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蕾
CIO观点
以会计核算为中心的华夏银行原综合业务系统因系统架构封闭,各应用系统在银行内部形成的信息孤岛,已经成为业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华夏银行实施了与国际接轨的新核心业务系统,并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坚持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使华夏银行在创新服务、运营和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方面又上一个大台阶。
——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张胜
在银行众多IT系统中,核心业务系统是负责处理和管理银行存款、贷款、汇款及支付等业务的生产系统。作为银行日常运营的基础,核心业务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银行的“心脏”。其强健与否直接决定着对银行业务运营支撑力的强弱。
因此,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先进程度,对银行未来的运作表现至关重要。拥有一个陈旧业务处理系统的银行就像健壮体魄裹挟着脆弱心脏,如不尽快加以改造就会使银行缺失先进、健康、安全的成长引擎。
基于这一认知,华夏银行于2005年启动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实施工程。“我们希望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模式并进行改造,来构建华夏新核心,推进流程再造,优化管理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大多银行习惯的仅仅围绕内部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华夏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张胜介绍说。
开创先河 接轨国际化
当时看来,华夏银行斥资6000万引进国际先进银行核心系统架构的做法实属“壮举”。一是核心系统关乎银行经营命脉,鲜有勇者敢于投入如此巨大财力实施新系统的切换上线;二是核心系统借鉴国外路径尚无成功范本,国际化核心系统是否适用于中国本土银行仍无定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夏银行经过三年多攻关研发,走出了一条奉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核心,以“产品工厂”集约化流程管理为设计思想的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之路。
“对于国内外银行运营体系差别可能导致核心系统落地水土不服的顾虑,我们也曾组织多次会议进行研讨。”张胜向记者阐述:“表面看来,国内外银行的前台产品有共通之处,但从其后台支撑来看,从产品开发过程到营销方式,再到业务处理能力,国内外银行实力悬殊。”之所以引入国外核心系统架构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华夏银行在2005年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德意志银行时,面临原有系统无法对接德意志银行产品的问题,必须实施系统改造;二是华夏银行传统的业务系统架构存在彼此孤立、难以为继的发展瓶颈,必须寻求突破。
早在2002年,华夏银行就结盟国际专业咨询公司,拉开了业务流程和IT建设国际化改造工程的序幕。到2005年,迫于现实需求,华夏银行的核心系统改造工程正式提上日程。
从国际成熟银行的经验看,国外核心银行系统对产品管理以及产品创新,有着较好的灵活度和参数化关系。“国外的核心业务系统在处理每一笔交易时,其计算机后台不仅留下产品、价格、渠道、客户、风险识别和会计核算等六个维度的痕迹,而且要求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加工、利用,并生成有利于银行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数据模型。这种参数化设计和灵活的架构能为国内银行提供强大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张胜介绍道。
更为重要的是,新核心业务系统将系统中和产品相关的参数进行了规范和组织,引入了“产品工厂”理念。银行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直接使用产品工厂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自己在系统中配置金融产品,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快金融创新速度。
客户为中心 引领业务流程再造
其实创新金融产品,从设计到最后的销售,都离不开一个好的流程和具有灵活架构的IT系统的支持。面对银行客户日趋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灵活多样的产品线成为银行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张胜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启动再造核心业务系统之初,华夏银行就确定了新核心系统“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促进业务流程再造的系统工程”的目标定位。围绕新核心系统的基础平台建设和实施,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以及灵活先进的产品定制管理机制和快速高效的业务处理流程,由此推动银行业务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张胜介绍,华夏新核心业务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核心卡系统和核心柜面系统,涵盖了前台交易处理、中台风险控制,后台账户管理等全流程作业,支持客户信息、存款、支付、银行卡以及柜员管理等业务功能,是全行统一的集本外币为一体的核心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了从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在原综合业务系统处理流程中,客户办理不同业务需要一遍又一遍签名核对信息,现在通过业务流程优化,只要一次签名就能完成。” 张胜向记者提及了这样一个细节。“平时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办完的业务,现在只用几分钟就全部完成。”
“客户感受到的诸如排队现象缓解,办理流程快捷只是核心系统带来的一些‘表层化客户体验,作为一个以客户导向理念开发的‘全能核心系统,给客户带来的是服务方式颠覆性的改变。” 张胜介绍说。
据了解,华夏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通过惟一的客户信息文件将不同应用系统中属于同一客户的账户连接起来,并且在客户信息文件中定义不同客户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形成客户完整的关系视图。
现在,只要客户刷卡进入华夏银行的大堂,支行的液晶显示屏上就会自动显示他到哪个窗口办理业务,而该窗口柜员的电脑上则显示了客户的所有资产配置状况,客户的风险偏好评价,甚至银行会根据这位客户的金融资产状况自动生成相应的金融产品推荐。这是华夏银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上线之后,支行的新型柜员系统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张胜强调:“这是华夏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与原有业务系统的核心区别所在。”
里程碑式跨越 奠定核心竞争力
2009年7月,华夏银行新核心业务系统在总行清算中心和华夏银行天津分行分别上线,于2011年11月完成全行推广。经过多次存贷款结息以及季度、半年度和年终决算等关键业务时点考验,业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新核心业务系统在全行32家一级分行、22家二级分行、2家异地支行以及大兴、呈贡和江油3家村镇银行运行稳定,效果良好。
据张胜介绍,在成功改造IT系统上,华夏银行取得了四项成功: 第一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了经营模式的转变。第二进行了产品创新,做到了更快速地去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第三优化了整个产品相关流程和风险控制,能够做到更完整、更完备的去降低经营风险。第四通过新核心系统上线奠定了华夏银行在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而哪些因素保障了华夏银行新核心系统顺利上线?
HP大中华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金融科技专家曾鼎这样认为:“第一,华夏银行的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团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瞻性的策略;第二,华夏银行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内银行业的重要典范,它以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法,做了缜密的计划,加上刻苦耐劳的坚持,才有今日的成果;第三,华夏银行领导班子有着良好的领导力和感染力。”
华夏银行新核心系统成功上线,代表了里程碑式的跨越,为华夏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连接产品线,促进产品创新,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和管理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华夏银行真正打造流程化银行,实施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并为华夏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和快速扩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IT创新动力。
写在最后
在中国银行业中,华夏银行是第一个引进国际核心银行系统成功上线运行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它同时具有本土特点,不是为了引进而引进,而是做到了创新性的改造。
华夏银行新核心系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华夏银行IT建设的又一飞跃,特别是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真正面向客户,面向产品创新,面向风险管理,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作为国内股份制上市银行中首家引进国际先进核心银行系统并成功上线的银行,华夏银行新核心系统上线,一方面体现了华夏银行领导高瞻远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宏图操略,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华夏银行领先、高效、能谋善断的IT团队以及全行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