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忠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新兴的职业不断涌现,加之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综合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高校要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就业指导机制等多方面需进行全面变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着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以便在高校这所“加工厂”内完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使大学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然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主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主要来自高校这所人才培养“加工厂”,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加之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高校要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就业指导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变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着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在“加工厂”内完成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变革高校办学理念,强化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
(一)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而确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以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先导。然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又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具体领域的改革力度及其实现效果。目前,高校“受教育者的能力、技能、爱好是多种多样的,社会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模式则是千篇一律,我们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普通民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高校在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改革构想,构建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与提高素质于一体、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年制, 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和教师,实行双学位制、双专业制、主辅修制, 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 建立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和机制。
(二)强化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主导作用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加工厂”,高等教育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换的最重要的阶段,它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是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
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需求对口,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推行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高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应起到主导的作用。
(三)积极搭建拓展素质教育平台
高校要为大学生积极搭建拓展素质教育平台,把素质拓展作为大学生必修学分,让更多的大学生享受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成果,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利用大学教育发展和提高其就业能力。
1.有针对性的开辟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实验室和宿舍以外而言的。第二课堂是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平台,同时,也是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社团组织活动,能提高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读书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和文字沟通能力等;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阐述、计算、信息利用等综合技能。因此,高校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辟第二课堂,另一方面要把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作为一定的学分,对在大学四年未修满学分的大学生不能毕业,同时也让其无法获得学位。
2.有普及性的开辟第三课堂
如果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实验室和宿舍以外而言的话,那么,第三课堂则是以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把第三课堂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来抓,共建有效的社会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好两个假期,组织大学生团队参加暑、寒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暑期挂职锻炼等,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在社会上兼职,如兼职家教、短期打工等。大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不仅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同时,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变革课程设置模式,从课程体系设置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3]因此,目前高校课程体系设置变革要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
(一)课程设置综合化、最大限度的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
课程综合化,即学科相互渗透与跨专业、跨学科选修,增设综合性课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之间要渗透交融,使文科的学生学习理工科的基础知识,而理工科学生需加强人文科学的素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级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等,最大限度的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这样可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减少专业课门类和学时,增加选修课
1.增加选修课程比重
高校尽管在课程设置上已开设了各种选修课程,为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提供了的帮助,但目前远远还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选修课比重增加的需求。因此,高校需在选修课的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化。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兴趣选学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这有利于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展。
2.减少专业课门类和学时
目前高校要认真总结学分制管理的经验,以及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减少专业课门类和学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过时的课程应适当的予以缩减和删除,增加新课程。
(三)减少理论课,增加“三实”教学比重,以增强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教学是指大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它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寓于实习、实训、实践教学活动课程之中,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实在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
因此,高校要在课程设置上减少理论课,增加“三实”教学比重,并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和专业培训,确保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实习实践活动能够得到落实,以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同时,通过“三实”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沟通、责任感等就业技能。
三、变革教学方式,从教学方式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调查估计,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最主要的弊病是呆板、单调,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一言堂,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单向地灌输给学生,而不问学生接受得如何,如同‘填鸭。”[4]
(一)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导作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方式改革发展的先导,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更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要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的教育理念,并能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完善充实自己。
[JP+1]当代教师不应再以照本宣科、固守传统的面貌出现在三尺讲台上,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从哪儿得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各种能力,引导学生对未来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是富有时代精神的人。只有关心人类文明的人,才能把握时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贴近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教育基础文化知识,加强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多种渠道的在职和脱产培训进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人格高尚、学识渊博、爱学生、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JP]
(二)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能只因循传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应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文化素质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其中教育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上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调整,改变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采取互动式、演讲式、讨论式、视频分段式等有利于学生增长才能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教师在教学课堂给他们带来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如在课堂上采取“演讲式和评点式结合”的教学方法,所谓“演讲式和评点式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教学内容或实际问题,授课老师提前通知个别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备课,将授课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限定一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其次是根据老师布置给学生在课堂上演讲的授课内容进行综合的评点,如针对学生在讲台上演讲的内容进行问题阐述的深度、语言表述能力、演讲风格等进行评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优质的就业服务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千人调查显示(45.6%的人今年毕业,30.0%的人已工作,24.8%的人为大学在读),62.0%的人没有接受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63.7%的人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满意。”[5]因此。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学校育人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教师、思政干部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咨询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研究能力,成为就业指导的专家。而且,还应具有相当的社会经历和阅历,同时,还需要与社会有较多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就业市场对用人要求的细微变化,才能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前瞻性预测和研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在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专业教师拥有丰富的第一手专业资料,对所带专业的学生情况也很熟悉,这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因此,提高专业教师对于就业指导信息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构建以学校就业部门为主体、各方面通力协作、全方位齐抓共管、立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2.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首要途径。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式、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掘,同时,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除采用教师讲授形式外,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专业特点、学生就业行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 采用课堂讨论法、典型案例分析法、模拟面试法、典型校友案例分析法、专题讲座法、实地参观法、焦点问题辩论法、视频资料播放法等多种教学形式, 使课程增强针对性, 富有创新性。高校要主动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 了解社会需求, 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与开发, 不断创新就业指导课程, 增强就业指导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真正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3拓展就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实习基地
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实训和实践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培育和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罗本琦.用人机制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首都教育学报,2009,(2).
[2]卫敏丽,崔静,顾瑞珍.政协常委呼吁: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EB/OL].新华网,2009-06-16.
[3]钟志敏.高校应适应市场需求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力[EB/OL].中国青年网,2007-03-03.
[4]王一遒.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6).
[5]调查显示637%的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EB/OL].中国大学生网,200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