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苗瑶语声调

2013-08-12 03:54蒋光美
关键词:声调

蒋光美

【摘 要】本文参考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记录的方言点,对各方言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苗瑶语声调的演变规律。古苗瑶语是四个声类平上去入,因声母的清浊分阴阳,有的阴调因声母的全清次清分甲乙。描写鼻冠音声母对声调的异变,并分析入声的演变。

【关键词】苗瑶语 声调 入声

苗瑶语的语音结构和发展趋势与汉语较相似,学者讨论多用汉语音韵学的一些术语,本文同之。先学界基本认同古苗语有四个基本声调,又因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有的方言由于古清声母的全清次清不同,阴调又一分为二。陈其光认为这是声调划分的三个层次。有的方言还因元音的长短、词性的不同、连读变调等影响而再分调。本文主要考察苗瑶语声调的分化与合并,从鼻冠闭塞音和入声两个角度入手。

本文所引用的材料是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的23个点。苗瑶语的分类也从是其书中的分类方法,分为苗语支、畲语、瑶语支。

一 调类

1.平分阴阳,阴调又各分甲乙

复员有四个调类,A调与D调合并,调值为31,复员保持了苗瑶语古调类,是声调系统的第一层次。先进、青岩、高坡、宗地、江底因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有八个调类。先进、江底是八个调值。宗地由于古清声母的全清次清不同,阴调又各分甲乙,宗地就有十三个调类,十二个调值,去声与阴入乙合并,调值为13。青岩和高坡是八个调类,但只有六个调值。王辅世认为:“青岩的2调与8调合并,调值为54;5调和7调合并,调值为43。高坡的5调与7调合并,调值为43;2调与8调合并,调值为55。”复员、先进、青岩、高坡、宗地是苗瑶语中苗语支的川黔滇方言,没有塞音韵尾,保留入声调,但入声调已与平上去某一调类合并,入声和与其合并的调类来比已难以进行区别,这符合入声的发展趋势。陈其光认为:“凡是塞音韵尾保存得比较全的方言,入声字的音高往往与平、上、去中的某一个相同。”可见早期的入声字塞尾是主要的区别特征,调值即使与平、上、去有差别,但也是伴随,后来塞尾消失,调值才成为了单独的辨义因素。瑶语支勉语部分方言还保留着塞音韵尾,苗语支塞音韵尾基本消失,但保留了入声调,如先进、宗地有区别意义的入声调值,而青岩与高坡的入声与其他声类已出现合并现象,表1例字验证了这一点。

2.阴调的分化与合并

阴调因声母的全清与次清再分甲乙。阴平、阴上、阴去、阴入四个阴调分化的情况在各方言中并不完全相同。在阴调不分甲乙的方言中,同一阴调类全清声母与次清声母同用一个调值。苗瑶语的方言多是八个调类,如江底,其声母是鼻音、边音、送气清塞音或浊音,阴调都不分甲乙,只有一个调值。宗地樑子和览金处于阴调类完全分化的阶段,四个阴调都各分甲乙,声母因全清与次清区别调类,调值也不同。罗香长坪处于阴调完全分化甲乙和完全合并甲乙之间的过渡阶段。罗香阴去分甲乙,长坪阴去、阴入又分甲乙。(如表2)

二 入声的演变

瑶语支勉语部分方言较全面的保留了古入声韵p尾、t尾、k尾,苗语没有入声韵尾,却保留了入声调,其中有的入声转入平上去。苗语支和瑶语支内部入声也有转入现象。下面从阴入和阳入两方面描述。

表1

复员 先进 青岩 高坡 宗地 江底

平声 31A 431 551 241 321a 331 蒸

31A ?431 sen551 241 221b 331 新

31A 312 542 552 532 312 羊

31A 312 542 552 532 312 骑

上声 ?55B ?553 ?133 ?133 ?423a ?523 哭

?55B ?553 ?133 ?133 ?2323b 523 重

55B 214 324 314 114 2314 尿

55B ??214 324 314 114 2314 鱼

去声 24C 445 435 435 555a 245 梦

24C ??445 435 435 355b 245 害怕

24C 136 216 226 136 136 孵

24C ?136 216 226 136 136 豪猪

入声 31D 337 437 437 447a 557 肚脐

31D 337 437 437 137b 557 痒

31D 248 548 558 218 128 舌头

31D 248 548 558 218 128 十

表2

江底 罗香 长坪 宗地 樑子 览金

阴平 kam331 kam331 kam331 321a kam351 kam351 甜

?331 ?331 ?331 ?321a ?311 311 种子

331 331 331 221b 311 311 肝

n331 n331 331 221b 311 211 天(日)

阴上 523 533 533 5453 533 桶

523 533 533 423a 5453 533 补补锅

mjen523 mwan533 423a man433 4343 脚印

523 533 535 2323b 5453 533 血

阴去 do245 555 d555 555a 445 445 戴戴帽

245 355 355 355b 215 315 炭木炭

n245 355 355 ?355b 215 315 饭

245 555 555 445 445 过过河

阴入 557 437 547 447a 247a 557 翅膀

557 437 547 447a 547b 557 熊

557 437 547 137b 327b 漆

557 437 218 317a 247 糠二

1.阴入

第一,瑶语支阴入派入到苗语支平上去。入声与苗瑶语的塞音韵尾密切相关,由上表可知,同一个字在瑶语支勉语是阴入,而在苗语支声调却不是阴入,而是派入平上去。有三种情况:一是阴入变阴平,如劈、搓等。二是阴入变阴上,如皮、手指等。三是阴入变阴去,如六、铁等。(如表3)

第二,苗语支和瑶语支各自内部的入声分化。青岩与高坡两方言阴去与阴入调值相同实可合为一调,分列出来是为了与汉语的四声八类相对应。“腋下”这个字,先进、石门、宗地、枫香、七百弄处于入声阶段,青岩高坡是阴去和阴入的自由变体,不区别意义。养蒿、吉卫、文界已从阴入变为阴去。瑶语支“烤”、“认识”是阴入派入阴平。表4苗语其它例子与“腋下”同。

表3

劈 搓 皮 手指 六 铁

复员 31A 31A 55B 55B ?24C 24C

养蒿 331 331 353 553 ?u445 445

先进 431 431 445 553 445 445

石门 551 551 335 553 335 335

高坡 241 241 133 133 435 435

江底 557 557 557 557 557 557

湘江 547 547 547 547 547 547

樑子 317 547b 247a 247a 317a

表4

腋下 野猫 蛆 坟墓 斧头 烤 认识

复员 24C 24C 24C 24C 江底 557 557

先进 ?337 337 337 445 337 湘江 547 547

石门 ?117 117 117 117 117 樑子 247a 351

高坡 435-7 437 435 435 435 览金 557 351

宗地 447a 555a 447a 555a 555a 三江 331 357

枫香 537 537 555 555 555 大坪 441 447

2.阳入

表5显示:在瑶语支是阳入而在苗语支是阳去,对应整齐。苗语支中一部分字已经丢掉入声而派入阳去,如凿子、燃、鸟、小、少等。“凿子”在畲语多、祝中也保留阳入。“浊”、“薄”显示勉语内部金、门方言有的字阳入已变为阳去,丢失入声,与去声合并。“鼻子”、“步”、“泡”显示在苗瑶语中阳入字基本派入阳去,只个别方言保留了,这是入声走向消失的见证。

表5

凿子 进 燃 少 浊二 薄二 步二 泡泡饭

复员 24C 24C 24C 江底 128 128 128

养蒿 136 136 136 136 湘江 128 128 116

石门 536Ⅰ 316Ⅱ 316Ⅱ 316Ⅱ 罗香 328 328 116 116

多祝 358 426 426 长坪 218 218 226

江底 128 128 128 128 樑子 226 226 226 226

湘江 128 128 128 128 览金 436 436 436 338

本文考察了苗瑶语声调的演变规律,古苗瑶语是四个声类,声母的清浊分阴阳,阴调的声母全清次清分甲乙。入声转入平上去,不同字在不同方言转入调类不同。

参考文献

[1]马学良.汉藏语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杨再彪.现代湘西苗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几个规律[J].贵州民族研究,1990

猜你喜欢
声调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狮石始室
小小帽子作用大
拼音宝宝扛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怎么标声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