人拍手称快。
六、评论要有深度
一篇好评论贵在有理论深度,唯有入木三分,才能说理透彻,将道理讲清楚,让受众知道所以然,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引人深入思考。我们要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克服就事论事、蜻蜓点水式的议论。凡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深究其原因。通过见人之常见而未见,发人之常发而未及,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议论,提示事物的本质与事实的真相,并从理论高度阐述其中深刻的原因,为受众指明方向。
如1980年刊登在《体育报》上的《赛场成败与英雄本色》一文,在当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荣获评论好新闻奖。作者根据中国女排在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赛夺冠之后,教练袁伟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句发自肺腑富有哲理的话:“胜利了总应该高兴。但是,我们又不能太高兴了。”作者由袁伟民这句话想到,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种现象:一场球赛赢了,群众中爆发出一片掌声,大话、好话,能用的好词一拥而上;一场球赛输了,群众中就爆发出一片嘘声,诋毁之声不绝于耳。真是赢了捧杀,输了骂杀。
输赢冰火两重天,走向两个极端。作者抓住这种普遍的现象,由此生发下去,对赛场成败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论证。“胜与败都有二重性,胜利的美酒固然香甜,但畅饮无度可以致醉;失利的苦果固然难咽,但细细咀嚼,倒也有开胃提神的作用”;不得不信服“不以成改论英雄”的至理名言。这种力透纸背的评论闪耀着折服人心的光彩,让人深受启迪。
参考文献:
[1]刘保全.获奖评论赏析——兼谈评论的写作技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9
[2]王莹.浅析报纸评论质量提升的几个侧面[J].中国地市报人,2012,(11).
[3]王珂.微博时代,报纸评论如何“突围”?[J].新闻爱好者,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