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地形设计方法初探——以重庆为例

2013-08-14 04:09:58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节约型山地景观设计

王 川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传媒学院,重庆 401331)

1 山地城市地形特征

高低起伏的地形是构成整个山地城市景观系统的骨架,是山地城市区别于平原城市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他景观要素布局和设计的基础。因此,地形是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和充分利用山地城市丰富多变的地形地貌。山地地形复杂,地貌丰富,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1.1 空间多样性

山地城市由于地形的复杂性而形成山地城市空间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包括不同的空间围合程度、空间形态差异、空间质感差别等,使山地自然空间呈现出明显的“旷”与“奥”的感官对比和丰富多样的空间序列变化。

1.2 视觉多维性

山地地形的高低起伏构成了丰富的视觉界面,地形空间的多样性变化使观赏者的视点、视角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山地城市景观的多维视觉形式,这些视觉形式从立面上包括平视、仰望、俯看、远眺、鸟瞰等多种形式,从而产生了近景、中景、远景和外景的视觉变化。

1.3 边界多层次

隆起的山体使山地城市沿等高线逐层分布,形成层次丰富、富于变化的城市景观边界形态,包括自然山体边界、自然山体与人工建筑物边界、山体与水体形成的岸线边界等,这些边界相互叠加、交错,最终形成层层叠叠,跌宕起伏的山地城市边界形态特征。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历来就有“三分丘陵七分山,真正平地三厘三”的说法,其城市整体的微观地貌形态是以凸地形和脊地形为主,结合小部分凹地形形成复合地形地貌。重庆坡地面积大,平坦地不超过4%(这里指小于7度的地形),大于15度的坡地面积达38%。

2 设计方法

2.1 尊重原有地形地貌

师法自然,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基础,也是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基础。自然山林是最美的景观,正所谓“园地唯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有坦,自然天成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要充分尊重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保留原有自然高差、坡地等基本形态,避免大刀阔斧地改造,营造具有山地特色、资源节约的城市景观环境。重庆地形复杂,环境脆弱,地质灾害严重,因此城市景观建设更应该强调对原有山水格局的尊重,力求依山就势,依水就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尊重,如图1所示:川美新校区位于重庆大学城东西主轴线的西端,校区内浅丘密布,共有26处小丘和11条山谷,高的山丘海拔高度为329.01米。面对这样的地形,川美新校区的规划采取了“保护中开发,实施中预防”的措施,并提出“十面埋伏”的规划设计理念,保留了十余个稍大的山头,将建筑“埋伏”于山谷中,景观以坡地生态为背景,体现出山城重庆“在坡地上生活”的独特景象。设计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生物群落、水系,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建设成本,是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典范。当然,山地城市景观建设中难免会对地形进行改造,但是必须要控制好“度”与“量”,切忌对山地自然生态环境的过分索取。

图1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平面图

2.2 充分利用山地地形

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不但要最大化地尊重原有山地地形,避免大挖大填现象,而且还要充分认识、挖掘现有地形的优势,为景观设计服务,根据不同类型地形的特点,做到充分利用和高效利用,以实现资源节约。

2.2.1 凸地形

凸地形比周围环境的地形高,视线开阔,站在凸地形的顶部,可以俯视山下所有景色,是观察周围环境的最佳的位置,如图2所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凸地形这个特点,把景观亭、景观廊、标志性建筑等布置在凸地形的山顶位置。例如重庆龙头寺天宫殿森林公园山顶上的景观游廊,照母山植物园山顶上的览星塔、鸿恩寺森林公园山顶的鸿恩阁观景台等。另外,凸地形还具有屏蔽不利景观的作用,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在组织景观时做到“佳者收之,俗者屏之”,如图3所示。

图2 视野开阔的景观建筑

图3 利用凸地形对不利景观的屏蔽

2.2.2 凹地形

“凹地形在景观中被称为碗状洼地。它并非为一片实地,而是不折不扣的空间”,其空间特点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由于地势较周围环境低,所以适合于设计一些公共活动的广场、舞台等。如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步行街中央的下沉式广场即是因地制宜,利用地形的凹陷围合成一个聚集人气的休闲广场。此外,凹地形地势较低,容易积水,可以考虑利用此特征设计能够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在蓄水池里培育水生植物群落,让其对收集来的雨水进行生物净化以便再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

2.2.3 山脊

山脊是地势较高,具有线状或树枝状走势,比凸地形更为紧凑和集中的山地地形,山脊能提供一个具有外倾于周围景观的制高点。与凸地形不同在于,位于山脊位置上,既可以俯瞰山下的景观,又可以仰望山上的景观,具有多视点供给的特点。所以,山脊也是山地城市景观设计时景观构筑物放置的理想位置,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场地,还具有“看”与“被看”的双重景观功能,如图4所示。例如重庆照母山公园的“慈母亭”,如图5所示,有效利用山地地形,与位于山脊下的“夏朱廊”隔水相望,形成对景,同时又借用另一个山头的“览星塔”形成借景。

图4 多视点的景观建筑

图5 充分利用地形的景构筑物设计

2.2.4 山谷

山谷地形是地势较低的,具有线状走势的另一种洼地空间。由于坡地影响着土壤的侵蚀程度,所以谷底有土壤层厚、土地肥沃、水分与养分充足的特点,设计时可以利用谷地土地肥沃的特点,种植经济作物或作为苗木培育基地。同时,谷地由于地势低洼,利用现成的低洼线性空间进行水景设计,既可以减少挖地筑池的工程投入,又保护了原有生态环境如图6。例如重庆左海湾,利用山谷低洼地带自然汇水形成的小湖泊,经过适度的整治,形成以原水域为中心的生态水体景观,如图7所示。

图6 适合水景设计的山谷地形

图7 重庆左海湾

3 结语

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地形具有鲜明的特点,相对平原地区来说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要大得多。地形是景观布局与设计的基础,对景观中的其他要素具有支配作用。所以,山地城市节约型景观设计应在建筑与构筑物、道路、挡土墙、景观小品、植物和水景等要素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对山地地形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是难以改变的,只有充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顺应和合理利用这些自然景观要素,设计的景观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杜春兰.山地城市景观学研究[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华亦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与方法 [J].中国市场.2008(48):19-20.

[3]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 [J].风景园林,2007(1):55-64.

[4]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25(2):78-82.

[5]李昌涛.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的生态构想和应用[C].北京大学第五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论文集,2007,280-282.

猜你喜欢
节约型山地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文化纵横(2022年3期)2022-09-07 11:43:18
山地草甸
青海草业(2022年2期)2022-07-23 09:34:58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22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54
山地之美——雨补鲁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8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6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3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9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