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甸油田配电网络优化运行技术研究

2013-08-13 08:02:06彭立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5期
关键词:全厂供配电变电所

彭立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

1 喇嘛甸油田6 kV配电网现状

喇嘛甸油田现有变电所23 座,供配电能力39.72×104kVA;所辖6 kV 配电线路173 条,线路长1 490 km。为121座站库、4 388口油井等井站提供配电电源。6 kV 线路年消耗电量6.2×108kWh,全厂电量以11.9×108kWh 计,占全厂总用电负荷的52.1%。

目前,喇嘛甸油田按区块分为喇南中块、喇北西块、喇北北块、喇北东块四个区块,喇南中块6座变电所负载率较合理,为46.16%;6 kV 线路电网密度最小,为13.8 km/km2。喇北西块6座变电所供配电能力最大,达到122 600 kVA;线路密度最大,达到17.4 km/km2;所辖井最多,达1 311 口。喇北东块6 座变电所平均负载率最低,为29.96%;6 kV线路最少,为40条线路,344.2 km;所辖油井和站库最少,负荷较轻,设计供配电能力富裕量较大。因此,变电所和6 kV 配电网均有优化的空间,见表1。

表1 变电所及线路分区块统计

2 配电网优化思路

2.1 优化思路

依据喇嘛甸油田配电系统现状及相应规范要求,确定全厂配电网优化思路:应用高效节能技术,降低以变压器为主的线路能耗点的无效损耗;将单条线路改树干式为放射式配电方式、实施分段运行模式,以缩短供配电半径、降低线路网损;实施线路合理覆盖、优化各变电所间区域负荷,以降低供配电系统区域综合损耗。实现能耗节点、线路、各变电所间的供配电系统“点、线、面”逐级节能降耗。

2.2 技术指标

1)确定油气田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考核指标。依据油气田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规范的要求:6 kV 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网损率应不大于6%;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应大于0.9[1]。

2)确定变压器负载率合格标准及经济运行区间。依据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的要求:变压器负载率不小于30%为合格。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规范中要求:单台变压器的最佳运行区为变压器负载系数β 满足[2]:最佳经济运行区上限负载系数为0.75,最佳经济运行区下限为1.33 β2JZ(βJZ为变压器综合功率经济负载系数)。

3)确定配电网压降标准。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正常运行情况下,无特殊规定的用电设备端子处的电压偏差允许值宜为±5%额定电压。

3 配电网络优化运行措施

3.1 应用高效节能技术

3.1.1 变压器合理匹配技术

1)实施更换高耗能变压器。目前,喇嘛甸油田井用变压器为4 266台,其中S7及以前系列高耗能变压器为1 431 台,S7 系列变压器作为全国第一代节能变压器,在1998年被列入国家第十七批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名录中。2012年,全厂对S7 及以前系列的高耗能变压器进行更换改造,更换为S11以上系列节能变压器,共计102台。

2)实施一变多井变压器匹配节能技术。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正常运行情况下,电动机端子处的电压偏差允许值为额定电压的±5%;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为减小电压偏差,应降低系统阻抗[2]。油井变压器低压侧输出电压为400 V,电动机额定电压380 V。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有功功率在10~20 kW,以35 mm2铝芯电缆计,当电缆长度为60 m 时,电压为382~364 V,即电压降为+1%~-4.2%,满足电动机正常运行要求。因此,经计算确定:变台距可实施一变多井的油井供电距离应控制在60 m范围内。

几年来,先后实施一变多井节能技术279 套。合并、拆除、少建变台284 座,节省变压器284台,见表2,降低配电容量8 800 kVA。

表2 一变多井应用一览表

3)实施变压器经济运行节能技术。目前,喇嘛甸油田现有井用变压器4 266 台,平均单台变压器容量为69.5 kVA,单井电动机平均运行功率为15.8 kW,变压器平均负载率为30.3%。因此,结合油井电动机运行现状及最大工作参数,确定变压器与电动机合理匹配原则是:选用变压器的容量应为实际运行电动机额定功率的0.9~1.1倍。

依据变压器与电动机合理匹配原则,全厂合理匹配变压器587台,降低变压器容量1.76×104kVA。

以上三项节能措施,累计降低配电容量2.64×104kVA,变压器负载率由30.3%提高到48.5%,节电568.8×104kWh。

3.1.2 实施无功补偿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要求,当6 kV及以上供配电线路自然功率因数在0.9 以下时,应进行人工无功补偿。围绕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SY/T 6373—2008《油气田电网经济运行规范》要求:油气田电网无功补偿应坚持固定补偿与自动补偿相结合,以固定补偿为主;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宜以分散补偿为主[3]。

1)实施线路高压单井无功补偿技术。由于,喇嘛甸油田井用变压器平均负载率为30.3%,单井电动机平均运行功率为15.8 kW,为避免在单井实施无功补偿时造成线路过补偿现象,根据图集电-16189 单井变台安装高压电容器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确定我厂单井变台安装的高压电容器容量,见表3。

表3 单井变台安装电容器容量

在全厂11条线路的120口井实施了高压无功补偿,共安装容量3 000 kvar。

2)实施线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依据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补偿原则,在全厂15 条6 kV 线路上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5 套,作为高压分散无功补偿技术的配套节能技术,提高原有线路的线路功率因数。累计安装容量1 500 kvar。

3)实施井用变压器无功补偿技术。依据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的原则,在更换和应用的377台新型节能变压器低压侧,实施安装了补偿电容器,见表4,对变压器无功损耗进行就地补偿,减少经变压器传输的无功量,降低变压器的运行电流和负载损耗。累计配备电容器3 100 kvar。

表4 节能变压器配备电容器容量

以上三项节能措施,累计安装电容器7 600 kvar,功率因数平均由0.79提高到0.91,节电618×104kWh。

3.2 实施线路分段运行

喇嘛甸油田6 kV配电线路采用双侧电源单回路单变压器为机械采油井排供电模式,双侧电源分别引自线路两端的变电所,线路正常运行时,由其中一座变电所供电,形成了树干式线路供电模式,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分段线路的分段开关,实施线路分段或部分线路运行模式。

由于,喇嘛甸油田6 kV配电线路173条,线路长1 490 km,平均每条线路长8.61 km,平均线路网损率为5.49%,电网密度为14.9 km/km2,每条线路的干线平均距离为4.27 km,支线平均距离长为4.34 km。线路树干式配电模式增加了线路末端的电压损失和线路损耗。因此,在线路干线中间适当位置安装真空断路器,分断线路,实施两端电源分别供电,线路由原来的一条树干式配电线路改为2条放射式配电线路,缩短了供电半径,减少了线路损耗和电压损失。

2012年,全厂对33 条未分段运行的线路,实施线路加装真空断路器改造,改造后实施分段运行。预计年节电462×104kWh。实施后,全厂在运173 条线路有126 条实现分段运行,23 条联络线为保证变电所所用电可靠性需整条运行,3 条带终端负荷线路不能分段,还有21 条线路未实现分段运行,需进行分段开关改造后实现。表5为公司节能技术检测评价中心对全厂5 条线路网损率测试情况。其中,4 条线路为分段运行方式,1 条线路为未分段运行方式,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分段运行的4线路线损率远低于6%标准值,见表5。

表5 线路网损率测试情况

3.3 优化区域负荷

在喇北东块6座变电所中,喇Ⅱ-1变电所的负荷率为34%,喇360 变电所为18%,喇十三变电所为25%。针对喇北东块变电所平均负荷率偏低,各变电所负荷不均衡的现状,实施区域间6 kV线路负荷调整。

2012年,对喇Ⅱ-1 变喇八排线、喇Ⅱ-1 变钻井线等6条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改造,改造后喇Ⅱ-1变喇八排线带有18口井和3座站,喇Ⅱ-1变钻井线带有36口井,线路供电半径平均缩短了3.2 km,降低了线路损耗,拆除交叉跨越线路2处,低洼地带线路30档,见表6。累计节电88×104kWh。

表6 负荷调整对比统计

上述配电网线路优化运行节能措施实施后,综合节电1 736.8×104kWh。

4 结论及认识

1)针对线路高耗能变压器多,部分线路功率因数低的现状,实施更换高耗能变压器、线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等高效节能技术措施,是通过改善能耗节点降低线路损耗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2)线路实施分段运行模式,将单条线路由树干式改为放射式供电方式,不仅缩短了供配电半径、降低了线路网损,减少了电压损失,还由于线路改动小,投资低,节能效果更显著,应在6 kV配电网中加大推广应用的规模和力度。

3)优化配电网区域负荷的措施,由于涉及变电所、6 kV 线路以及所辖井站负荷较多,改造量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在实施中需考虑中长期开发规划、负荷分布及管理计量等因素,应结合产能或老改等项目统筹实施。

[1]高丙绅,姜衍智,王振良,等.油气田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3.

[2]胡景生,赵跃进,董志恒,等.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4-5.

[3]高丙绅,于传聚,李卫东,等.油气田电网线损率测试和计算方法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3-5.

猜你喜欢
全厂供配电变电所
基于MIS模型的全厂单元机组周界监控系统设计
大型产业园区变电所方案设计
铁路牵引变电所无线电干扰特性的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及供配电节能思考
探究供配电变压器的推广运行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变电所如何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
基于WSN的变电所监控系统的研发
电源技术(2015年5期)2015-08-22 11:18:40
火力发电厂全厂水平衡试验探讨
一起电缆及支架发热导致全厂跳机事故分析
机电信息(2014年27期)2014-02-27 15:53:43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