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寄语:2013—我们别无选择
时光匆匆,2013年——来到这个世界已近50载,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自己,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城市,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忙忙碌碌又无所事事,每每审视自己,感觉自己与从前相比有了许多的变化。别的不说,就说心境吧,总是时好时坏,被一种惆怅困扰着,与范仲淹先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境界相去甚远,可生活还要继续,在城市的一隅看大千世界,观茫茫人海,等日出日落……
40岁之前,我们耽于幻想,习惯做那些五颜六色的白日梦,因为生活本身提供了许多可供我们选择的范式,我们便不遗余力地朝秦暮楚,今天想着这样生活,明天又想着过另一种生活,变换生活方式的念头随时诱惑着我们。因为年轻——我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因为年轻——我们思维活跃,目空一切。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活在我们自己营造的幻想王国里,幻想到雨夜,幻想到雪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属于幻想的年龄却没有或少有幻想的人是可怜的,更是可悲的。
时间匆匆滑过,到了50岁,被幻想打得一败涂地的我们,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孤独惆怅。或许这种被称为惆怅的情绪是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人的共同特征吧,这一特征使我们的目光写满了忧郁,无奈、无助、无依、无靠……既没有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也缺失老者们的泰然自若。忧郁的目光和惆怅的情绪如影随形,成为一种摆脱不了的痛。和同龄人相处,每每感到大家竟然惊人地相似,成功者也罢,失意者也罢,同样忧郁同样惆怅。踌躇满志时,骨子里隐藏着惆怅和忧郁;做青年人状时,骨子里也隐藏着惆怅和忧郁;甚至什么都不在乎时,骨子里仍然隐藏着惆怅和忧郁。大家体味到的人生况味儿毫无二致。尽管我们无一例外地把工作、生活看得更重,更具责任感,这不过是一种拒绝回答甚至回避思考的一种别无选择罢了。其实,我们几乎无一幸免地掉进了一个人类思想的永恒黑洞——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于是,在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年龄,我们便别无选择抑或说无可奈何地去体味人生的另一种况味儿——回忆,回忆从前和以往,回忆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有意义或无意义的人和事,曾经的辉煌和失意,像一部人生的记录片,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一遍一遍地播放,我们成了迷途的羔羊,沿着记忆的小路往活过来的路上逆向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又在骨子里渴望着什么,仍然不愿意放弃对现实的审视与关注,并不时警告自己,生活还要继续,日子还要重复,路上既有茉莉花的芳香也有罂粟花的诱惑。可见,过去与现在,正如夜晚与白昼,其边缘是交织在一起的,当现实分外生动的时候,许多回忆则相应地更加清楚了。而回忆本身也是一种享受,比如现在的我,在2013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刻——回忆着,享受仅仅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静静地想着什么,从容地读着什么,悄悄地看着什么,默默地写着什么……与自己的心灵愉快地交谈、讨论、甚至争辩,而外面的世界,鸦雀无声,万籁俱寂,置身于这样一种舒适安逸的环境,多好啊!
不过话还得收回来,就严格意义而言,知天命之年的人的忧郁和惆怅对世界是无害的,它只不过构成了人类社会一道特殊的、不可缺失的风景罢了——衬托着少男少女们的纯洁烂漫、生动多情,衬托着老人们的悠然自得、淡泊宁静……
那么,就让我们扮演着这样一种不可或缺的角色吧——又成熟又疲惫,把忧郁隐藏在眼睛里,把惆怅保留在心灵中。
时光匆匆,生活还要继续……
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执行主编 孙国军
2013年 元旦